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聚焦园区,项目推动

  以“一区六园”为载体,锚定合肥先进制造业发展新高地的目标定位,建设数字基地和相关产业孵化器,引进相关重大数字产业化企业落户。以六大产业链和七大产业联盟为依托,推动相关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快培养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产业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转化。

  4. 开放协同,合作共赢

  以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全面对接长三角、建立研发平台、组建院士工作站等方式,推进长丰与国内外创新高地跨深度交流合作,引进高端企业和高端人才,不断提升全球视野和区域协同,逐步打造全国有名的智慧产业集聚区。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县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力争突破50%,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形成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县域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成为全省特征鲜明的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

  ——数字核心产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到2025年,全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汽车零部件、家居家电、食品工业、生物制药等重点行业规上企业基本完成数字化改造升级,引进落地亿元以上数字经济重大产业项目50个以上。

  ——数字化治理体系高效完备。到2025年,数字技术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全面深度融合,政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智慧长丰基本建成,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乡运行“一网通管”,形成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典型经验。

  ——数字经济发展支撑更加夯实。到2025年,数字智力基础不断夯实,力争引进数字经济领域高端创新人才500名以上;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县基本实现5g网络全覆盖和规模化应用。

  ——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结合我县产业基础和资源要素,精准定位,错位发展,以“一区六园”作为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构建的主战场,引领全县产业数字化转型。

  表1 长丰县数字经济十四五预期发展目标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5年 属性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10 预期性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 % 35 40 预期性

  “最多跑一次”事项率 % 99 100 预期性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 个 0 5 预期性

  市级以上智能工厂 户 5 25 预期性

  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 户 115 230 预期性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冠军企业 户 7 35 预期性

  光纤网络覆盖率 % 99 100 预期性

  5g基站建设数 个 455 2000 预期性

  5g普及率 % 64.4 100 预期性

  三、主要任务

  (一)聚焦治理数字化,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

  以数字化转型为牵引,加速数字政府建设,提升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数字化、精细化水平,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开创“善治”长丰新局面,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1. 强化全域现代治理能力

  按照“一幅图、一张网、一班人”的要求,围绕城乡一体化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多维分析,逐一落实各类场景,实现一个界面了解到全县经济运行态势、城乡日常运行状态、重点区域和领域实时状况,形成全域全要素“一幅图”。聚焦政府12345热线、城市管理、治安维稳、防汛防洪、市场监管、民生事务等领域事项,深化一体化运行平台建设,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城乡一体化运行管理规范统一,实现“一张网”的全域覆盖。通过数字化、信息化赋能全域一体化社会治理,实现“一网通管、一屏统览”。

  2.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推进安徽政务服务网长丰分厅应进驻事项实现“应进必进”,用好“皖事通办”平台,推进“掌上办事”“掌上办公”,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推动安康码“一卡(码)通用服务”建设。深化智慧学校建设,提高学校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数字化水平。持续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稳步推进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长丰”。

  3. 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重点,建设统一接入、统筹利用的长丰县大数据中心,汇集全县人口发展、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城乡综合信息与业务数据,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库接口,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共享应用。到2025年,构建形成全县共建共享的大数据资源体系,实现相关部门间公共数据信息资源100%打通。强化数据的采集、共享、使用全过程的身份鉴别、授权管理和安全保障,确保数据资源安全管理。探索建设公共数据平台,构建统一规范、共建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分级分类、安全有序向社会开放。

  专栏一:治理数字化提升重点应用场景

  数字城管。强化物联感知体系建设,推进路灯、井盖、排水、监控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和智能化管理。聚焦地下管廊、地面部件、高空空间以及群众焦点等城市管理领域,进一步整合城管、公安、住建、交通、应急等部门相关数据资源,构建城管主题数据库。完善数字城管平台功能,强化对城市事件、部件类问题的巡查发现、立案派遣、处置反馈、核查评价等能力,拓展研发市政、绿化等相关行业应用系统,对接城乡一体化社会治理智能平台,提升县域精细化管理水平,支撑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

  智慧环保。建立健全全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面、客观反映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逐步整合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气象局等相关部门有关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建立生态环境数据库。依托城乡一体化社会治理智能平台建设智慧环保子平台,实现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治理、分析,开展全过程碳足迹监测和减排监控,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预警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积极参与推进长三角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提升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能力,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智慧交通。依托城乡一体化智能交通项目实施,开展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工程,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启动公交枢纽、首末站、站亭智慧化建设,完善电子公交站牌、交通诱导屏、公交视频监控等基础设施。推动交通、公安、气象等数据汇聚融合和共享应用,构建车-路-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县(区)一体化交通运行状态监测感知体系,提升县域内交通运输运行监测预警、舆情监测、安全风险分析研判、调度指挥等支撑能力。加大道路、车辆、停车资源等交通出行信息共享发布,为民众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智慧学校。深入推进全县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打造长丰县智慧课堂应用标杆,实现课堂教学、学情分析、教育管理等各类教育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和互通共享,利用智慧教育新模式赋能发展传统教育行业,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减负担但不减质量的目标。进一步推动智慧学校建设普及、推广合肥市教育云平台应用,深化信息化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教育管理水平,加快实现智慧学校城乡全覆盖,保障稳定、有序、均衡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6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