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深耕促进双循环的现代运输服务体系

  (一)打造经济高效、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

  构建科学现代的综合物流体系。“十四五”时期,在充分考虑丽水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特点以及货品类别等要素基础上,结合利用既有的资源,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配置高效、功能完善具有丽水本土特色的现代物流体系。聚焦服务区域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围绕“一体两翼”丽水整体物流空间布局,重点培育物流枢纽,重点建设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构建以物流枢纽为核心、物流园区为骨干、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为基础的物流立体网络体系,建成以公铁水空联运为骨架,铁路网、公路网、瓯江航道、航空网为基础,以物流枢纽、园区、中心为节点,有效衔接各种运输方式的现代道路货运系统,提升现代物流体系综合能力。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物流节点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运输站场资源,强化公铁联运、空陆联运、水陆联运运输节点干线建设。加快建设综合型和集散枢纽型的物流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商品集散、检验、商检报关、中转、配送、货运代理、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物流咨询、商品展示、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实现物流在货运枢纽的合理组织和高效集散。推动多种运输方式的货运交通枢纽建设,在丽水火车站东侧至腊口区块建立丽水市公铁水联运物流枢纽,使其成为高标准、高水平的为大宗水运货物提供中转的临港物流枢纽,实现“货运无缝衔接”。加快物流仓储设施建设,“十四五”时期对全市6个货运站、76个乡镇运输服务站以及2204个村级物流服务网点升级改造,重点对具有共同配送功能的城乡货运节点改造。加大资金、土地、税收等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整合土地和物流资源,结合丽水产业发展优势,重点谋划腊口区块、富岭综合区块建设大型现代化物流仓储基地,提升仓储配套设施集聚规模,改善物流整体服务水平。

  深化快递业资源整合,提速“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推进“快递进村”、“快递进厂”工程,引导快递企业资源集约共享,逐步实现城乡物流快递节点县级行政区覆盖率100%,建制村快递物流网点覆盖率100%。积极探索各类末端配送模式,鼓励货运物流企业开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夜间配送,创新推广“公共派送 智能服务”配送,即时配送、无接触物流配送等服务模式。优化农村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努力实现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多站合一、资源共享。鼓励发展“互联网 农村物流”,依托农村电商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农村物流新模式。

  加快提升丽水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数字化物流设施建设,推动港口码头、货运场站、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智慧化改造。创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结合共享经济新理念和人工智能新技术,推动智慧物流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服务发展。培育发展航空货运、高铁快运,推广云仓、共享集装箱、共享托盘等共享物流新模式。开展物流标准化示范建设,加大国家物流标准的推广与执行力度,加快物流软件、智能装备、作业流程、服务流程、管理制度等标准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物流业标准化发展水平。

  培育本地现代化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通过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整合重组,招商引资等多渠道,扶持壮大一批本地现代化物流企业。鼓励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服务,推进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二)打造高品质、一体化的客运服务体系

  打造层次清晰、设施完备的立体出行体系。构建高效便捷、无缝衔接、功能互补、覆盖充分的新型立体出行网络,强化各枢纽节点的衔接和便捷转换,精准服务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依托丽水通用机场,打造成为具有百万级吞吐能力的浙闽赣三省边际航空枢纽,到2023年开通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航班,覆盖丽水与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主要市间的快速商务出行需求,到2025年,国内省会级通航城市达15个。依托金丽温铁路、温武吉铁路、杭丽铁路(义乌至缙云段),努力实现“县县通铁路,基本通高铁”目标,推动丽水高铁时空圈提档升级,加密丽水至长三角、海西经济区主要城市动车直达班次,强化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部城市群的互动衔接。依托城际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市域普通干线公路网,开通市域范围内跨区县城际公交,实现市域各县(市、区)所在地间1小时铁路及高速公路圈。

  打造全域一体化、高效衔接的客运枢纽服务。“十四五”时期着力打造丽水高铁站、丽水机场为核心的地区综合客运枢纽站,强化以“莲缙青”综合交通枢纽为主的全域一体化枢纽布局,加强综合枢纽铁路、公路、公共交通一体化。加强枢纽内各种交通方式一体化衔接。以“一体化、零换乘”理念一体化统筹布局、设计、建设,优化客运枢纽空间布局,逐步实现综合交通枢纽快速换乘。推广“maas”(出行即服务)的模式,全面提升枢纽客运服务水平。优化旅客在枢纽内进出站、中转换乘流程,完善枢纽内标识标牌、导向指示设施配套,推广智能化检查设备应用。大力发展联乘运输,开展空铁、公铁等联程运输服务,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联网售票一网通、交通一卡通,推进“一条龙”联程运输服务。优化不同运输方式运行组织和时刻表,提高旅客换乘效率。

  发展智慧化、均等化公共交通服务。全面推行全域城乡公交一体化,大力推进和完善以县城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公交网络,构建“干线 支线 微线”三级公交网络,加快中心城区与经济开发区、碧湖田园新城间的brt快速公交建设,提升公交都市服务面貌。编制《丽水市全域客运一体化专项规划》,积极引导传统客运行业转型升级,推动跨县客运班线逐步向城际公交、定制化班线转型。加快对莲都区至青田、缙云、景宁、松阳、云和五个毗邻县城际客运公交化改造,加大县城公交线网向镇(乡)、主要居民集散区的延伸。推进通村客运加密提质、客货邮融合,推广城乡客运公交化运营模式,对全市142个乡镇的180条客运班线进行公交化改造,到“十四五”期末全域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完成率达到85%,全市城乡运输一体化发展5a级县市增加至7个,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提升至38%以上。鼓励发展跨县区的共享出行服务,打造一批 “帮邦行”等模式的共享出行服务品牌。

  加快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公交路权。推动公交专用道、公交中途站、公交专用信号机、公交首末站等公交专用设施建设,到2025年实现主要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75%以上。城区、城乡主要站点逐步引入电子智能化公交站牌,实现车辆到站等候报时、车辆到站提示、交通引导等信息功能。加强镇(乡)运输服务站、村客运站点以及沿线简易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站点布局。

  加快推动农村客运规范化信息化,保障乡村出行服务。进一步巩固建制村客车村村通成果,健全农村客运长效运营机制,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客运信息化建设,到2025年实现全市农村客车gps定位系统100%接入,农村客运线路线100%线上查询。对于出行需求较小且相对分散的农村地区,组织开展预约式、定制式公交。积极探索开行节日、赶集等固定或非固定班次等特色农村公交线路,提高农村客运运营组织化水平和服务水平。

  (三)打造内畅外通、区域辐射的货运集疏运体系

  积极拓展江海联运,推进内河水运复兴。编制《丽水—青田港强港建设方案》,建设完成腊口港区一期、船寮港区、港头港区等项目,推动丽水综合服务区、下白浦服务区等工程建设,高标准建成瓯江航道,到2025年全市500吨级专业化泊位达13个,1000吨级专业化泊位达7个,全市高等级航道养护达标率实现100%。新建市区至温州内河四级航道建设,改造提升出海通道;青田港区重点建设形成瓯江内的温溪、鹤城、港头三个大型核心港区及滩坑水库交通港区。提升温溪“海河联运枢纽港”提升港口对区域的辐射能力,以温州港为跳板的浙西南区域出海大通道,打通与宁波港、台州港、义乌陆港的物流通道,加强与长三角、海西经济区等主要港口的对接,促进依托海洋,临港、临水的大型工业企业向丽水腹地延伸。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23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