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富裕富足典范。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率先基本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成为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范例,农民物质更加富裕、精神更加富足、生活更加美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58,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32000元。

  展望到2035年,农业现代化、乡村产业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和新时代美丽乡村国际美誉度大幅提升,农民群众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表2-1 嘉兴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主要指标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单位 2020年

  基数值 2025年

  目标值 指标

  属性

  农业高质高效 1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幅 % 2 ≥2 预期性

  2 粮食播种面积 万亩 225.81 225.81 约束性

  3 粮食总产量 亿斤 19.5 19.5 预期性

  4 猪肉自给率 % 19 50 约束性

  农业高质高效 5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万元 5.41 7.5 预期性

  6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 75 预期性

  7 数字农业工厂和数字化改造规模种养基地累计数 个 12/217 30/280 预期性

  8 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强度 千克/亩 26.6 26 预期性

  9 单位播种面积农药施用强度 千克/亩 0.17 0.17 预期性

  10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86.4 95 预期性

  11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662 0.668 预期性

  12 休闲农业总产值 亿元 25.6 60 预期性

  13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 亿元 109 180 预期性

  14 农村实用人才占比 % 37 40 预期性

  15 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人 - 25000 预期性

  16 累计培育农创客 500 10000 预期性

  17 累计引进农业高层次人才 30 300 预期性

  乡村宜居宜业 18 快递主要品牌平均进村覆盖率 % 100 100 预期性

  19 未来乡村创建 个 - 100 预期性

  20 建制村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覆盖率 % 63 100 预期性

  21 规模化供水工程城乡人口覆盖率 % 100 100 预期性

  22 行政村5g覆盖率 % - 100 预期性

  23 全科网格规范化建设达标率 % 90 ≥95 预期性

  24 省级善治示范村比例 % 19.87 55 预期性

  25 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面积 万亩 - 60 预期性

  26 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覆盖率 % 100 100 约束性

  农民富裕富足 27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比例 % - 100 预期性

  农民富裕富足 28 每千人口(户籍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人 2.95 4.5 预期性

  29 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 % 97.1 97.8 预期性

  30 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 % - ≥50 约束性

  31 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监测合格率 % 98.70 ≥98 约束性

  农民富裕富足 32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28.2 27 预期性

  3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39801 60000 预期性

  34 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9581 32000 预期性

  35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元 10632 15000 预期性

  36 农民人均消费支出 元 24482 36000 预期性

  37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 / 1.61 1.58 预期性

  38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7.26 97 预期性

  39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99.7 >99 预期性

  40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71.3 75 预期性

  41 年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村占比* % - 100 预期性

  *集体经济强村确定: 2025年年经常性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

  三、奋力谱写城乡一体化典范,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格局

  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指向,树立国际化水准标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全市农村作为大景区、大花园来统筹规划,分类施策、因村制宜,积极打造全域秀美、城乡协同、区域协作、三生融合、镇村联动的城乡总体格局,实现乡村整体美、城乡全域美,谱写城乡一体化的全国典范和城乡融合的国际样板。

  (一)统筹城乡空间格局,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

  1.打造国土空间新格局。推动城乡布局“多规融合”,建立统一的城乡空间规划管理系统,科学划定城镇、生态、农业三类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促进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坚持点面结合和全域、绿色、示范理念,统筹城乡人口、土地空间、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等布局,推动村庄空间集聚和布局调整,完善市、县、镇、村四级规划架构,构建城乡融合发展“1 3”规划体系。

  2.打造城乡协调空间新格局。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以县域为重点,发挥小城镇连城带乡作用,建立“美丽城镇—中心镇—特色镇”梯度式、差异化城镇发展格局。加快完善落实“县域乡村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四级乡村规划设计体系,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建立规划“留白”机制,全面提升村庄设计水平。制定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意见,探索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着力打造“浙派”风格的生态宜居乡村,让乡村成为城镇的花园,城镇成为乡村的厅堂。

  (二)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构建美丽乡村新图景

  1.打造最美乡村发展新格局。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构建“禾兴六韵、十图百景”美丽乡村新格局。“六韵”是由嘉兴、桐乡部分市区周边乡村构成的“诗意田园研学”,由嘉兴北、嘉善构成的“渔歌湿地枕水”,由嘉兴西北、桐乡西、海宁北构成的“古镇风雅寻根”,由平湖区域构成的“乐活康农耕读”,由桐乡南、海宁西构成的“蚕桑花海潮语”,由海盐、海宁南构成的“湖光山色体验”。构建“十张”体现嘉兴特色的村居图,建设“百个”代表乡村典范的自然村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3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