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提升文旅消费品质。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巩固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果,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高站位打造文化旅游强市。推动中医药消费旅游区、中医药休闲观光旅游示范区、中医药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以实施旅游景区、线路、业态、商品、企业“五个一批”精品工程为抓手,开发一批以“食养”“药养”“水养”“体养”“文养”为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打造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健康旅游目的地。加大旅游特色街区、旅游演艺等夜游产品开发力度,积极打造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特色街区。推进智慧文旅建设工程,加强智慧景区建设,提升景区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智慧广电建设。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快发展高清超高清电视,推进5g高新视频发展和5g广播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与技术、市场深度融合,加大移动端内容产品制播力度,加强超高清视频、沉浸式视频、互动视频、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视频等高新视听内容供给,提供全息化、沉浸式、交互式视听体验。推进“智慧广电 公共服务”,促进智慧广电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及智慧政务等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加大与皖北地区其他城市合作,协同打造皖北体育用品制造业聚集区,积极争创国家级体育消费试点(示范)城市。结合五禽戏等具有亳州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推动体育、健身、赛事等深度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促进夜间体育消费,举办一批“体育夜市”专场活动,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具有民间特色、观赏性强的夜间体育活动。加大对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力度,打造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办赛模式,延伸体育竞赛表演产业链条。大力培育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体育经纪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

  激发家政服务业发展活力。培育壮大家庭服务品牌企业,积极开展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推动家庭服务业连锁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推动市县(区)家政服务培训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实现家政服务实训能力全覆盖。引导家政服务企业多渠道、多业态提供专业化的生活性服务,推进规模经营和网络化发展。推动家政服务业与养老、托育、物业、快递等服务业融合发展,创建一批家政服务特色品牌。支持家政行业协会建设,开展家政服务质量第三方认证。

  专栏 11 生活服务提质增效重点工程

  健康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安宁疗护等专业机构。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康复、医养结合、老年护理和特需医疗服务等中医机构,引导企业研发适老型中医药诊疗设备和健康管理产品。建立“互联网 中医”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诊疗、互联网中医院、掌上中医院、智慧中医诊所和智慧中药房等多形式服务。

  养老产业。支持建设一批亚健康调理中心、高端保健中心等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业、药膳产业、特色康复服务等,加快建设中医药健康养老基地。发展智慧养老产业,统筹规划养老产业布局,培育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企业,加大智慧养老试点,在有条件的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设置智慧养老产品租赁平台,开发推广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自助式)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品。

  文旅融合。统筹三县一区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文化旅游景区。力争到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旅游总收入超过550亿元,建成4a级旅游景区或省级旅游度假区15个,实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旅游景区“零”突破。

  智慧广电。以新闻宣传为根本,以视听节目服务为核心,以智能广电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承载,统筹推进“智慧广电”建设,推进5g 4k、5g 8k、5g 8k vr/ar直播、ipv6改造等项目落地,到2025年,建成智慧广电平台。

  体育产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类俱乐部、健身房、培训点等经营性体育场所,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具有亳州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省级体育(旅游)产业基地5个以上,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20亿元。

  第二节 加强服务标准品牌质量建设

  加强服务标准建设。积极参与中药国际标准制定和推广。推动行业标杆化服务标准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标准,积极参与省级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构建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服务标准体系。积极开展生活服务“领跑者”企业建设,培育一批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示范性企业。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制定团体标准,支持企业制定高于国家、行业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和服务流程体系。建立健全生活服务认证认可制度,引导平台型企业建立家政、互联网医疗等重点领域的服务后评价机制,推动生活服务诚信化职业化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以品牌为基础的商标权、专利权等质押贷款。

  加强服务品牌培育。发挥亳州中医药产业优势,彰显“天下道源、华佗故里”两大名片,加大亳州市中医药“老字号”品牌宣传,大力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打造具有浓郁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品牌。打响文化旅游品牌,树立“天下道源•圣贤故里•世界药都•养生亳州”文化旅游大ip,提升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节、亳州国际马拉松、芍花养生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夜市和体育消费品牌。

  第六章 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开放发展

  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原城市群建设契机,全力推进公共服务开放发展,助推亳州城市能级加快提升。

  第一节 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

  推进公共服务政策、标准衔接统一。配合制定并全面落实长三角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力推进公共服务政策与标准等高对接。持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及时调整服务内容、标准和对象范围,推动市域公共服务达标,逐步缩小与长三角先发地区的差距。

  协同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推进社会保险异地办理,有序开展长三角地区异地居住人员数据交换和比对,推进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合作。推进与长三角地区工伤保险一体化,完善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异地监管协作制度,拓宽《异地监管协查协议》签订范围,建立异地就医案件协查制度。健全医保异地结算机制,完善住院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制度,逐步扩大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范围。扩大与沪苏浙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覆盖面,推进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协同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全面推进与长三角城市在食品药品、旅游、市场消费等领域产品质量溯源合作,探索建立跨区域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

  合力推进公共服务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提升中医药服务长三角健康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亳州中医药产业优势,打造面向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全世界的中药材供给体系和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广“旅游 中医药”的模式,建设一批融中医医疗养生、药膳体验、健身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中医养生保健基地,打造长三角地区文化休闲、中医药养生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深化医疗领域合作,大力引进沪苏浙高水平医疗团队和专家等优质医疗资源,采取合作办医、设立分院、委托管理、组建医联体等形式,推动沪苏浙优质医疗资源落户与合作共建。深化教育领域合作,积极引进沪苏浙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设立分校、整体托管等方式提升办学水平;推动在亳高校与沪苏浙优质高校全面合作,做优做强优势学科;在教育管理干部共育、师资交流互动、学生研学实践、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推进文化旅游合作,挖掘中医药文化、老庄文化、曹魏文化、酒文化内涵,共同打造长三角文化传承创新区;加大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策划和推广力度,紧抓商合杭高铁全域开通契机,培育发展高铁沿线重点城市客源市场,联合推出高铁游、研学游、养生游、红色游等产品。加快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人社工作合作协议,引导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企业积极入驻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9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