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诉求日益增强。近年来,以“3•15”消费者权益日、“6•5”世界环境日和涟水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为契机,组织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6•5”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蓝天保卫战誓师大会,举办中小学生环境保护主题征文活动和主题班会,参观生态环境教育体验馆,在淮安日报、涟水报刊登纪念世界环境日专版,组织全体环保职工开展城区餐饮油烟排查整治宣传教育活动,聘请法律专家,定期对全县重点企业负责人及环保工作分管人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法律知识普及宣讲会等各种宣传方式,引导公众积极投身环保实践,自觉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系列宣传教育和绿色创建活动使众多单位、企业、个人参与进来并成为建设“美丽宜居”的涟水县责任主体,保护环境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的志愿行动和自觉行为,环保工作的社会基础不断得到了充实。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稀缺的民生产品和宝贵的物质财富,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诉求日益增强,对涟水县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节 面临挑战

  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涟水县聚焦“4 12”城镇体系持续用力,城市基础设施、旅游设施、服务接待设施等项目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完善,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6.8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至56.05%。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快,涟水县主城区及各镇建设面积也将进一步扩大,城镇人口的急剧膨胀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挤占了其他生物原本的生存空间,特别是城镇化发展将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的丧失,同时带来地表径流污染、空气面源污染、光污染、交通噪音、城市内涝、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新问题,人多地少,污染负荷重的情况可能还将进一步恶化。因此在保持经济平稳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承担和化解存量带来的环境污染,又要尽可能缩小新兴行业和新增人口带来的环境压力,还要确保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较大的现实困难。

  生态环境问题交叠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多挑战。通过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涟水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但成效尚不稳固,与此同时,区域性、积累性、复合型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大气复合型污染愈加明显,有限的水环境容量与日益增长的排放需求的矛盾越发突出,工业企业场地及其周边区域土壤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生产与生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交通环境污染交织,多领域、多类型、多层面的生态环境问题累积叠加,应对难度将更大、更繁琐。绿色交通设施仍需完善,绿色出行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差距较大,农村地区特别是撤并乡镇污染治理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美丽宜居城市的建设任务繁重。此外,随着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现有工业企业合规生产和达标排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末端治理空间将进一步收窄,对加快推进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系统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绿色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从生态系统、整体系统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是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性科学论断。江苏省的“1 3”功能区战略把涟水列为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核心板块,为其推进绿色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后疫情时代,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地方财政收入降低、刚性支出增加,势必影响政府环保投入尤其是对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此外,涟水县生态敏感性高,环境承载能力脆弱,依托传统工业经济的外延式扩张性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如何以绿色的发展思维加强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推广清洁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形成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更好地落实“碳排放达峰与碳中和”工作,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确保涟水高质量发展迈出加速度,是涟水县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又一挑战。

  第二章 规划总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民共建共享为基础,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同步提升,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涟水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两山”理论,坚持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让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路子。

  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依托涟水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探索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绿色化发展之路。

  统筹城乡,公平发展。坚持城乡平等地位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促进城乡间、区域间公平协调发展;处理好当代和后代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发展需求,又要高度重视后代人的发展利益。

  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组织领导、规划引领、资金投入、制度创新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和公众协同推进机制,引导全民共建共享,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

  第三节 规划范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