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林业产业。依托金塘贝母种植等基地,打造中药材种植和观赏体验基地。以普陀佛茶为引领,提升发展生态茶叶,打造普陀佛茶、定海山芽茶、蓬莱仙芝协同发展的茶叶发展格局。实施“一亩山万元钱”工程。充分利用全市林下资源,发挥林荫优势,发展立体林业,建立林下经济科技示范基地,因地制宜推广林药、林粮、林草、林禽、林菜以及森林游憩等集农、林、牧、游于一体的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2)做大做强养殖业

  以生猪、禽类等为重点,积极推进生态养殖业发展。坚持“六化”引领,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污染网格化防控体系,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机制,确保养殖场生物安全。将保留的生猪养殖场全部打造为美丽牧场。加快存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的实验室建设。推进养殖场兽用抗菌药减量工作,大力开展环保型饲料推广工作。推动“沟头井”“林地鸡”等品牌建设,争取更多的畜牧品牌入驻“舟叁鲜”。

  (3)高质量发展海洋渔业

  深化舟山渔场修复振兴,推进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积极推进普陀白沙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嵊泗东部海域东库-黄礁海洋牧场、普陀东部海域桃花岛海洋牧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园区。加快推进名特优种繁育产业园区、水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区、玻璃钢船舶及装备产业园区建设。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落实涉渔工程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补偿,实施海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做大做强远洋渔业。围绕建设中国远洋渔业第一市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的现代化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到2025年,全市远洋渔业捕捞、物流、加工、贸易及远洋特色小镇旅游等全产业链产值达到800亿元,其中捕捞、境外投资及相关服务业300亿元,远洋水产品加工250亿元,远洋水产品贸易250亿元。稳定发展国内捕捞业。到2025年,国内捕捞产量80万吨。积极发展海水养殖。做大岱衢族大黄鱼、嵊泗贻贝、三疣梭子蟹和南美白对虾四大养殖品种,重点突出大黄鱼品牌打造和产业化发展。推动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继续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积极推广设施化、工厂化、综合立体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实施水产“科技兴养”和“提质增效”等工程,培育“互联网 渔业”新模式。打造“一条鱼”全产业链,形成渔业捕捞、水产养殖、冷藏运输、水产加工、市场销售全产业链,促进渔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到2025年,全市“一条鱼”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4)壮大农(海)产品加工业

  积极发展农(海)产品仓储加工产业,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农(海)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构建农(海)产品加工企业“雁型”梯队,做大做强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等环节。以舟山国际粮油产业园区为主平台,积极发展粮油加工产业,加快形成食用油压榨和面粉、大米、玉米深加工等四大生产系列。以舟山远洋渔业基地为主平台,建设远洋渔业加工基地。提升鱿鱼等主要水产保鲜加工、精深加工水平和生产规模。积极引导水产加工产业向海洋生物领域延伸,扩大生物技术应用,加快培育发展海洋功能食品、海洋保健品、海洋药品等生物制品。积极推进金塘李、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发挥贝母、海马、海木耳等道地药材特色,深度开发海岛特色的中医药保健产品和旅游商品。

  (5)积极培育乡愁产业

  围绕“留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积极推进“乡愁 ”。坚持“挖掘培育一批、登记保护一批”的原则,根据海岛特色,重点加强水产品等历史经典农产品和地标登记保护,创响一批舟山“乡字号”“土字号”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地理标志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精心组织实施普陀佛茶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为海岛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深入挖掘推广各乡镇(街道)传统特色乡土美食和手工艺品,通过乡愁的实物化、产业化、礼品化,把乡愁转化为乡愁产品、乡愁礼品,培育形成乡愁产业,把“记得住的乡愁”变成“带得走的乡愁”。深入开展“百县千碗”行动,提升舟山海鲜和观音饼、东沙香干等传统小吃,培育一批有影响的传统特色小吃制作主体和农家传统特色小吃园区(街区)。深挖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支持贝雕、渔民画、船模、渔绳结等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积极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一批文化、康养、创意、运动产业,推广乡土特色品牌。

  (6)优化乡村流通业

  完善市场交易网络,建设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支持农产品产后初级加工处理和保鲜仓储冷链设施建设,鼓励发展田头冷库。积极推进农超、农批、农企、农校对接,加快培养农产品职业经纪人,努力打通农产品供应链。完善农村物流骨干网络和配送体系,实施“邮政在村”“快递进村”“农产品出村”行动。

  (7)提升发展乡村休闲业

  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国际海岛休闲度假目的地。发展海岛度假、海上运动、渔村风情、海鲜美食、禅修研学等优质旅游产品,高质量建设嵊泗、岱山、普陀、六横、普陀山、定海等海岛公园。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引领,深化东沙古镇弄堂游戏节、东沙泥鱼节、岱西葡萄游园节等农事节庆活动。依托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开展景区镇、村、农业主题公园、田园综合体创建,培育一批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高水准建设美丽乡村精品带,大力发展海岛精品民宿和渔(农)家乐,全域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建设海上大花园,将舟山打造成长三角休闲农业重要目的地。以存德堂为核心,建设中大街等老字号中医馆集聚区。以“疗休养 康复”为切入点,以定海(白泉)健康产业园为核心,以南部诸岛、册子岛和马岙、新建等村点为重点,建设一批集游憩、疗养、教育、度假、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海岛型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力争到2025年,建设10个以上省级休闲乡村(渔农家乐集聚村),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4个,打造10个市级乡村产业融合示范区,全市休闲农业和渔农家乐经营主体突破3000家,乡村旅游经营性总收入达到40亿元。加强品牌策划营销,打响“东海人家”渔农家乐品牌。

  休闲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在定海区岑港街道、马岙街道、小沙街道,普陀区展茅街道、桃花镇和岱山县岱东镇、岱西镇、秀山乡等8个重点农业乡镇。渔农家乐民宿重点发展区域在普陀区白沙岛、东极庙子湖岛、岱山衢山岛、嵊泗花鸟岛、枸杞岛5个精品主题岛。渔农家乐重点发展区培育定海盐仓黄沙、干览新建、普陀区桃花塔湾、东极东福山、普陀虾峙河泥槽、岱山岱西双合、秀山秀北、衢山凉峙、嵊泗本岛五渔村、嵊山、朱家尖东沙、小乌石塘等12个区域。

  (8)建立健全综合服务业

  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烘干收储、农产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发展养老托幼、环境卫生、婚丧礼仪、修理装饰等生活性服务功能,开发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产品,推动农村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到2025年,新增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0家以上。

  (9)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潮汐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挖掘利用生物质能,发展乡村资源回收和循环经济,加强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作物秸秆、投入品包装物、地膜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到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