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绕一个目标

  围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这一目标,到2025年,在重点试验领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全面形成,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基本建立,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实施两大战略

  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

  (三)强化三个支撑

  1.强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考虑农田整治、村庄整治、“低散乱”企业整治、生态环境整治等,通过多形态、多方式的全域整治模式,力争完成100万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目标任务。

  2.强化村庄布局整合优化。优化村庄空间分布,做精做美做特保留村庄,到2025年,70%以上村庄实现景区化创建任务,其中3a级景区村庄达10%以上。所有行政村美丽乡村建设全面达标,三分之二以上的村达到美丽乡村精品村标准。

  3.强化城乡产业转型升级。推广“产业农合联”运作模式,构建生产、加工、物流、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到2025年,累计培育家庭农场1万家。推进“农业 ”发展,实现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200家以上现代化农业经营企业。

  (四)激活五个动力

  激活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等五个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动力,重点支持秀水新区、农业经济开发区、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先行先试。

  2.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城乡优质一体教育发展体系,继续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教师流动激励保障机制。提升城乡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推行城市医联体建设,不断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加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均衡配置城乡一体化公共体育设施,提升“10分钟健身生活圈”的覆盖率。完善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布局,提档升级城乡文化馆(站)、图书馆总分馆的设施建设水平。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城乡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体系,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到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创建率达到97%以上,基层就诊率巩固在65%以上,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3.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全域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行动,高标准开展乡村规划设计,持续优化乡村布局,推进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做大做强中心村。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标杆县、示范乡镇、风景线、特色精品村和美丽庭院“五美联创”工作。开展农村景观风貌品质提升,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村庄有机更新,加强绿村花海、水景渔趣景观特色。按照“五化十场景”要求,建设未来村庄。到2025年,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5个、新时代美丽乡村实现全覆盖。

  4.完善城乡居民增收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深化创业就业服务改革,完善充分就业、全民创业的支持政策,健全城乡统筹、线上线下一体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环境,鼓励农民就地创业、返乡创业。扩大农民经营性收入,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共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扩大低收入农户培训和就业服务范围。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万名、高素质农民5000人,村平均经常性收入达200万元、经营性收入超80万元。

  (三)提高人口市民化质量

  1.全面放宽城镇落户限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宽城镇落户限制,探索实行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制度,推动在长三角等城市群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实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继续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贫困人口落户城镇,全面打通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特别是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的落户通道。进一步便利人才落户,加强落户政策宣传,简化落户城镇的申请手续和证明材料,规范审核周期与审批流程,提高落户便利性。“十四五”期间,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数量达到27万人以上。

  2.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积极吸引外源性劳动年龄人口,优化适龄劳动年龄人口优先迁移机制,保持人口发展活力。大力实施青年英才集聚行动,深入实施硕博倍增计划、大学生“550”引才计划。到2025年,新增博士5000人,硕士3万人,大学生50万人。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时代嘉兴工匠培育工程。大力引育高端人才,建立全球化、常态化引才网络。

  3.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健全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挂钩机制,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完善居住证制度与积分管理体系,加强积分应用,逐步扩大居住证附加的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贯彻落实“人地钱挂钩”政策,提高人口市民化财政支持力度与用地保障水平。全力实施新居民子女教育“圆梦”工程,努力实现新居民子女教育与当地孩子教育同水平同质量。到2025年,新居民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到85%以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对新居民群体公租房保障力度,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

  4.大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加大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将符合条件的流动就业人口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重点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持续实施就业技能培训、转岗转业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免费培训,强化农村电商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各类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鼓励兴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力争到2025年,全市培训农民工250万人次以上,培养1.5万名新型学徒,建成7家市级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免费接受基本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达到10%。

  (四)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大城市

  1.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加快“城市大脑”和“数字中国城市实验室”建设,构建现代化城市管理大脑。推动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建设,加强对城市运行过程中海量数据的采集分析,提升城市运行、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服务水平。深化网络安全应急管理,建设自主可靠的城市网络安全综合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掌上办”“网上办”全覆盖,实现“互联网 公共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整合提升“政务云”“数据共享”等基础平台,统筹智慧政法、智慧城管等各领域智慧建设。加大“雪亮工程”建设力度,以“智安街道”“智安小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全方位、多维度、全领域智能感知网络,积极打造“智安城市”。全面推进数字社会建设,创新一批符合百姓需求的特色场景。到2025年,实现构建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场景20个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4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