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装备技术能力。推进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泗阳桃果产业优势区“机器换人”工程。重点支持精量播种、精准施药、高效施肥、秸秆还田离田、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绿色烘干、畜禽精准饲喂与粪污资源化利用、水产养殖水质调控和尾水处理等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和技术推广应用,在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基础上集中打造泗阳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加快信息技术服务。进一步完善“12316”为三农服务功能和“12345”网络问政服务平台,在县城各交通路口、各乡镇(街道)、村委会及居民集中居住小区建设电子显示屏,定期发布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价格等信息。在“12316”开通种植业、植保、水产、畜牧、林业、农机、行政执法等七个专家座席,开通为农民智能语音咨询服务,电话咨询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服务,并设置语音留言功能。推进农业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方便农民群众投诉举报以及获取“三农”信息服务,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

  专栏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十四五”期间,根据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初步计划要求,全县坚持上位规划、项目上图、项目区域补缺、技术指标整合、项目资金集成、受益主体负担的原则,对未被开发的区域和建设期超过15年的区域统一纳入新一轮建设规划。依托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以系统化思维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农房改善、人居环境治理相结合,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向成子湖、涟沭泗两大片区、高速公路及省道沿线、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点、生态经济示范镇、2000亩单品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区域等倾斜,通过桥、涵、闸、站、渠、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降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坎系数和田块零碎化程度,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出效益。“十四五”期间将着重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粮食生产、仓储和流通等基础设施;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及时上图入库,形成固定资产登记移交乡镇、村居,并由其负责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纳入考核指标。

  “十四五”期间,每年将建设高标准农田7.5万亩,投资标准为2500元/亩,五年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37.5万亩,新增耕地3500亩左右。“十四五”末期,高标准农田占比较2020年提高10%。

  专栏2:科技创新支撑工程

  实施农产品种源体系建设工程,以园区菌种研发中心、卢集鲈鱼育苗基地、卢集桃果种植示范基地、来安红掌组培中心、穿城菊花育苗基地建设为重点,逐步提高食用菌、桃果、水产、花卉等主导产品的良种本地化供应能力。实施农技示范体系构建工程,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思路,以省级农业产业体系示范基地建设为龙头,在2025年末,建成县有特色产业专业示范基地、镇有技术指导基地的农业“三新”成果示范体系。实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聚焦全程机械化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装备结构升级;推进设施园艺机械化升级,将设施园艺农机设备纳入补贴范围,重点在设施桃果、花卉等领域进行推广。力争到2025年,粮食实现高水平全程机械化,设施园艺领域机械化覆盖率达到60%。加快农业物联网建设步伐,建立大数据指导平台,优先在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和农业示范基地实现全覆盖,逐步向“223”产业核心基地扩大应用范围。优化基层农技推广体制运行,探索开展政府购买农技服务试点。围绕“223”产业建设,组建农技专家服务团,实施全过程全天候技术服务。

  第三节 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建设“三沿三环三园三区”空间布局体系。三沿:沿s245、s267、g343林果产业带;三环:环成子湖、两河(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六塘河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带;三园:建设食用菌、速冻食品为主导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果蔬为主导的省级成子湖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水产为主导的省级渔业产业园,创建以桃果、深加工为主导的爱园市级产业园、以林果、农旅为主导的卢集市级产业园、以月季、农旅为主导的来安市级产业园、以菊花、农旅为主导的穿城市级产业园;三区:聚力提升优质稻米区、绿色蔬菜区、特色水产区。

  泗阳县“十四五”时期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图

  打造“223”特色产业矩阵。用五年左右时间,推动全县农业向特色化、产业化、集群化、品牌化农业提档升级。进一步聚焦重点、做强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健全产业体系,培育精品、做响品牌文章,重点主攻食用菌、速冻食品、生态畜禽、特色水产、精品桃果、设施花卉、优质稻米等7个特色产业,到2025年,力争建成2个百亿级、2个50亿级、3个20亿级的“223”特色产业矩阵,培育上市农业企业2家以上,建成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以上,市级农业重大项目100个以上,建成万亩产业集群4个以上。食用菌产业。重点提升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食用菌“全国单打冠军”,到“十四五”末,新增食用菌生产面积50万平方米,招引或培育食用菌深加工企业2个以上,菌种研发中心实现阶段性突破,建成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到60万吨,逐步建成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百亿级食用菌产业体系(鲜品菇70亿元、菌菇深加工10亿元,菌菇原料15亿元,产业配套5亿元)。速冻食品产业。聚焦行业龙头企业,加大招引力度,力争招引速冻食品上市企业1家以上。加快对现有速冻食品企业的培育力度,力争培育上市企业1家以上。至2025年,全县招引年产2万吨以上大型速冻食品企业4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1.5平方公里食品加工园;各乡镇(街道)招引产能达到1万吨以上的速冻食品加工企业2家,建成2万平方米左右食品加工园1个。2025年实现全县速冻食品企业达70家以上,产量超100万吨,产值超100亿元。生态畜禽产业。立足大畜牧、大产业、大发展,以建设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和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加快推进全县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加快发展以生猪为主导产业的高效畜牧业,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促进养殖优势区域更加明显,形成畜禽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布局科学合理、综合竞争力强、粪污处理设施完善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2000万只(头.羽),畜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其中生猪饲养量达到100万头,产值达到30亿元。特色水产产业。立足泗阳县实际,重点发展虾蟹和鲈鱼产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一二三产业链融合发展,走好“差异化”的特色水产发展道路,树立泗阳县特色水产产业“新标杆”。到2025年,全县基本形成“3 2 2”的水产产业格局,即扩大青虾主养、虾蟹混养、稻渔综合种养三种养殖规模;创建青虾、鲈鱼苗种两个规模化繁育基地;打造“洪泽湖青虾”、“成子湖鲈鱼”两大水产品品牌。结合招引水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休闲渔业,助推泗阳县特色水产养殖纵深发展。2025年全县青虾、鲈鱼、河蟹、小龙虾及其它优质鱼类等绿色有机水产品年总产量超9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50亿元。精品桃果产业。全县桃果产业以“三带两片”和“682”为发展目标,沿245、330、325省道两侧及卢集、爱园全域推进“三带两片”桃果产业布局,并向全县辐射。以泗阳鲜桃地标产品为标志基础,打造全省一流的绿色桃果产业集聚区、先进的桃果生产技术示范区、标准化的农艺农机融合区,建成富民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大的特色产业。争取到“十四五”末,全县桃果面积稳定在6万亩、大型桃果深加工企业达8家以上,产值达到20亿元,形成“682”产业,即6万亩桃果种植面积、8家以上深加工企业、相关联的产业产值达20亿以上。设施花卉产业。充分发挥泗阳县南北方花木驯化基地的天然优势,依托沭阳“全国花木集散中心”和来安新境界设施花卉基地,逐步辐射245、325、330省道沿线乡镇,推动全县花木产品结构实现“苗木到园艺、绿色到彩色、地栽到盆栽、无型到有型”转变;产业结构从花木种植基地向景观绿化工程设计、咨询服务、管理养护全产业链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从分散经营向有组织、有规模、有品牌的方向转变,逐步形成集城市园林、家庭园艺、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新业态。到2025年,实现花木全产业综合产值超20亿,其中设施花卉产值14.4亿元,农旅及加工产值3.6亿元,园林花木产值2亿元。优质稻米产业。按照“品质提优、品牌提升、产业做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思路,通过实施“七大工程”,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加工企业为骨干,以订单农业为主要模式的优质稻米种植、收储、加工、营销体系,加快推动泗阳稻米由“好米”变为“名米”,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到2025年,全县稻米产业产值超过20亿元,其中:高端品牌“稻虾米”产值3.9亿元,中端品牌稻米产值11.6亿元,普通稻米产值4.9亿元。其他特色产业。依托古黄河生态富民廊道,在李口镇积极发展蓝莓产业;在庄圩乡积极发展瓜蒌产业,形成多点开花的产业形态。完善提升“菜篮子”工程,特别是永久性蔬菜基地建设和蔬菜生产专业村建设。建设设施蔬菜集聚区,每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500亩,到十四五末期,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0万亩,建成大型蔬菜育苗基地4个,产值突破10亿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5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