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4 社会保险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项行动

  01 推动全民覆盖

  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重点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水平;逐步将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保障范围。

  02 推动提标提质

  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健全城乡居民多缴费、长缴费激励引导机制,不断提高参保人员缴费水平和养老待遇。

  03 推进治理法治化

  加大社会保险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加强社会保险行政执法监督,依法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

  04 推进服务数字化

  以社保省集中系统为依托,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程度和服务水平,全流程规范社保经办服务,确保社保经办工作依法依规精准落地。

  05 着力防范风险

  加强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处置、解决政策实施和运行中的苗头性问题,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制度规定,确保全市社会保险政策制度的规范和统一。

  五、打造区域性人才新高地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加快打造海洋特色人才港,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一)加大优秀人才招引力度

  持续深化紧缺高端人才引进工作,推动产业地图与人才地图有机衔接,针对重点产业紧缺岗位,开展精准引才、靶向引才,提高引才效率。不断优化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归国留学人员来舟就业创业专项政策,扩大见习实习规模。进一步明确引才主攻方向,大力招引优秀高校毕业生。畅通引才渠道,加强与对口高校、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交流合作。整合以赛引才、以会引才渠道,常态化开展引才活动。加强人才服务数字化建设,推进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优化人才服务生态。

  专栏5 优秀人才集聚项目

  01 高校毕业生聚舟计划

  围绕新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坚持线上线下并重,精准开展系列招聘,“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引进高校毕业生10万名。线下重点要通过“小团组、高频次、个性化”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引才工作站功能,组团赴目标高校开展系列校招;线上重点要以“引才云”为平台,充分发挥“一校一码一招聘”“ai智配”“引才地图”“直播带岗”等模块功能,构建起实时互动、精准高效的云端招聘模式。同时,要前移引才关口,持续做大见习实习规模,以见习实习来提升引才聚才实效。

  02 紧缺高端人才引进计划

  以规上企业和科创型企业为重点,深入挖掘岗位需求,精准分析岗位特性,通过市场引才、以才引才、项目引才等路径,帮助企业引进紧缺高端专业人才,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引进250名以上。同时,要注重引育并重,力争新申报入选一批“高精尖”人才。

  03 人才服务提质增效行动

  依托数字化改革,突出“用户思维、客户体验”,加强推广宣传,优化应用操作,实现互联互通,不断优化“引才云”、“人才一件事”的应用,构建起人才引进、人才认定、政策兑现、生活便利等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来舟无忧”服务品牌,持续提升人才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要加强人才融入服务,依托“人才之家”,定期组织人才交流联谊活动,持续打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最优人才生态。

  (二)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自主评聘改革和工程技术领域社会化评价改革,创新评价方式,将职称评价与单位的考核、聘用、绩效分配等用人制度相衔接,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完善职称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促进职称评审工作规范有序。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博士后事业发展,提高建站补助、日常经费和安家补贴标准,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吸引更多青年博士后人才来舟创业创新。深入推进教授(专家)工作室建设,柔性引进创新型领军人才,实现企业人才需求和专家的精准对接。加大专技人才培育力度,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专栏6 专业技术人才引育工程

  01 实施博士后工作攻坚行动

  以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博士后工作站,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建博士后工作站达到15家以上。加大博士后工作资助力度,对新建的博士后工作站和引进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专项资助,鼓励博士后人员留舟创业创新。

  02 实施教授(专家)工作室倍增计划

  聚焦重点特色产业,围绕技术研发、项目合作、难题攻关等领域,指导帮助企业建立教授(专家),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长期合作关系。“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建教授(专家)工作室35家以上,全市累计教授(专家)工作室达50家以上。加强动态跟踪考核,对考核优秀的教授(专家)工作站给予相应的奖励。

  03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继续教育,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在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中的行业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结合行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人才培养培训。每年培训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次。

  (三)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新时代“千岛工匠”培育计划,加快遴选培育一支与我市产业相匹配、覆盖广泛、梯次衔接、上下联动的千岛工匠骨干队伍。积极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逐步提供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制造业中的比例。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每年开展市级职业技能大比武活动,鼓励开展劳动竞赛、巾帼建功立业、青年岗位能手评选等活动,带动广大企业职工学技能,提升技能。完善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评价,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继续推动工程领域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畅通职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渠道。完善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落实党委联系高技能领军人才制度。整合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和职业院校办学优势,通过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双挂牌,力争实现技工院校县(区)全覆盖。支持技工院校通过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扩大技工院校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生源。推动我市企业在院校开设订单式培养、定岗式培训,引导学生在我市企业就业。大力推行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有效构建起企业、院校“双导师”培养模式,带动培养更多更优秀技能人才。

  专栏7 技能人才培育工程

  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到2025年,累计实施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次,其中新培养中、高级技能以上毕业生不少于2.25万人,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26万和10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5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