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生态屏障建设与保护

  以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目标,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公园 ”的生态创新模式,围绕“公园 ”布局功能性应用场景。加强城镇生态景观、绿色隔离带建设,实施水网、绿网、路网提升工程,构建城市田园生态系统,到2025年,海绵城市建设达标率达到85%。以长江经济带、江淮生态大走廊为核心,统筹考虑江河生态系统,加强长江江滩及通江河流湿地保护,开展长江干支流岸线生态修复。实施廖家沟西堤加固、滨岸生态修复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加快京杭大运河广陵段两岸绿化提升和生态环境整治,推进大运河沿岸地区落后产能淘汰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清水活水”工程,加快对大运河沿线黑臭水体的整治,大力推进相邻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确保大运河主线和支流的河水都干净清澈。持续推进对大运河沿线违章建筑、老旧房屋、闲置厂房的拆迁整治工作,高标准规划建设江扬大桥、文昌大桥、扬州大桥、开发大桥等桥头公园以及古运河与大运河、大运河与长江等交汇点公园,合理布局嵌入式、小而全、功能性的社区公园,全面提升大运河沿线的生态绿化水平。力求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把大运河打造成山清水秀、绿色宜居的“美丽运河”。

  专栏1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1、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水环境综合治理。①对宦家河、向阳河、新胜河、刘公河、头桥港、同心河、十圩港、红旗港、庆丰河、太平河等10条通江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总投资约6000万元;②新建污水管网长度约2950米,黑色化路面改造61600平方米,总投入约3000万元;③关停污染企业,实施土壤生态修复,总投入约4000万元;④新建200个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截流全覆盖,总投入2亿元。

  2、廖家沟西堤加固、滨岸生态修复工程。加固廖家沟堤防8.5km、除险加固沿线涵闸2座、新建相应堤段迎水侧护坡、新建堤顶道路等。

  3、京杭大运河(广陵段)文化带建 设项目(二期)。①沿线4处老旧厂房改造(供电仓库、磷肥厂、冷冻食品厂、外贸公司仓库),5处节点景观绿化(供电仓库节点、磷肥厂节点、冷冻食品厂及外贸公司仓库节点、西岸万福快速路两侧节点、文昌大桥北规划朱家河两侧节点);②新建曲江新外滩大运河风情文化馆及周边开发。

  4、淮河入江水道沿线生态修复工程。对淮河入江水道沿线滩地进行生态修复。

  5、三江营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根据《广陵区头桥镇三江营湿地公园及九圣片区总体建设方案》,建设长江大保护主题馆、船工记忆、室外宣教点、观景台、水卉团汪等生态与文化节点,打造长江大保护践行示范区。

  (二)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系。编制《广陵区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探索规划“留白”制度;秉持追求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原则,坚持底线思维,以法律为依据,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和市场化机制为手段,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出发,严格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调整优化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实《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扬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严格执行不同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方向,分区建立项目准入“环保负面清单”,实施分类管控。优先保护单元严格按照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和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管理规定进行管控,依法禁止或限制开发建设活动,确保生态环境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优先开展生态功能受损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活动,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管控单元主要推进产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一般管控单元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加强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严格保护生态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底线,预防和控制各种不合理的建设活动,严禁生产建设开发挤占生态空间,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安全。适度增加生态空间,加快建设沿江生态安全防护带,持续提升长江-夹江、廖家沟-夹江、京杭大运河生态廊道。加强沿江公益林草资源、湿地、物种及其栖息繁衍场所保护,稳步提升生态涵养功能。全面实施重点生态空间区内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严格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

  (三)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定期评估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变化趋势。加强长江重点水生物种和重要渔业生物保护,保育长江珍稀动植物栖息地,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力争在三江营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点。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施强制性保护,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建立和完善野生生物名录、信息系统。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执法力度,加强生物遗传资源、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进出口管理、外来物种入侵预防与管理,开展乡土树种、主要农作物、林木花卉等种质资源易地保护和原生境保护。

  (四)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监管水平

  加强自然保护地网络体系和规范化建设,强化部门联动配合及监管措施。加强对现有重要湖泊、河流、沼泽等自然湿地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加大对退化湿地的恢复治理力度,逐步恢复被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减少自然湿地的农业面源污染。以漫道、廊道、绿道、水道为纽带,北部加强茱萸湾等生态旅游建设,南部以北洲主排河沟通西江、长江水系,修复江洲生态,构建洲上“小江南”,中部建设廖家沟、大运河、古运河生态廊道。

  (五)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导,强化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意识,维护生态安全格局,加强生态系统建设,保护生态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放大三江营省级湿地公园“两山”理论示范效应,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加快启动环洲一号公路,布局景观节点和功能驿站,探索北洲“长江生态公路 ”的发展模式,打造一环十驿、畅游北洲的生态型旅游目的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0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