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强化品牌价值跃升。开展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题的“三品行动”,加强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应用,培育一批“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精品。打造区域公共商标品牌,立足新昌资源禀赋,从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业产品、轻纺产品等入手,挖掘传统产业文化内涵,开发商标品牌资源,加快区域产品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工作,推动轴承等有行业特色、有质量创新、有发展潜力行业建设知名品牌集聚区。加强品牌“走出去”行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收购国际品牌,推进品牌国际化。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品牌化思维的高素质企业家。

  (二)全线实施四大工程,提高质量发展效益

  1.产品质量提升工程

  (1)推动特色产业质量提升。高端装备、生命健康、数字智造等主导产业、新材料、时尚服装、现代物流、智能家居等特色优势产业质量提升,扎实开展产业质量调查、质量比对、质量诊断、质量培训等工作;锁定产品质量关键指标,着力培育能引领全县工业生态发展、代表全县发展水平的1-2个特色产业,实施百企百品质量领先计划,瞄准国内领先水平,提高产业整体质量水平。

  专项1:主导产业质量提升行动

  1.高端装备产业质量提升行动

  坚持智能化、服务化、系统化发展导向,聚焦交通装备、航空装备、制冷装备、精密机床、智能纺机、轴承等领域,加快突破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上中下游完整配套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体系,打造长三角南翼先进的高端装备智造基地。力争到2025年,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2.生命健康产业质量提升行动

  坚持绿色高端、国际先进的发展战略,依托新和成、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京新药业等龙头企业,面向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胶囊等领域,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支持生物医药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打造国际先进的生命健康隐形冠军集聚地。力争到2025年,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300亿元。

  3.数字智造产业质量提升行动

  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新基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进一步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构建数字经济创新体系及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县。进一步深化“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的智能制造新昌样板,全行业高质量推动数字化转型。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数字经济核心领域。加大2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范围(陀曼智造的轴承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康立自控科技纺织行业互联网平台列入首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较2020年翻一番。

  (2)强化重点产品质量监督。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的重点产品、重大设备、重点工程的监管;加强对农产品、食品、药品、妇女儿童老人用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重要消费品、应急物资的监督检查,守牢产品安全底线。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监督抽查、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重大设备监理、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登记管理等工作。提升农产品质量,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制度。辖区内县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三类主体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比例达到90%以上。

  (3)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深化“放心消费在新昌”建设,以质量安全、服务优质、明码标价为基本指向,以社会认可、消费者满意为基本原则,开展放心消费建设质量提升行动,加大放心消费行业和领域的覆盖面,努力实现放心消费指数评价居全省前列。促进商品市场提升发展,完成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改造。建立健全放心消费日常动态监管机制,以城市核心商圈(街区)为重点,深化放心消费重点商圈建设。倡导科学理性消费,深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行动,努力在全县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治理体系和社会氛围。

  2.工程质量提升工程

  (1)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监管。加大质量巡查抽查力度,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和建筑工程扬尘整治。落实质量安全措施,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和建筑工程质量形势分析报告制度。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组织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形成闭环管理并对外公告,开展预拌混凝土专项整治、工程质量检测专项整治工作。建立企业和从业人员失信行为“黑名单”制度,把市场行为、质量、安全、拖欠民工工资等纳入到“黑名单”制度中。加大治理和规范建筑市场的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挂靠、违法分包、转包、串标等行为。严格履行工程建设法定程序,实行设计审查、招投标、施工许可、持证上岗、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制度。

  (2)加强智慧化建设。结合物联网、5g等技术,发挥“智慧数字工地”管理平台作用,积极打造智慧工地,实现人员管理、远程决策指挥、安全生产、物料管理等功能,强化工程项目智慧化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稳步推进智慧城市、“雪亮工程”建设,持续推动全省首个县域5g公共网络基站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工作。推广bim 技术应用,提升工程建设和管理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3)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积极开展上级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示范工作,鼓励争创国家级、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企业)。以建筑、道路、水利工程等为重点,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大力推进节能建筑建设和改造,积极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鼓励建筑企业加强工法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技术积累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主体创建省级以上工法。鼓励企业争优创杯,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钱江杯”省级优质工程奖、 “兰花杯”优质工程奖等各类奖项评选活动。

  3.服务质量提升工程

  (1)推进文化服务产业建设。打造文旅融合百亿级产业链,依托新昌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精致化打造大佛寺、天姥山、十九峰三大景区,丰富产业业态,打造文化旅游标志性项目,城区以“一城十景”为发展格局,打造浙东唐诗名城为主题的省5a级景区城。品牌化打造诗城、佛城、茶城三大名城,积极对接省四条诗路中浙东唐诗之路的项目建设,以鼓山公园、鼓山书院、唐诗之路博物馆、三馆为中心,深化唐诗之路研究、提升唐诗主题产品、开展唐诗主题活动。打造动漫影视、丝茶文化、印刷包装、工艺美术四个亿级产业链。打响“诗意新昌”文旅ip,形成吃有“天姥唐诗宴”、住有“天姥山居”、游有“新昌十二时辰”、购有“天姥农味”、娱有“越调唱唐诗”的品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建设长三角诊疗康复护理中心、生态养生养老中心、户外运动健身中心,将健康养生业培育成为新昌经济增长新引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8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