4.加快改善农民住房条件。鼓励县(市、区)按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标准,结合镇村布局规划,重点依托规划发展村庄,改造和新建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引导农民有序集中居住。增强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和社区管理功能,同步谋划产业发展和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吸引留乡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拓展乡村经济发展空间,提升乡村整体发展水平。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大力推动有改善意愿的农村老旧房屋和“空心村”改造,积极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坚持节约集约,合理安排新增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指标等保障农村住房条件改善项目用地指标。

  5.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农村饮水、通信网络、广播电视、农网改造、河道整治、污水治理、交通物流等提档升级,健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营管护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连片实施中小河道整治,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推进农田退水和养殖废水治理。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全面建立“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生态处理”的分类收集处理体系。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和农药用量零增长工作,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回收处置,加大秸秆深翻还田力度,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到2025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升农村物流服务网络节点覆盖率,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在实现燃气管网县域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燃气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光网乡村建设工程,全面建成光网乡村。

  专栏10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

  农村住房改造工程、燃气进村入户工程、农村物流通达工程、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农田退水和养殖废水治理工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1.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硬件水平,推进乡村学校办学设施标准化,建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优先保障留守儿童需求。完善结对帮扶体系,扩大优质资源辐射面,开设城乡结对网上互动课堂,鼓励推进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组团办学工作。成立农村公益性托幼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托幼、文化补习、课后托管、文化娱乐等适应农村特点的公益性服务机构。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优质教师资源向乡村倾斜,稳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建立以县为主、市域调剂、动态调整的编制管理机制,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定岗位总量、教育部门自主分配的岗位管理模式。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轮岗制度化、常态化,实行教师聘期制管理和校长任期制管理。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支持各职业技术学校兴办服务当地农业农村发展的职业教育,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深度融入地方产业链。

  2.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全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能。加强基层特色科室建设,重点向本地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等领域倾斜,推动省、市级孵化中心与基层机构上下联动,分领域组建专科专病联盟。推行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制度,稳步提升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工资水平。继续实施“双千人”定向培养计划,推动优秀卫生人才下沉共享,保障定向委培乡村医生合理待遇。组织乡村卫生人才能力培训,提高基层卫生人员业务能力。以基层特色科室建设为抓手,推动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发展,优化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加大医保对基层首诊、逐级转诊和差别化报销比例的引导力度。加大乡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乡联防联控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

  3.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建设,打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实施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与供求对接的“零距离”试点工程,推动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一体化发展。完善“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县级公共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推动农家书屋的形态创新和长效机制建设,保障农家书屋与县(市、区)图书馆通借通还、资源共享,调整农家书屋书目结构,加强少儿类、农业技术类等出版物的供给。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加大《扬州市乡村文明新风十项准则》宣传贯彻力度,加大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建设力度,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4.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建立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统一入口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行政管理、制度改革、资金管理、经办服务等方面的融合,建成覆盖城乡、统一管理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5.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与养老体系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有效供给,探索建立老年人就业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就业技能,制定针对老年人的就业支持政策,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雇佣老年人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对公益性老年人培训机构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撑力度,加强老年辅助技术研发和应用。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法治环境,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构建家庭支持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形成老年人、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开展农村养老服务提升计划,推进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到2025年,全市示范性颐养社区建成率达40%。

  (三)高标准推进健康扬州建设

  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进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快速检验检测等能力建设,严防外来重大传染疾病输入,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健全重大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机制,健全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处置和救治能力。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资源储备和采购供应机制,提高应急物资的配置效率,统筹建设扬州市医用物资储备中心。健全医防协同机制,完善平战结合的医疗救治体系,确保改建新建的大型公共设施具备短期内改造为方舱医院的条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