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

  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以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新业态、新模式为重点,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和基层就业。实施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计划,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统筹做好妇女、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工作。

  (四)全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创业政策体系,推动建立创业扶持长效机制。发挥各级各类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创业孵化基地高质量建设,提升基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强化创业指导队伍建设,创新创业工作模式,丰富创业培训内容,深入开展精准化的创业服务。举办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开放办赛,以赛引才,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五)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

  健全就业失业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实现就业数据跨部门共享,及时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和用工变化趋势。深入研究技术进步、人口结构变化等对就业的影响,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岗位动态监测,及时分析预测就业市场变化。健全就业形势定期会商研判机制,落实就业领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有效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六)加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聚焦“十四五”时期新区现代海洋产业集群和养老、家政、快递等民生服务业以及其他重点产业,以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针对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开启项目制培训,指导企业、行业主管部门、职业(技工)院校建立高效顺畅的培训合作机制;推进社会化培训,构建社会机构普遍式培训、企业岗位提升性培训、政府部门公益化培训“三位一体”培训体系。

  专栏3 高质量就业专项行动

  01 实施就业增收计划

  开展人力资源全员实名登记,摸清就业底数,夯实就业增收基础。进一步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岗位推介等服务,提高就业增收能力。实施高质量就业订单培训扩面行动,实现地区、对象、产业、人数“四扩面”,力争每年定向培训1000人。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高质量就业社区比例达到35%以上。

  02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健全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培训见习实习,新建大学生见习基地80家,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优化政策扶持,促进毕业生创业创新;开展毕业生常态化专项招聘;加强离校前后信息衔接,实施岗位推荐、培训指导、创业扶持精细化管理,确保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00%实现就业。

  03 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计划

  每年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00人。规定就业困难人员进入和退出机制,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推动政策应享尽享。建立困难人员帮扶快速响应制度,强化一对一服务,实施岗位对接、技能培训、政策落实全程跟踪反馈。按需开发储备一批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难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

  04 劳务协作“深耕”行动

  持续开展“十百千”劳务招引,制定重点服务对象、重点招引地区、重点合作院校三张清单,健全劳务协作长效机制,设立驻外劳务招引工作站,实施精准招工服务。建立跨区域岗位信息发布制度,促进线上线下供需有效对接。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参与劳务协作,提高劳务协作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05 促进大众创业项目

  完善创业政策体系,每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00万元,组织举办各类创业活动20场。推动全市创业孵化基地高质量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落实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每年开展创业培训1600人次。举办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开放办赛,以赛引才,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06 多渠道灵活就业支持计划

  支持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合理扩大非全日制就业规模,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岗位信息采集和统计监测制度,并把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服务。开展差异化职业培训,提升灵活就业人员技能水平。

  四、构建更加健全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我市发展提供基础支撑,进一步增强群众对社会保险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推进社会保险提质扩面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重点推进企业职工全员参保提质扩面工作。加强与税务部门合作,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将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和人员纳入参保范围,夯实缴费基数,强化基金征缴,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工伤保险保障对象由企业职工向职业劳动者广覆盖,扩展实习生和超龄就业人员的参保范围,促进和引导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

  (二)健全社会保险制度

  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根据国家和省要求,及时调整各项制度参数和缴费费率,落实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落实城乡居保基金省级管理制度,推进城乡居保制度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善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建立工伤预防常态化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政策,推进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

  (三)完善社会保险待遇调整机制

  根据国家、省部署,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调整待遇,让参保人员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推进落实城乡居保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探索建立多缴多得激励引导机制,制定提档补缴系列政策,提高个人缴费水平和政府补贴水平,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建设。适时适度调整失业、工伤保险待遇。将失业保险享受对象由失业人员扩大到所有参保职工和企业,将支出范围从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进一步扩大到支持职工技能提升、企业稳定岗位上。

  (四)建立社保基金可持续运行机制

  强化各地的主体责任,在推进社会保险参保提质扩面的基础上,扩大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渠道,健全和完善筹资机制,积极落实国有资本收益、土地出让收入划转社会保障资金的政策规定,明确政府在社会保障筹资中的责任,形成规范稳定的多渠道筹措机制,积极拓展基金投资渠道和增值空间,有序开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运营工作。

  (五)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强化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坚持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优化经办规程,落实经办内控要求,完善监督制度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全面开展社保基金第三方审计,完善社保基金安全评估机制,探索智能监管和大数据分析机制,推动社保基金监督常态化、规范化、智能化。加强社会监督与行政监督有效衔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金监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5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