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旅游 ”模式方兴未艾,特色品牌渐露头角

  利用“文化旅游 美酒”模式,建成高沟酒文化特色休闲文化旅游区,获批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区;利用“文化旅游 农业”模式,建成红窑夏楼、高沟扁担、黄营朱桥等一批特色田园乡村;利用“文化旅游 红色文化”模式,打造成集“苏北小延安”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利用“文化 互联网”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我苏网、优酷、荔枝云、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创作并传播淮海琴书《打赢疫情防控战》、淮海锣鼓《为平凡英雄来点赞》、淮剧《战胜疫情有决心》等“抗疫”文艺主题作品10余部。

  (五)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强化组织统筹,先后出台《关于强化思想引领 实现文化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培养文艺名家打造精品名作工程的意见》等文件。设立专项基金,持续投入2.1亿元,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优质资源向优势文化旅游企业集聚。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无证经营整治行动,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实施“绿色净化”行动,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营造了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存在问题

  (一)文化旅游融合机制不够健全

  各部门未能形成有效协同机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对缺乏,“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未能深入人心。政策引导精准度不够,文化旅游企业与市场对接的主动性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二)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

  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对产业特质把握不够清晰,高参与性、高体验性为主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在地性高成长的文化旅游项目和创新业态较少,引领时代文化消费需求的特色产品稀少,部分产品存在供给和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

  (三)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文化旅游产业“散而小”问题比较突出,精品项目不多,结构不尽合理,gdp占比较小。区域优势文化旅游品牌尚在培育和形成之中,当地龙头企业受产业规模、发展水平、协同能力限制,辐射带动效应尚不明显。

  (四)高层次专业人才匮乏

  高层次、高素质文化旅游类人才匮乏,尤其是旅游规划管理、会展设计、营销策划、科技创新、文化创意、金融管理等人才严重不足,无法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严重制约涟水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涟水艺派”和“文化涟军”的打造任重道远。

  三、优势与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一个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涟水文化旅游将迎来全新机遇。

  (一)历史人文底蕴深厚

  涟水历史悠久、文脉厚重,具有六千年文明史、两千年建县史和建城史。楚风汉韵交汇地、煮海莳稻兴盛地、要塞金城必争地、南京云锦生产地、烽火岁月纪念地、中国酒乡知名地、崇教苦读智慧地,勾勒出涟水深厚的历史人文图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数量众多,涉及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多种类型,为涟水文化旅游演艺、商品、特色业态等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

  (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涟水地处沿海地区大开放、大开发交叉地带,是华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位于四市八县区交界处,市场辐射人口2000万,全国2800多个县中少有的“空铁水公”皆具县份,也是江苏重点建设的航空货运枢纽,淮安涟水机场已升格为国际机场,开通30余条国际国内航线,盐河航道南接长江、北达黄海,京沪、宁连等2条高速公路境内交汇,连淮扬镇高铁全线通车。作为“一区两带一枢纽”重要节点城市,与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淮海都市圈等大城市群互动性增强,为涟水文化旅游发展带来空间和客源的双扩容。

  (三)文化旅游产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四五”期间,“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一区两带一枢纽”新淮安建设为涟水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拓展了新空间,提供了新机遇。涟水属于淮安“一核两圈五板块”“淮涟田园颐养旅游区”板块,必须紧抓机遇,强化融合发展理念,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高质量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涟水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淮安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总体部署与要求,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文化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市场化运作为纽带,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倾力塑造文化品牌,加速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开发与建设,改造提升传统文化旅游产业,积极发展新型文化旅游业态,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影响力与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重点突出、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涟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二、发展定位

  (一)全域旅游示范区

  策应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一区两带一枢纽”等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结合涟水文化特色和资源分布,统筹城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丰富和创新文化旅游产品上下功夫,精于“借题发挥”,敢于“无中生有”,善于“填补空白”,努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产品,创造具有唯一性的独特体验项目,全面推进以“四带”为主体的旅游风光带建设,努力打造“六大特色片区”文化旅游品牌,精心设计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构建“一区四带六片”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4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