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做精特色农业优势区。聚焦现有的特色资源优势,打造15个特色鲜明、优势集聚、产业融合、竞争强劲的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5个深度开发引导零星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到优势区抱团发展的特色农业强镇。厚植区域经济优势,依托资源优势,做响“一村一品”,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片发展格局。

  4.做优创业创新孵化园。整合创建或提升发展规模适度的创业创新孵化园。提供“店小二、一站式”代办服务,建立培训和联系帮扶制度,配套相应环境,营造“拎包入住”的创业创新环境。建立跟踪帮扶机制,实行孵化项目动态管理,实现良性发展。到2025年,建成15个300亩以上创业创新孵化园,财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到3亿元,累计孵化示范项目150个。

  5.做靓美丽经济转化区。大力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和休闲农业。推行“农业 ”乡村产业新模式,发展乡愁产业、创意农业,做大美丽乡村夜经济。探索专业团队运营、村庄运营师管理、国资统一运作等村庄共建共享经营模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接沪连杭发展美丽经济,推动边界村跨市、跨省联合发展。到2025年,建成10个美丽经济转化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100亿元,乡村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达6000万人次。

  (三)打造世界级的诗画江南,建设美丽乡村新风貌

  高标准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做好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两生”文章,突出本土化、特质化、国际化、全球化深度融合,构建“十村集群、十带共富、百村未来、百村精品、全域美丽”新时代乡村建设格局和现代版“嘉禾村居图”。

  1.十个美丽乡村集群建设。围绕“十图”集中精力打造10个以上“世界级诗画江南典范片区”,整合已有精品点与线,融入农业、生态空间,鼓励多村开展组团式、片区化联合建设,打造一批“乡村集群”或“乡村振兴联合体”,形成展示嘉兴不同区域差异化乡村特色和样板级建设水平的“嘉禾村居图”。

  2.十条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建设。依托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成果,推动由风景美向共富美提升,探索建立先富村带后富村长效机制,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带党建联盟建设,鼓励共同富裕示范带上村庄规划共绘、产业共兴、平台共建、设施共享、品牌共塑,在产业链布局上交叉互补,在服务产品上形成体系。强化带上资源集成整合,强化改革赋能、数字赋能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带整体提升,集成打造10条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

  3.百个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实施。围绕集成“美丽乡村 数字乡村 共富乡村 人文乡村 善治乡村”建设内容,迭代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新标杆,坚持数字化与村庄建设融合,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产业化、系统化和未来邻里、教育、健康、文化、低碳、生产、建筑、交通、智慧、治理“五化十场景”,实现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构建未来乡村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梯次选择一批县(市、区)每年开展1-3个引领数字生活、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未来乡村建设先行试点,到2025年,全市建成100个未来乡村,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重大成果。

  4.百个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点线面结合推进“五美联创”,积极争创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示范乡镇、风景线、共同富裕示范村、美丽庭院等创建,加快打造“浙北江南水乡金花”。实施村庄有机更新和乡村风貌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推进特色村落建设,打造辨识度高的乡村ip,加强村庄空间梳理、建筑改造、设施标识、杆线序化等,科学植入现代功能,加强新建农房控制,推进通用图集、带方案审批、按图施工、竣工验收“四个全覆盖”。深入推进村庄景区化建设,到2025年,全市90%以上村庄实现景区化,其中3a级景区村庄达100个。

  5.全面深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全域加强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与修复,持续开展治水治气治土治固废等环境治理,深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提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至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95%以上,创建一批绿色处理设施和污水“零直排”村。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化收运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开展乡村驿站(星级公厕)建设,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扎实推进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农村低碳循环模式,探索建设“零碳”乡村。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制度和gep应用体系,建立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搭建生态资源资产经营管理平台,探索开展水权等交易。

  6.全速提档升级乡村基础设施。推动实现城乡交通、供水、电网、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同规同网。编制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智慧产业走廊、生态便民走廊、自然风景走廊、历史人文走廊等“四大廊道”建设,高水平建成覆盖广泛的“四好农村路”,实现城乡公交行政村通达全覆盖。深化镇村公交服务标准化,打造市域公交一体化示范样本。高水平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推进乡村配电网智能化建设,合理布局建设农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5g信号重点区域连片优质覆盖。实施管道燃气下乡工程。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公益性设施管护和运行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到2025年,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000公里,建制村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实现全覆盖,城乡一体新社区管道天然气覆盖率达100%。

  7.全域推进乡村品牌化经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经营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美丽经济转化和美丽经济多样化实践。探索构建乡村经营平台,引培乡村职业经理人、乡村运营师等新型经营人才,吸纳社会资本投入乡村经营,推动村庄运营市场化,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特”品牌经营。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乡村旅游企业、农产品电商企业等总部集聚,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总部经济基地。推动村庄组建联盟抱团发展,培育乡村共享经济,探索发展“共享农庄”“共享村落”,实现资源联合、经验互鉴、经营互动,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片区乡村经营标志性成果。

  专栏4-4 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重大工程

  1.新时代美丽乡村“五美联创”工程。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5个,实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新时代美丽乡村全覆盖,提升美丽乡村风景线62条,实现美丽庭院35%以上,三分之二村庄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

  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全区域、全要素统筹考虑农田整治、村庄整治、“低散乱”企业整治、生态环境整治等,通过多形态、多方式的全域整治模式,实施100万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其中建设用地复垦5万亩)。加大对村庄、农田、水系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促进乡村生产集约、生活提质、生态改善。优化村庄空间分布,做精做美做特保留村庄。加快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农业规模经营、村庄集聚美丽、环境宜居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3.历史文化传统建设工程。深化“千万工程”建设,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为重点,统筹美丽乡村、美丽农场、美丽田园和美丽河湖建设,加快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开展美丽乡村百朵“小金花”展示,到2025年,建成历史文化传统村落200个,所有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助力打造世界级的诗画江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3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