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老年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建设。优化老年医疗健康服务资源配置,合理布局老年医疗健康服务机构,提升老年康复护理及安宁疗护床位占比。完善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老年、康复病区设置,落实《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加快推进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医共体机制作用,优先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能力建设,鼓励开展康复、护理、长期照护等服务,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康复护理服务供给。落实社会办医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扶持政策,优化社会力量办医环境,进一步健全城乡老年医疗服务网络,便利老年人就近就医及健康服务。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规范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60%,推进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拥有1家医院和2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

  2.提升老年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推动县级医疗机构高水平发展,持续强化老年、康复、护理等专科建设,全面提升老年专科专病及康复护理服务品质,逐步完善老年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技术指导中心功能。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科室建设,充分挖掘中医药服务优势,扩大中医康复、护理等服务领域,促进中医药成为老年人慢性病诊疗的主要手段。建设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开展老年中医健康促进服务。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计划,整合社区医疗、养老和康复等服务资源,完善社区居家医养健康服务设施,促进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医养康养服务紧密衔接,为老年人提供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推进“全专联合”家庭医生团队组合式服务,强化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老年照护服务,探索民营医疗机构加入医共体建设及政府向民营医疗机构购买老年医疗健康服务的途径。

  专栏3 老年医养康养服务发展计划

  普及康复护理服务项目:鼓励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优先为失能或高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人群提供居家康复医疗、日间康复训练、康复指导等服务。逐步推广上门康复护理服务。

  开展长期照护服务工作: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家庭病床服务项目,为失能、高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社会交往和安宁疗护等综合性、专业化的服务。

  发展安宁疗护事业:加强安宁疗护相关理念和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升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度。加大安宁疗护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安宁疗护人才继续教育、晋升制度。到2025年,20%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

  3.推进医养健康服务机制建设。完善落实医养结合支持政策,落实财政、用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分院或医疗服务网点。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签约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构建“两院一体型”医养结合模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进一步完善第三方团队运营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机制。继续实施“新建卫生院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项目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医养康养机构和养老机构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鼓励执业医师多点执业,方便老年患者就医,促进双向有序转接。强化医养康养机构监管工作,建立医养康养机构服务质量监管机制。

  4.实施老年人健康促进行动。健全各级健康教育网络,提升县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职能,完善健康公共政策。鼓励基层医疗单位、社会团体创建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动。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引导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及良好生活习惯。积极开展老年人营养状况监测及营养干预,推动县域内各为老服务机构配备专兼职营养师。进一步加强老年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全老年人健康体检制度,健全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做实老年人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工作。加强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等重点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完善应急预案,提升防控能力,落实防控措施,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确保老年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到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达100%。

  专栏4 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计划

  强化老年人慢病管控:依据省里方案,及时优化老年人体检项目。开展老年失智症、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持续开展50-74岁重点人群大肠癌筛查,组织70 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全力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努力实现“应接尽接”,落实高血压、糖尿病“两慢病”患者分级诊疗制度,继续加强老年慢病管控。

  推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和随访管理,以新建镇中心卫生院为依托,继续开展“新建镇韩畈村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重点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失独老人心理状况。做好经验总结推广工作,持续推动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

  (四)建设丰富多彩的老年文教生活

  完善老年文体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多渠道、广覆盖教育、文化、体育系统,提升服务可及性和便利性,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着力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规范老年教育管理,创新老年教育方式,构建高质量老年教育体系,提升教育水平和办学能力。进一步完善基层老年教育网络,有效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着力提升基层老年教育供给能力,促进社区教育提质扩容。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老年教育管理,推进“养学结合”。依托大中专在职、离退休教师及社会力量,组建专业教师队伍,开展老年精品课程建设,创建高品质老年教育。依托缙云特色优势资源,推进医、养、学一体化体验基地建设,开展老年研学、游学活动。强化老年教育内涵建设,鼓励分层办学、特色办学,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教育服务需求。进一步丰富老年教育形式,鼓励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手册发放等教育活动。推动老年教育与大中小学校合作,教育引导青少年继承优良传统、培育科学精神。大力宣传积极老龄化理念,改善人们对老龄化的认知,倡导“银尚乐活”。

  专栏5 老年教育发展计划

  强化老年教育队伍建设:鼓励离退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有所专长老同志兼任老年教育教师,参与老年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县级老年专业教育队伍的作用。

  拓展老年教育内容:积极适应我国老龄化趋势,构建集生命教育、积极老龄化,智能技术教育,适老生活模式改造(文化兴趣爱好,生活态度、价值观,生命观)于一体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

  发展老年远程教育:继续以开放大学、老年电视大学和老干部大学等为主体,建设老年开放大学。开发整合远程老年教育多媒体课程资源,结合华数门户频道,在养老服务机构设置教学点,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老年远程教育。到2025年,力争全县可通过远程教育开展老年教育工作。

  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依托老年大学、老年开放大学、老年电视大学办学平台,健全覆盖全县的老年教育网络。到2025年,80%以上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含老年大学分校、老年电视大学辅导站、老年学堂等),35%以上行政村(社区)建有老年教育学习点,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口比例达25%以上。

  2.积极繁荣老年文化生活。加强老年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创建老年活动平台,逐步实现老年活动中心全覆盖。依托县图书馆,拓展面向老年人的数字资源服务;推进文化馆、图书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场所为老服务能力建设,扩大面向老年人服务内容,提高为老服务能力与质量;提升公共文化设施适老性,鼓励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加强专业人才和业余爱好者相结合的老年文化队伍建设,支持建立老年人文化艺术组织,扶持培养有影响的老年文化艺术团体。继续完善“乡村春晚”特色品牌,开展“缙云戏剧上山下乡工程”活动,举办广场舞、婺剧器乐、婺剧表演等各类文化培训班,培养文艺骨干,鼓励文艺骨干下基层指导老年人文化活动,继续开展“银雁返乡”活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4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