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持续推进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实施安全风险动态监测预警和分级分类监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改善劳动生产环境,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应急救援机制,健全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生产事故处理能力。统筹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工作,积极建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完善基层安全生产服务功能配置,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十四五”期间力争建成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三、完善公共应急管理体系

  强化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事前防范、事中响应、事后恢复并重的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市、区镇(街道)和村居(社区)三级自然灾害预警体系。加快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体系,加强气象、地震、水文综合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流量监测,强化水、电、气、交通等城市运行数据监测,推动高危行业领域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分领域、分类型建立应急资源数据库。优化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拓宽发布渠道,提升发布效率,不断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

  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全面修订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类专项预案,完善优化各级部门预案,建成多层次、全覆盖的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预案日常管理,出现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发生调整等情况,及时更新修订和完善预案内容,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加强预案演练评估,开展多灾种、规模化联合应急演练,提升组织指挥、协调响应、物资保障、技术支撑能力和水平。

  强化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建设。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强化基层”的原则,在乡镇(街道)设立或确定应急管理机构,强化市、镇两级应急专业队伍建设,深化区域应急救援协同联动。健全应急物资保障,推进物资仓储库(点)建设,加快建成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实物储备与能力储备、集中储备与分散储备相结合的多层次储备体系,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强化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加强人防工程和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利用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和学校等设施,融入应急避难功能,做到一场多用、一建多能,保障平时功能运转与应急使用。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的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贯穿公共服务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团结全市居民为实现规划目标共同奋斗。建立本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跨部门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订《启东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及清单管理办法。市相关部门负责制定本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对本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各部门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要落实本规划明确的服务项目和主要任务。

  第二节 加强公共财政保障

  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优先安排基本公共服务预算,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与政府财力相匹配、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确保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项目分年度落实到位。建立起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标准合理、保障有力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机制。严格规范财政转移支付管理,确保资金按时足额拨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节 完善人才的培养

  继续实施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重大人才工程,充分发挥示范性服务机构的人才培训功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整体服务水平。鼓励人才在城乡、区域、机构间合理流动,增强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提升郊区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完善与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相匹配的职业资格制度,明晰各领域服务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完善管理服务人员的薪酬激励制度,根据岗位、技能、考核结果等因素,合理体现管理服务人员劳动的市场价值,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四节 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信息化水平,注重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推行一批智慧民生试点项目,实现信息的快捷互通和共享,促进服务供给的公平可及。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体验。以服务项目和服务对象为基础,建立用户信息、服务资源、服务行为等数据库,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进行完善,对各类服务机构进行监管。

  第五节 加强规划监督评估

  健全公共服务项目统计调查制度,完善统计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提高统计数据即时性。建立信息共享和定期发布机制,结合启东市数字政府建设,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大数据网络化协作平台,全面科学反映公共服务各领域发展情况和发展态势。建立规划完成情况定期报告制度、中期和后期评估制度、动态调整制度,探索建立第三方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公共服务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引导。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3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