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坚持制造业集群化、现代化发展,落实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广“揭榜挂帅”、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投资增长20%,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以上。深入开展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推动高低压变压器生产基地、应急救援设备生产等项目尽快落地,新博拓现代工程机械等项目开工建设。坚持数字引领产业发展,开展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工业企业“四化”改造,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持续实施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个三年倍增计划,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战略性新兴企业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打造创新平台,加强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家,培育创新平台5家,申报省、市科研项目10项以上。

  强化发展要素保障供给。进一步细化有关工作机制,加强分析研判,突出计划前瞻性,打好提前量,适度提前做好土地报批、规划编制审查等重点工作。综合运用规划、土地、金融、财政等政策工具,用最快的速度让项目匹配到位资源。加快职教强区建设,强化人力资源供给,支持淮南师范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春申湖校区、安徽丹外信息工程学校“订单式”“定向式”培养办学,开展“技工教育为企”服务活动,推动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坚持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推深做实“亩均论英雄”改革,统筹抓好闲置地块、低效企业盘活,做好“腾笼换鸟”,盘活利用闲置土地750亩、低效工业用地450亩。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体系,健全融资助企便民服务长效机制。

  (二)聚焦项目引领,培育转型升级强劲动力

  深化细化谋项目。坚持“借脑借智”理念,采取“部门 智库”模式,探索推进重点项目专业机构谋划新路径,加强与省内外研究院所、咨询机构和智库深度合作,提升项目谋划的精准度、成功率。坚持“敢想、会谋、能成”理念,深入研究国家、省战略部署和政策导向,围绕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城市设施提升、社会事业等领域,动态储备重大项目14个以上,总投资30亿元以上。重点聚焦国家产业政策和上级资金支持方向,加大向上对接力度,积极争取增发国债、地方政府性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谢家集,力争到位资金21亿元以上。

  千方百计引项目。完善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充实产业招商队伍力量,常态化开展“双招双引大家谈”专题辅导讲座,努力建设懂业务、通政策、善谈判、勤服务的招商团队。更新完善产业路线图、招商资源图、项目激励图,高质量举办双招双引转型发展推介活动,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抢抓“新三样”行业机遇,主动积极承接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商协会招商、平台招商等模式,形成全员搜集信息、重点瞄准跟进出击的招商格局,努力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个。依托标准化厂房,开展“量体裁衣”精准招商,加快招引一批见效快、产出高的制造业项目。健全项目落户研判机制,强化项目预审和协议约束,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

  抢天夺日建项目。持续开展项目建设会战,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再获“赛马”激励。加强项目前期管理,制定操作流程指引,超前做好项目报批、资金保障、征地拆迁、招投标等工作,提升项目实施效率。完善顶格推进、专班服务、分级调度机制,紧盯开工建设、入库纳统、竣工投产等关键环节,深化“比进度、比安全、比环保、比效益、比质量”考评,推广运用桩基先行施工、联合竣工验收等举措。力争智造园区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宇晟新型环保科技材料等40个项目开工建设,蔡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晶锐精密机械零配件等27个项目加速推进,年产3万吨钢铁降碳元素材料、亚克力板材及制品生产等25个项目如期竣工,确保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

  (三)聚焦创新创造,激发改革开放活力赋能

  协调合作促开放。积极对标学习长三角先发地区,加快完善结对共建工作机制,努力推动常态沟通对接、产业项目支持、人才资源交流、公共服务互通。精心培育“浦江·蔡楚产业园”,全力打造区域产业合作发展桥头堡。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寻找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契合点,筑牢都市圈发展阵地。推进外贸企业规模发展,支持参加各类贸易活动,帮助拓展国际市场、跨境业务,大力引育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4家,实现进出口总额7000万美元。

  主动创新抓改革。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要求,推进平台公司专业化转型,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经营质量和内在价值。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巩固提升零基预算改革成果,持续实施财政绩效提升三年行动,加强财税工作分析研判,管理与服务并重,推动增收节支,逐步实现财政收入规模提升、债务风险有力管控、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落实好民营企业家互动交流制度,在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探索新举措,提振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继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靠前服务优环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办”“掌上办”“跨省通办”“一网通办”,努力用政府审批“减法”换取市场活力“加法”,着力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入学习沪苏浙及省内先进营商管理机制,更新完善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扶持激励等组合式政策,做到“免申即享”、精准直达,最大程度为实体经济“松绑助力”。严格按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要求,动态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做好民营企业账款清理工作,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27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