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开展农民增收提速攻坚行动。制定农民增收专项政策,推进产业强农、就业富农、改革促农、消费助农、金融支农工程,打造“八个万元”助农增收升级版,大力振兴乡村富民产业,积极探索富民增收新模式、新路径。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建立市县联动、形式多样、方便群众的新时代农民全员、全生命周期培训体系,统筹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全面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农民要素收入。建立健全各类主体与小农户相互补充、优势互利、分工协作的利益联结合作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机制,实施“百村示范、千村联动”强村计划,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五年行动,各县(市、区)每年安排不少于当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3%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强村公司,完善“飞地”抱团机制。强化村集体经济富民惠民功能,发挥村集体经济支持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和推动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作用。探索完善“双向双飞”飞地建设机制,高水平建设“飞地”产业园、山海协作产业园、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着力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用好山海协作“消薄飞地”等平台,做大做强强村公司,落实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集体经济项目。对全市14个“消薄飞地”项目进行迭代升级,健全股权投入、运营管理、收益分配等机制,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四五”末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全覆盖,年收入10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示范村达到300个。
4.持续深化“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统筹推进“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拓宽山区农民下山入城、各类要素上山创富的通道。按照“同城同待遇”的要求,有序推动搬迁农民市民化,保障其在迁入地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发展权益。围绕“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搬得下、搬得出、稳得住、稳得久、富得起、富得快”的目标,持续深化“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开展下山农民创业园和幸福社区建设,加强搬迁农民全员全生命周期培训,进一步提高搬迁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打造大搬快聚易居通场景应用,围绕“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对“大搬块聚 富民安居”工程进行制度重塑和系统重构,对搬迁、安置、补贴、审批、帮扶救助进行全过程治理,对群众从提出搬迁申请到完成安置进行全过程服务,实现对农民搬迁工作的管理和服务迭代升级、整体智治。到2023年末,建设农民搬迁安置小区69个、安置点38个,推动9万山区农民“富民安居”,到2025年累计实现搬迁农民15万人。
图6 大搬快聚易居通场景应用框架
5.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聚焦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普遍得到更高水平满足,提高乡村公共服务共享水平,构建符合山区需求的教育体系,优化符合山区特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适应山区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制度政策,进一步整顿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统筹市级医疗资源,积极引进高端医疗机构,建设浙西南区域诊疗中心,构建15分钟医疗服务圈。以城乡教育共同体等为重要载体,深化农村等级幼儿园、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探索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明确基本养老服务的保障对象、服务项目、补贴标准和支付渠道,兜住基本养老民生底线。加快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数字化应用,建设数字健康信息化服务平台、数字人社综合服务平台、智慧医保服务平台,深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文化旅游惠民服务平台建设。
(四)争当全国领先的农村改革探路者
1.探索以土地为重点的乡村集成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推进闲置宅基地、农房盘活利用。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强化管理队伍体系建设,健全市县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的宅基地管理体制。积极稳妥探索农房财产权更丰富的权能实现形式。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发展乡村产业。实施农民持股计划,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抵押等实现形式,引导农民自愿以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企业,完善市域一体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支持各县(市、区)争创省级乡村集成改革试点。深化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试点,支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
专栏8 乡村振兴“十大激活”行动
1.生态激活。重点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生态屏障保护机制,深入实施百山祖国家公园生态领域综合行动和城乡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
2.业态激活。重点实施乡村产业大提升行动、实施乡村产业大集聚行动、实施新型主体大培育行动、实施品牌建设大融合行动、实施乡村业态大创新行动等。
3.土地激活。重点推进山地森林建设、推进坡地森林建设、推进乡村森林建设、推进通道森林建设、推进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两山转化试点、推进异地搬迁、推进充分确权、赋权、活权、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推进设施农用地保障与监管支持力度等。
4.金融激活。重点实施四大工程、推进六大体系建设等。
5.农房激活。重点继续推进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工作、初步建立农村宅基地基准地价制度、建立宅基地及房屋使用权流转和登记制度、促进宅基地及房屋使用权融资规范发展、推进特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
6.人才激活。重点实施科技人才下乡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青年人才集聚工程、乡贤回乡工程、乡村人才环境提升工程等。
7.文创激活。重点实施文化引领行动、艺术助推行动、文创赋能行动、活动助推行动、文旅融合行动、文明提升行动等。
8.数字激活。重点建设全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构建“数字乡村•智慧三农”云平台、五大重点领域数字化应用、打造乡村“数字 生态”经济发展平台等。
9.治理激活。重点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大激活、乡村社会治理工作布局大激活、乡村社会治理方式大激活、乡村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大激活等。
10.服务激活。重点以“三联”解“三忧”、“三送”破“三难”、“三实”促“三增”为抓手,全力解决农业生产最需要、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努力补齐“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底盘。
2.系统推进数字化改革大力建设数字乡村。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统筹推进乡村信息基础新基建,基本实现行政村5g网络覆盖。推动农村水利、公路、电力、邮政快递、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大力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开展5g平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定位等技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流通及人居环境改造中的应用。以农业农村生产数字化、经营智能化和管理智慧化为目标,开展数字乡村培育示范,打造一批全领域、全方位综合先行的示范性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