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游乐组团:以龙溪村、钟村为发展引擎,巧借龙溪村人气与市场,发展乡村体验游乐,与周边村联动发展,打造休闲旅游、游乐体验、休憩度假为一体的游乐产业。

  古村文化组团:以雅端村、尚阳村为核心,联动羊印村,利用传统村落优势,带动周边村落发展,打造集村落游览、民宿休闲、古村研学为主要着力点的村落文化旅游产业。

  古镇慢旅组团:以佛堂古镇、田心村为核心,联动倍磊村,打造以义乌传统建筑、历史街区、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古镇休闲产业,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开展各类民俗活动、非遗体验活动等。

  红糖体验组团:以陇头朱村、缸窑村为发展引擎,结合村落文化、特色传统文化资源,优化乡村环境,植入以红糖为主题的各类业态体验,促进红糖产业的多维度发展。

  桃源生活组团:以桃花坞村、潜溪村为发展重点,有机结合周边村落景观、花卉景观,打造本地特色文化景观,结合农村休闲娱乐活动,营造山水田园的田园生活氛围。

  红色研学组团:以何斯路村、分水塘村为发展重点,链接周边村落发展形成文化研学、农事研学、党建教育为主的红色研学组团。

  乡村双创组团:以李祖村、稠岩村为发展重点,结合农旅创客ip,在保留传统文化基础上,共享义乌国际资源,带动周边村落形成以创新创业为主的农旅双创组团。

  4.强化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

  统筹开展星级村、精品线及连接线的长效管理、人居环境整治、运维养护等工作,制定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具体办法,落实管护主体、人员和经费,做精做细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文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攻坚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二定四分”集中投放模式,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水平,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费制度,提高源头分类质量。完善分类终端处理系统建设,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到2025年,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100%。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扩容提质,全面实现标准化运维管理,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业运维15分钟服务圈。加强农村公厕长效监督管理,实现行政村规范化公厕全覆盖。

  (三)实施城乡融合“义乌标准”落地行动,助推地区共同富裕发展

  以农村有机更新为牵引,构建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积极展现缩小城乡差距标志性成果,实现区域共同富裕发展。

  1.全面推进农村有机更新

  加快落实农村有机更新“84.5号新政”,推进行政村规模调整,进一步推进252个农村更新改造,推动镇区、中心村、特色村的协调发展。落实“1 x y”村庄布局规划,统一村庄设计与控制标准,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在农村合理布局。进一步推进新社区集聚建设,做好搬迁撤并类村庄建设和特色保护类村庄的统筹保护工作,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到2025年,完成农村有机更新150个村,基本解决农民住房问题,打造城西五一村、后宅全备村、江东青岩傅等一批义乌农村有机更新的示范样板。

  2.推动城乡融合“义乌标准”落地

  结合农村有机更新,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全域建设农村“四好”公路,加快村道建设和巷道硬化,全面推进美丽乡村精品路创建,实现主城区至镇街15分钟、至周边县市30分钟互达。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实现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100%。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增强农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加快促进城乡数字网络一体化发展,实现村村通5g和双千兆网络覆盖。促进天然气供应有序推进,建成20分钟配送液化石油气服务圈。结合共同富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进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满足常住人口适龄子女的教育需求。深入开展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促进城乡养老事业均衡化发展,提升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品质。到2025年,建成幼儿园和小学200所以上,实现农村等级幼儿园比例达到95%,行政村规范化村卫生室达到80%以上。

  3.加快建设未来乡村

  编制未来乡村建设规划,围绕集成“美丽乡村 数字乡村 共富乡村 人文乡村 善治乡村”建设内容,推动城乡融合“义乌标准”与数字化有机结合。开展未来乡村试点建设,梯次选择若干基础较好的乡村先行先试,做好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到2025年,建成引领品质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义乌特色的示范性未来乡村30个以上。

  (四)实施数字赋能农业农村发展行动,形成数字乡村整体格局

  坚持数字赋能,贯彻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部署,依托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体系,以数字化场景应用创新驱动“三农”领域的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全面推动核心业务和重点任务流程再造,构建“整体智治”“三农”工作体系。

  1.加快发展农村“新基建”

  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遥感卫星等设施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普及覆盖与升级换代。推动乡村水利、公路、电力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自动感知终端广泛应用。以构建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为切入点,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全域地理信息图,打造乡村振兴集成应用,形成1平台 n应用场景架构体系。建立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库,强化数据归集、集成和治理,整合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全面提升集生产管理、安全监管、乡村治理、产销对接等功能的农业农村大数据2.0模式。

  2.深入实施数字农业建设

  推动物联网、农业环境感知、动植物生理特征监测识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农机装备和设施农业,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应用。围绕粮食生产和生猪保供两个核心业务,指导生猪生产企业建设全产业链的未来工厂,推动种养殖业和渔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实现种植养殖生产管理、生物安全防控、食品安全溯源全过程数字化运行。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地”数字化改革,建立农业“标准地”数字化应用系统,以“农业标准地生产一件事”为切口,以服务生产为第一要务,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重塑农业“标准地”评价监管制度,再造农业政策体系,打造绿色生态、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全面应用“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构建肥药“进-销-用-回”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全面开展农业生产“云服务”活动,开展农技线上服务“云问诊”“云课堂”。推进农产品加工、农资生产企业数字化改造,建成一批数字化生产线。大力支持“网上农博”建设,加快农产品销售的物流体系数字化改造。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范能力。到2025年,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工厂5个。

  3.创新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3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