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培育融合业态,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一)丰富文旅产业融合业态

  康养 文旅。依托温泉康养度假组团,以汤池温泉为核心资源依托,整合金孔雀温泉度假村、国轩温泉宫、国轩养老庄园、南山健康小镇等项目,引入国际化的医疗机构,整体开发运营集特色医疗、康复护理、保健疗养、休闲养老于一体的产业。大力发展温泉美养、生态疗养、避暑养生等业态,以体验温泉文化为核心,建设集温泉浴汤、康复疗养、商务会议、水上游乐为一体的温泉养生度假产品。

  农业 文旅。利用农业景观、农村空间和农作体验,吸引游客,通过整合优势产业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拓展农业旅游功能、创优品牌形象等全面提升农业旅游产业。打造农业生态景观。依托花海、茶山、森林、稻田等农业生态景观,开展景观农业观光、茶山摄影、森林观光等生态特色产品。建设农业休闲项目。开展蔬果采摘、农耕体验、休闲农场、特色民宿等旅游休闲项目,创建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开发绿色、无公害、有机农特产品和农业文创商品,举办庐江品牌农产品展销会、农业休闲旅游节,提升白湖生态大米、白云春毫茶叶、同大葡萄、矾山富硒蓝莓等农业公共品牌影响力。

  教育 文旅。推动旅游与教育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教育研学产品。培育研学旅行基地。争创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1~2处,省级研学旅行基地3~5个。创新研学旅游项目。依托中国稻米博物馆、庐江名人馆、周瑜文化园、新四军旧址纪念馆、钟山铁矿矾矿遗址等地开展文博、工业、农业研学旅游;开发黄陂湖湿地、青山湖、岱鳌山、牛王寨、六岗景区等自然生态科普研学;依托冶父山(伏虎寺、实际禅寺)、白云禅寺等佛教文化打造庐江佛教文化研学中心,开发佛教研修旅游;以地方文化为主题,建设地方民俗文化研学中心,开展民俗文化研学教育。

  体育 文旅。建设体育赛事品牌。积极承办国家级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户外帐篷、垂钓、毅行和围棋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活动,扩大体育旅游品牌影响力。创新四季体育节事。针对不同时段推出不同主题的体育旅游节事活动,如春季以登山、户外拓展为主题的节事活动,夏季以水体项目为主题的节事,秋季以绿运会为主题的节事旅游、冬季以温泉为主题的节事旅游等等。打造全年不断档,季季有精彩的体育旅游节事品牌。发展体育旅游项目。依托冶父山、岱鳌山、牛王寨、黄山寨、黄陂湖、虎洞湖、金汤湖、青山湖等山岳湖泊资源开展水上运动、低空运动、山地骑行、汽车越野、户外拓展、徒步旅行、登山攀岩、科考探险等一批以户外运动休闲项目。

  科技 文旅。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技术等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建立旅游信息化服务系统。专门针对目前兴起的自助游、自驾游业态,为游客提供全景、全时服务。加大投入建设智慧景区,智慧酒店,充分利用旅游网站、微信等平台提供交通、天气、政策等即时信息查询及景区门票、住宿预订等一体化服务。创新高科技文旅产品体系。依托信息技术,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方位保护和开发,加快以动漫游戏、影视制作为代表的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大力支持以网络文学、网络动漫为代表的网络文艺的发展。

  (二)健全旅游产业要素体系

  发展餐饮品牌。结合本地饮食文化,突出本地风味特色,增强美食文化内涵,打造三食六巷、岗湾老街、水西门等特色餐饮街区;基于庐江餐饮特色和文化底蕴,设计研发庐江餐饮菜品体系,逐步培育庐江地方特色餐饮品牌,如禅食养生宴、绿色有机宴。

  拓展住宿业态。提升星级饭店和绿色旅游饭店品质,发展精品酒店、文化主题酒店、度假型酒店、经济型酒店、旅游民宿、露营、帐篷酒店等新型住宿业态。到2025年,在汤池、万山、柯坦、龙桥、矾山等区域建成2个民宿聚集区,30家以上特色民宿。

  研发旅游商品。开发提升小红头、庐江米饺、金牛大扁糖、百花菜、威尔丽系列食品、黄陂湖大闸蟹、白云春毫茶叶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时尚性、实用性、便携性旅游商品。制定旅游商品产业扶持政策,鼓励旅游商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旅游商品企业和研发基地。

  丰富休闲娱乐。依托主城区、休闲度假区等旅游综合服务区,融合商业和文化元素,不断丰富休闲娱乐产品体系。引导茶馆、酒吧、咖啡厅等城市第三空间的文化特色休闲项目的开展。打造以夜市、夜场、夜景、夜店等为代表夜经济类型,延长游客及市民夜间的消费时长,营造城市的夜生活氛围。培育具有庐江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重点推动表演型、参与型、科技型娱乐项目开发,策划编排实景演艺剧目。

  (三)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实施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工程,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加大文化项目招商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向文化产业方向投入。培育做大庐州文化传媒、岗湾老街、三食六巷、牛津街文旅体特色街区、独山一竹创意文化园、水西门罍街文化街区、开元创意文化等项目,形成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紧抓长三角建设契机,积极对接沪苏浙等先进发达地区文化产业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品牌共建与优质资源共享。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培养扶持以数字文化创意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数字文化载体,开发数字文化产品。支持文化场馆、文娱场所、景区景点、街区园区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将创作、生产和传播等向云上拓展。支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新媒体传播推广,鼓励线下文艺资源、文娱模式数字化,创新表现形式,依托庐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数字文化品牌。

  加快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文化 ”,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农业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推进“文化 旅游”“文化 金融”“文化 农业”“文化 生态”“文化 工业”等新业态的培育,促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四)强化文旅产业主体培育

  全面实施文旅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壮大一批文旅主体企业。围绕旅游要素,加快培育10家以上旅游行业示范企业,类型包括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商品、旅游客运、文化创意等。推进农家乐、乡村民宿品质化发展,扶持旅游商品销售、旅游文化创意等类型的企业发展,积极引进一批知名酒店,提升旅游整体服务,形成100家小而精、小而美的旅游小微企业。

  九、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工程

  围绕农旅融合,推动“田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发挥文旅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通过“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 农户”“合作社 农户”等模式,实现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脱贫增收,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一)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积极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特色旅游名村”,打造“一镇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做好“山上、水上、田上”文章,依托绿水青山、乡土文化资源,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度假园区。利用万山镇长冲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的机遇,深入挖掘长冲村乡土文化内涵,促进长冲谷入口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包括策划编排“十里长冲好风光”民歌实景演艺),打造“生态 文化”的差异化乡村旅游产品。引导旅游民宿聚集发展,重点打造汤池镇民宿聚集区(包括芭洼、交冲、寨洼等民宿项目)、万山镇长冲谷民宿集聚区(包括云里安凹民宿项目),推进“龙桥-矾山-罗河”民宿集聚区建设,依托各地自然人文资源,培育特色鲜明的旅游民宿品牌。推进台创园以农业为主题的研学旅游基地建设,依托中国稻米博物馆、采摘园和艺术稻田,争创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6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