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城乡生态环境整治

  加快推进城镇容貌整治。推进城镇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围绕“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的要求,确保主干道履行率达到90%以上;切实抓好道路污染的监管,加大对抛、撒、滴、漏等运输车辆的查处力度;加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出台违法建筑源头管控办法,在全市形成“不能搭、不敢搭、不想搭”的氛围。推动“厕所革命”覆盖城乡,在全市旅游景区、旅游路线沿线、交通集散点等场所新建和改建a级旅游厕所,使全市旅游厕所均达到a级以上标准。

  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加快城乡水环境整治,加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提高污水管网建设维护水平,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港口船舶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深化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实施等级河道活水畅流工程、生态河道示范村建设工程,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精细化差别化动态化管控,开展城市扬尘和工业、生活废气治理,推进农村废气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预防,完成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和重点企业专项整治,扎实开展重点地区和地块污染修复。强化餐饮油烟治理,坚持源头防控,落实街道、社区属地责任,禁止违规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项目。

  加大乡村环境治理力度。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化厕所、垃圾、污水、农业废弃物“四项治理”,开展村口、门口、塘口和洁化、绿化、美化“三口三化”行动,有序开展卫生村创建、健康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行动,塑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乡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积极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加强植树造林、治理河道、联通道路,强化美丽宜居乡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生态河道示范村创建,放大南清河村等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效应。

  三、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推广和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循环化改造。推动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城市低值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再生资源集中处置中心。推动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坚持节约优先,强化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和强度“双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打造节水平台和载体,建设一批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社区。

  推广普及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广绿色消费,推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完善城市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加强与周边城市和郊区的公交系统衔接和覆盖,引导共享出行有序发展,鼓励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建立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长效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和宣传引导。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树立一批成效突出、特点鲜明的绿色生活优秀典型,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的全链条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推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市(区)全覆盖。打造“无废城市”。全面提升垃圾收运管理水平,按需增加垃圾分类收运设施、设备、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加强餐饮行业餐厨废弃物统一收运管理,逐步实现全量收集。

  第九节 基本公共安全服务

  强化公共安全服务思维,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一、强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实施全域网格化治理。完善“大数据 网格化 铁脚板”治理机制,加快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着力打造管理网格化、功能模块化、信息网络化、运行一体化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让群众“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村)”。提质增效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推动“网格 警格”全覆盖。加强社会治理阵地建设,深入推进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快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夯实社区社会治理,大力培育“三社联动”示范点,完善社区治理服务项目工作机制。实施“百村善治”工程,强化村司法行政服务站、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一体融合,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机制。加快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突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理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集约高效的政府负责体制和治理机制,鼓励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协同参与,围绕基层党组织构建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大力培养“百姓城管”,开创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新局面。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平安建设,进一步完善群防群治社会动员机制,深入推进群防群治守护网建设,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着力打造启东基层治理工作亮点和品牌。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类、行业协会类、民办非企业类和社区“草根”类社会组织,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社会组织制度,鼓励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完善社会工作标准建设,推进“市镇村”三级社会工作服务网络体系建设。

  提升治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深化社会治理和现代科技有效融合,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和“升级版技防城”建设,围绕“补盲织密升级”“汇聚联网共享”的工作方针,努力打造“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技防体系。加快推进网格化智能平台的应用,强化人、事、物、空间、行为等要素的智能关联串并,切实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加快推进政法业务协同系统建设,打造智慧审判、智慧检务、智慧警务、智慧法务工作体系,推动政法信息资源在线共享应用。

  二、严保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防线

  构建现代化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覆盖食品安全风险、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药物滥用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体系,强化风险监测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构建功能完备、标准统一、信息通畅、资源共享的风险监测平台;健全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构建食品安全全程追溯体系,引导和规范食品经营行为;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提升学校、机关、企业等集体场所食品安全管控能力,实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3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