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镇 共40个 综合服务型、工贸型、文化旅游型、生态型、农贸型

  图4-2 扬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三)做强做优中心城区

  1.落实国家战略,打造现代化都市区。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中心城区要素集聚、高端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发挥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以建设长三角城市群新兴科创名城、江淮交汇的生态绿都、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世界文旅名城为目标,坚持“精明增长”、“紧凑城市”发展理念,规划形成“三轴、四核、五廊”的多中心、网络化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推动古城改造、老城更新、新城提升,努力将扬州中心城区打造成为空间结构协调、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都市区。

  专栏5 扬州市中心城区布局结构

  中心城区积极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的组团式发展格局,形成“三轴、四核、五廊”的城市空间结构。

  三轴:指依托文昌路形成的城市综合服务轴,依托古运河形成的运河文化魅力轴、依托g328国道形成的科创产业发展轴。

  四核:指依托扬州古城形成的文旅服务核心,依托西城新区形成的明月湖综合服务中心,依托扬州东站形成的科技金融服务核心,依托扬子津科教园形成的产业科教服务核心。

  五廊:指廖家沟生态廊道、芒稻河生态廊道、槐泗河生态廊道、仪扬河-夹江生态廊道、滨江生态廊道。

  2.以转型创新为重点,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创新高地。聚焦扬州“323 1”产业集群发展,优化产业创新布局,打造g328沿江产业集聚发展带。以北沿江高铁、扬马城际等轨道为依托,打造生态科技新城、扬子津科创节点,推进“新兴科创名城”建设。加快江广融合区开发建设,全面建成广陵新城。完善生态科技新城和江都“三河六岸”区域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扬州新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城市中央商务区,加快形成主城区东部新城市功能板块。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配套,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

  3.以盘活存量为抓手,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通过工业“退城进园”、产业空间置换、老旧小区改造等方式,推动古城保护,增强古城核心区文化、旅游、商贸等服务功能,打造繁荣、复兴的“扬州古城”。整合低效产业用地、旧城镇用地、旧村庄及城中村(棚户区),梳理批而未供未用土地、供而未用土地,实施中心城区的城市有机更新,探索可持续的更新改造实践路径,提升空间利用效率、空间风貌与品质。

  4.以运河生态为线索,彰显美丽扬州风韵。以运河为轴,激活瓜洲、湾头、邵伯等文化魅力节点,共同建设美丽江苏的“美丽中轴”。以江淮生态走廊、长江为依托,提升岸线生态环境品质,共建北洲生态岛。以文化和水系为脉络,以城市绿道为带,串联城市主要公共中心、绿色开敞空间、重要自然和人文节点,打造“十分钟公园绿地服务圈”。持续完善公园布局,强化公园城市品牌,进一步提高扬州人居环境品质。

  5.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打造宜居乐居新家园。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实现无障碍设施全覆盖,打造全龄友好环境。扬州中心城区重点完善“城市主中心—区级副中心—专业服务中心—片区中心”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布局一批特色惠民公共空间,打造高品质城市客厅和高颜值街巷。加强城市三维空间、整体风貌、文脉延续等规划引导与管控,持续推进传统民居修缮,提升老城景观,凸显扬州古今融合、交相辉映的城市特色景观。

  (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优化布局、统筹城乡、服务民生、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县域城乡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培育等领域设施提级扩能,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县域特色经济及农村二三产业在县城集聚发展。推动县域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链和地标性产业集群,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发展能力。科学引导县城与周边集镇及开发园区的资源整合,推动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精准布局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融入区域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提升县城发展能级。

  仪征市,宁镇扬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南京都市圈先进制造业基地,华东有影响力的大数据产业高地和重要旅游目的地。支持仪征市发挥连接南京和扬州的区位优势,加快与扬州中心城区、南京江北新区联动发展,提升城镇集聚能力、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宁扬(仪征)合作示范区”的设立和运行,打造宁镇扬一体化先行示范区。依托大项目大企业集聚优势,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汽车、新材料等地标性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汽车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南京都市圈先进制造业基地。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参与华东地区大数据产业的分工合作。放大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辐射带动效应,积极推动文旅、体育健身和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打造华东有影响的大数据产业高地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高邮市,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乡村振兴实践区、文化文明融合区、宜居宜游魅力区。巩固提升机械装备、电线电缆、纺织服装三大基本产业,加速集聚光储充、智慧照明、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培育若干百亿级地标性产业集群,打造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新的增长极。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四河四路”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建设,探索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策应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注重文化与旅游、创意、科技、教育等有机融合,打响高邮文化品牌。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将“绿、水、花、文”植入城乡发展,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高邮湖(清水潭)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美丽的宜居宜游城市。

  宝应县,打造产业集聚示范区、绿色发展先导区、运河历史文化区、富民宜居活力区。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强制造业产业集群,强化大健康产业品牌,构建高质量、现代化、创新发展的产业转型示范区。推进生态文化与城乡建设、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突出生态、人文、红色、美食等特色,将宝应打造成为苏中的生态经济引领区。依托运河沿线城市的文化底蕴与生态优势,挖掘生态旅游潜力,将运河文化元素全面融入文旅产业,将宝应建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城市。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精致城市,提升城市品质,将宝应打造成为苏中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宜居活力小城。

  (五)分类引导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