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全新打造资本赋能产业转型发展新机制。围绕资本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金融资本和科创要素深度融合,着力为初创期科创企业赢得时间空间,支持成长期科创企业加速发展壮大,推动成熟期科创企业用好资本市场。深化“凤城合伙人”品牌建设,策划举办创投对接峰会,定向邀请知名创投机构和上市公司考察合作,扩大我市产业在国内头部创投机构和产业链相关优质上市公司中的影响力,带动优质创投资源落地。结合主导产业优势和“强链补链”方向,强化对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培育辅导,集成人才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产品企业等名单,动态更新“精选层 基础层”的科创企业培育库。持续扩大与头部创投机构联动合作,动态更新股权投资机构库,推动创投资本为科创企业综合赋能,帮助企业引进股权投资、把握行业趋势、规范内部治理和提升供应链水平。建设完善“凤城上市通”服务平台,把企业上市涉及的培育、股改、报辅、报审全流程,通过“线上 线下”同步推进,进一步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打造“凤城合伙人”股债融合平台,实现“科创企业培育库”和“股权投资机构库”的有效贯通,推动线上常态化对接,让投资机构选择范围更广、对接时间更早。用好深交所和江苏股交中心路演平台,推动“精选层”企业登陆深交所泰州路演中心、“基础层”企业登陆江苏股交中心“创融江苏”路演平台,通过定向路演展示和点评赋能,挖掘投资价值,让企业走向行业前沿。依托南京银行“小股权 大债权”、浦发银行“科技金融服务2.0”和招商银行“千鹰展翼”机制,推动投贷联动服务提质扩面,为科创企业提供“信贷投放 股权投资”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优化商业银行服务地方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制造业贷款监测、通报和约谈机制,健全重大项目行长挂钩服务、金融顾问等制度,推动制造业授信扩面增量,力争制造业贷款余额超千亿。鼓励银行围绕特色行业创新产品,研发中长期贷款产品,发展供应链金融,通过总行直贷、银团贷款等多种形式满足企业资金需求,逐步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重。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科技型企业白名单制度,促进金融服务更加聚焦。加大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力度,逐步扩大科技型产业基金、担保基金规模,完善科技金融专项信贷支持计划、科技企业贷款贴息、科技金融风险补偿等制度,鼓励成立创业投资、科技支行、科技担保等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不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银行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推广专利权、商标权、股权质押融资,扩大排污权质押贷款试点,发展合同能源管理融资业务,稳步提高科技贷款规模和比重。鼓励保险机构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试点绿色保险创新产品。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导向作用,深化产融中心、首贷中心、企业征信、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增信和授信风险分担机制,发挥“泰信保”“小微贷”“苏科贷”等财政金融产品作用,健全普惠金融督查考核激励机制,以拓展首贷户、信用贷款为重要抓手,推动银行优化网点布局,下沉业务重心,建立尽职免责制度,构建“敢贷、能贷、愿贷”长效机制,不断强化普惠领域金融供给。
4.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档升级。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到县域、乡镇设立分支机构,下沉营业网点,设立涉农专营机构,稳步发展村镇银行、涉农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高质量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着力构建竞争有序、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鼓励农业产业园区出资设立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完善“涉农信贷 涉农担保(保险) 风险补偿”运作机制,丰富涉农贷款风险分担方式,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小微企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风控技术,大力推广“一次授信、余额控制、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的小额信贷产品。继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和高效设施农业的保险保障水平。稳步推广价格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区域产量保险和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创新开展农村环境污染责任险、农民短期意外伤害险和农民健康险等涉农保险。探索开展一揽子综合险,逐步将农业机械、农机大棚、农房仓库等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纳入保障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拓宽现代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融资渠道。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有效整合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信息,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大力提升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根据农村地区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功能和布局。推进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打击非法集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地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5.深化涉外金融改革。加强涉外金融政策措施的创新研究,助推贸易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互联网 外汇”服务,支持企业通过“数字外管”平台办理外汇业务,减少企业脚底成本。放大货物贸易便利化、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人民币跨境结算“绿色通道”及服务贸易电子化单证审核等改革效应,支持银行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收支及资本项目资金结汇(支付)时,简化业务流程和单证审核,提高资金结算效率。积极复制改革先行区域的便利化试点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推动跨境股权投资、进出口企业信用融资、境内银行对境外企业跨境人民币融资等试点落地,助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发展,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进一步便利真实、合规的跨境资金结算。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国公司参与本、外币资金池业务,通过境内、外成员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和跨境资金调拨,提高集团资金运营管理效率。鼓励银行提高跨境人民币结算比率,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开拓“一带一路”等新市场、对外承包工程等提供跨境人民币综合服务方案,充分利用远期、掉期、期权等外汇衍生金融工具,帮助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