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六 农村民生福祉提增工程
1、低收入农户和村级集体经济“双增”攻坚工程
进一步加大政策支农力度,开展新一轮帮扶行动,实现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同比增幅10%以上。加强区级机关部门与相对经济薄弱村的结对帮扶,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升。鼓励非公企业等各类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2、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因地制宜开展多层次、多类型和多模式的农民教育培训,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创业致富能力、民主法治观念为重点,培育有工匠精神、有创新意识、有社会责任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民和村集体自主筹资筹劳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千家万户垃圾分类、千家万户美丽庭院创建、千家万户好家风建设,营造共建、共有、共享氛围。到2025年,累计培养高素质农民1200名以上。
3、盘活闲置资产资源
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引入社会资本,注重整体规划使用,增加农民收入。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老校舍、仓库等各类集体资产,通过产权交易平台进行公开竞价交易,提高村集体租赁收入。充分利用房屋顶、荒坡等可利用资源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4、深化“两进两回”机制
大力推动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有序推动城乡科技、人才、资本等城乡要素高效双向流动。创新农村科技资源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乡村设立若干有区域特色的科技下乡服务区域中心站,打造驻村硕士博士工作站点,推进“高校科研机构 地方政府 经营主体”的科技下沉乡村。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折算入股农民合作社,鼓励农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涉农院校成立产业联盟。鼓励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干部下乡,通过提高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倾斜、允许到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任职兼职领取报酬等。完善乡土人才扶持政策,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健全完善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七)加快数字赋能增效,推动数字化改革领跑竞跑
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夯实乡村数字基础,加大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加强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等场景应用,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1.夯实乡村数字基础
推进乡村智慧基础设施数字化提升,完善城乡一体的通信网络体系,促进乡村网络深度覆盖和光纤宽带大提速。加快5g网络建设,实现行政村5g信号全覆盖。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数字化升级,推广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建设智慧化管理、安全高效的农村公路。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智慧化管护水平,完善水利工程标准化、智慧化、信息化管理体系。以坚强智能电网和电力物联网建设为主线,夯实农村供电公共服务基础,推进新时代乡村电气化建设。加快建设“数字乡村一张图”,以农业、农村、农民为纽带,采集并整合全区各部门业务管理和数据资源,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及业务协同应用,建立乡村发展全要素、全链条、全过程监测分析模型。
2.扩大数字技术应用
以高科技、高产值为导向,推广动植物生长感应、土壤肥力和病虫害监测等智能装备,推广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快速处理海量农业数据的应用,促进农作物监测、精细化育种和环境资源按需分配,提高农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数字技术在蔬菜、茶叶、花卉、香榧、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病虫害防治、动植物检疫防疫中的应用。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应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扩大乡村物流数字化应用,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产品全产业链、产业深度融合中的应用,推动“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鼓励农产品加工、农资生产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化生产线。到2025年,实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
3.推进乡村数字治理
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乡村延伸,深化乡村“互联网 党建 网格”建设,围绕基层党建、清廉村居、小微权力运行、三资管理、应急管控等重点领域,开发实用、好用的数字治理应用新场景。深化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实现村庄公共出入口视频监控全覆盖。依托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推广数字化治理手段,提升农村民众参与乡村事务积极性,加强与农民互动,拉近干群关系,构建乡村治理多方参与平台。
4.提升乡村数字服务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数字化,统筹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村庄数据采集接入,深化信息惠民服务,实现信息畅通、办事便捷、管理高效。推广“浙农码”应用。加快搭建柯桥乡村智慧网,统筹推进农业生产、流通营销、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领域核心业务数字化应用全覆盖。打造柯桥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线上线下数字互联互通,形成高效、共享的文化服务圈。统筹推进农村视频监控、污水监测、智能厕所、智能垃圾桶、智能灯杆、交通设施等智能感知设备布点,优化感知网络布局,建成覆盖全区镇街的立体型、多维度感知网络,实现有视频监控系统的行政村达到100%,公共区域和重点行业视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均达到100%。
(八)深化农村集成改革,激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推动农村各项改革集成聚合,形成改革矩阵,全面激活主体、要素、市场,释放改革新动能。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承包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与服务,全面落实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鼓励农民以承包地入股,会同社会资本组建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控,推进农村土地全域整治、综合整治,盘活闲置、低效低用等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完善农村发展用地政策,每年新增建设用地的10%以上用于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民生基础设施等乡村振兴项目。
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整体协调,突出柯桥地方特色,推进闲置资产再建设,推广开发特色旅游体育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民宿观光、骑行、徒步等乡村旅游体育项目,推动农村闲置土地、山林、水域、文化等资源全面激活。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推进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建立健全“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宅基地管理制度,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经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批准后,可以入股、抵押、出租、转让。拓展宅基地使用功能,吸引工商资本和人才下乡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文化、教育等多元化业态。盘活农村宅基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流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