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扎实推进特殊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管理有效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内部职责分工,加强全口径残疾人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建立特殊教育投入增长的长效机制。针对根据随班就读工作需要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残疾程度渐重、康复等专业服务需求迫切等特点,在编制结构中保证一定比例的特殊教育相关专业服务人员。

  专栏3 基础教育1 4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工程。开展学前教育普及行动,以县(区)为单位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开展公办园建设推进行动,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合理确定幼儿园收费标准并建立定期动态调整机制,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与监督,实现幼儿园监管全覆盖。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保障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达到基本标准。提高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均衡配置县(区)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完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和保障机制。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无校籍管理。加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行动。推广集团化办学等办学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普遍开放服务。落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高乡村及薄弱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建立健全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和反馈改进机制。

  普通高中高质量多样化发展工程。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工作力度。完善落实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等措施,基本消除大班额。实施校长课程领导力发展计划。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做好学生生涯规划,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建设高水平普通高中,努力形成特色鲜明、育人全面的普通高中发展新局面。

  特殊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提高特殊教育保障能力。扩大以职业教 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支持各级 各类普通学校创设融合教育环境,加强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设。

  (三)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

  1.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贯彻落实国家、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根据新时代淮北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要求,推动淮北市中等职业教育初步实现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格局的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社会广泛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的发展方式转变,由职业学校一元培养向学校、企业深度合作多元共同参与的培养模式转变;落实国家颁布的中职教育办学标准,融合职业教育资源,通过“关停并转”实现职业教育达标升级,实现淮北市中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整体提升。

  2.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建设。以提升高水平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改善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全面提升淮北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研能力、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水平。建设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打造在省内有一点影响力的本科品牌,支持淮北理工学院建设成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支持淮北师范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和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支持淮北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一批学科专业能够进入国内一流行列,若干学科专业能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专栏4 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

  办学水平提升工程。2022年前,全市中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全部达标,至2025年,校园校舍、教师队伍、教学设备等主要办学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区域内的中职学校全部达到b类学校的办学水平,并有不少于2所学校达到a类学校的办学水平;重点建设好5所中职学校和一批骨干特色专业(群);建设不少于3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3个以上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超过65%;建设3个以上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1个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推动安徽淮北技师学院设置为高等职业学校。

  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专业体系,每年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构建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紧密对接安徽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项目,根据淮北市产业布局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实施“一县(区)一校”示范建设、职教园区服务能力提升、区域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职业教育扶贫富民能力提升、校企合作协调育人、现代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等工程。培育区域产业急需技术技能人才,建成区域产教融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新联盟和皖北职业人才高地。

  产教深度融合工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中等职业教育,开展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初步形成企业、行业和社会优质职教资源广泛参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格局。推动职教集团建设,促进中高职衔接;进一步扩大“1 x”证书制度试点范围;进一步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转换工作;推广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与企业行业合作,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推动产教融合企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

  专栏5 高等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工程

  推动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按照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原则,不断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能够支撑区域核心经济、科技创新、就业的应用型专业群,形成“集群发展、特色发展”的专业群建设格局;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完成学院二期建设项目,大幅提升学院办学硬件条件;实现1-2个优势专业(群)与本科院校开展联合专升本培养试点;坚持“双线并行、齐头并进”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双主体”办学格局。

  支持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办特色高校。坚持并不断创新和完善学院“双驱双轨”办学特色,保持特色专业和品牌培训两大优势,以特色求生存、促发展。立足煤炭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与淮矿集团的合作;扩大“大师工作室”、“人才技能培训基地”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落实企业办学的主体责任,力争学院建设达到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水平,专业建设达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水平。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努力把学院建设成特色鲜明、管理规范、行业和省内知名的职业院校。

  推动淮北理工学院建成一流应用技术型民办本科高校。校园建设方面,2022年,校园总占地面积达到1000 亩,达到“千亩校园”标准;学院总体规划校舍建筑面积共78万平方米。教师队伍方面,到2025年,专任教师规模达到650人左右,自有专任教师达到80%左右,自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达到35%以上,“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60%以上。专业建设方面,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重点发展工科应用型专业,同时做优做强特色的文、经、管、教育类等品牌专业,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

  (四)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7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