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水资源短缺问题依然存在,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平原河网污染较重。部分河道生态流量不足、岸线硬质化,水生态系统较脆弱。近岸海域两个站位水质均为劣四类海水,海水水质状况级别为“极差”,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局部区域的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依旧存在。全市受污染耕地占比不高、但绝对数不小,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体量大,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治”压力较大,而相应的工作基础和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管控和治理水平亟待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慈溪市为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较低,水资源相对较少,地表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生态敏感、环境脆弱,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市各县(市)排名靠后。海域空间开发利用方式相对粗放低效、部分自然岸线和生态空间遭受挤占,导致局部地区自然生态功能退化、生物物种受损、大米草等外来物种入侵严重、滨海环境品质和亲海体验感不佳。

  3.环境基础设施及能力保障仍显不足

  环境基础设施仍有短板,各类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仍存短板,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结构不匹配。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最后50米问题还未有效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有待加强。农业污染防治有待加强,“肥药两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

  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和有效解决能力亟需强化,信访总量仍处于高位,各类巡视、督察、审计曝光的生态环境问题还不少;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环境问题发现机制尚不健全,智能化预测预警和溯源分析能力还不足;执法监管能力建设依旧滞后,基层监管力量与任务不匹配的问题仍较突出,移动污染防治领域缺乏刚性执法手段。

  4.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仍待健全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省级垂改后,基层生态环境监测、执法、督察、信息化等监管能力与国家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要求差距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三管三必须”的责任体系还有待健全,生态环保工作仍然存在责任主体不明晰、职责交叉等问题,日常管理存在监管缺位和职能错位的现象。陆海统筹、区域协调、部门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强化。传统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不能完全满足经济转型的需求,治理方式距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环境治理的市场手段和社会参与程度仍然偏弱,资源环境的市场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分析

  (一)面临的机遇

  1.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依旧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旋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为新时期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为“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确了新要求。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十方面重要窗口、形成十三项标志性成果”的重要内容之一,赋予了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全新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为我省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带来重要政治机遇。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市重大战略部署予以推进。

  2.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生态环保工作内生动力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为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重要推手。同时,我市也将迎来“高铁时代”“前湾时代”“长三角一体化时代”等战略机遇,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县域经济加快向城市经济转型、杭州湾畔交通末梢向长三角黄金节点城市嬗变的关键时期。加强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生态优化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将成为慈溪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此外,随着我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宁波前湾新区作为“四新区”之一,要求建设成为产城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区,为我市更高标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环境准入、标准引领等环保倒逼机制将进一步发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将成为慈溪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有利于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

  3.提升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要任务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持续改善,必须提升精准治理和科学治理水平,与此相适应必须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迎来改革红利期,并将进入更多依靠法治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历史新阶段。同时,以数字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的新时代数字慈溪建设全面推进,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赋予新动能,也为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4.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为生态环保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慈溪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从1000亿级增长至2000亿级,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列、全省首位,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结合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等指标综合判断,慈溪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开始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全市社会经济水平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及物质基础。此外,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也为我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压力和挑战

  1.经济发展与污染减排矛盾依然存在

  “十四五”期间,我市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污染物新增量涨幅有望逐步收窄,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资源能源需求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刚性增长,削减存量污染物任务依然艰巨。经过多年的总量控制和减排工程的推进,部分领域减排潜力已是有限。此外受疫情影响,企业面临资金、生产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多重压力,减排空间不足。“十四五”时期,既要解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问题,又要为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打好基础,需着眼于高水平治理约束,进一步统筹推进大气、水体、土壤、生态治理,创新多元化治理模式,难度较大。

  2.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较大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进入多类型生态环境问题的交叠期和生态环境治理的边际成本上升期,生产与生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交通等多领域、多类型、多层面的生态环境问题累积叠加,应对难度加大。随着近年来大规模、集中化工程减排项目陆续完成,我市大气污染结构发生根本改变,污染主体已从工业污染向城市运行、生活源转变,移动源等“刚性”排放占比逐年增加,呈现点多量大面广、布局分散、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减排潜力收窄、治理难度加大,空气质量改善任务艰巨。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并存,水环境改善任重道远,水环境改善的基础不牢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7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