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措2: 强化政策扶持,振兴乡村教育。将乡村教育振兴列入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内容,推动乡村优质普惠幼儿园、“小而优”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推进城区学校与镇区、乡村学校结对共建全覆盖,加强城乡教师交流轮岗。积极发展“互联网 教育”,推进乡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强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举措3:坚持“公民同招”,强化保障力度。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继续保障农村地区、经济困难家庭和残疾适龄儿童受教育需求。全面巩固义务教育公办校标准化建设,在县域内强化公办校零择校、择校到非营利民办校、公办校和民办校同招等制度,管理民办学校发展,推动民办学校做精做特,保障公立学校生源。强化教育公共属性,促进公办为主,民办为辅,协同发展,加强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管理,从严整治校外补课现象。多点划片遏制学区房热炒现象,标本兼治实施城乡公办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
举措4:坚持协同育人,促进特色发展。建立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强化政府在普惠性学前教育制度建设和资源供给方面的主要责任,鼓励支持多方力量举办公办园。落实特殊教育儿童的入学工作,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普通高中关注学生需求分化,探索综合高中、特色高中、普职融合等多种模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机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社区学院的内涵式发展,鼓励民间社会团体参与,丰富社区教育形式。
举措5:强化融合教育,完善保障体系。保障每一个适龄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逐步建设“零拒绝、全覆盖、深融合、高质量”的融合教育体系。加强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建设,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化水平。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安置工作,提升各阶段特殊学生入学率。聚焦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师资准入门槛,加强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审核管理,提升资源教师、送教上门教师专业化程度。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医疗康复训练仪器设备标准化水平,打造“智慧特校”。
专栏一:集团化办学共建共享优质基础教育资源
改革目标: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整体提升上虞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到2025年,全区集团化办学内涵建设得到深化,集团化办学新机制基本形成,成立一批以“跨域突破、区域互通、师资盘活、技术带动、治理跟进”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基础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成为全区教育体制创新、管理优化、质量提升的强大引擎,形成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上虞模式”。
改革举措:
1.创新集团办学路径。引进高校合作办学,扩大优质资源总量供给。推进委托管理试点,提升教育治理专业水平。完善内部组织机构,推进集团内部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考核评价一体化。完善混合所有制,促进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融合发展。
2.促进资源辐射共享。推进教育集团文化建设,强化集团认同。协同开发课程资源,探索课堂教学新范式,推动集团内课程教学优质资源共享。优化干部教师交流机制,推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丰富线上优质教育资源,探索集团内线上线下深度交融的资源共享新模式。
3.激发集团发展活力。适应集团化办学需求,创新编制管理方式,探索更加灵活的用人制度。探索人才联合培养和贯通培养机制,促进集团内各校区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创新集团化评价体系,引导集团内各学校和各集团之间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
(二)布局优化工程
前瞻2035,谋划“十四五”,根据上虞构筑“北都市 南花园”城市格局的发展构想,预判城市功能转型和人口流动趋势,系统规划全区学校布局。以办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上虞教育为目标,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优质教育获得感。
举措1:合理预测趋势,实现扩容增量。优化学前教育布局,超前谋划区域学前教育发展,逐步淘汰办学水平低的三级幼儿园,适时推进幼儿园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按照构建“保基本、广普惠、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动幼儿园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举措2:调控学校规模,促进多样发展。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网点布局,至少提供3600个以上的优质学位。对上虞城南、城东片学校,通过集团化办学和学区调整,创办“小而美”“小而优”义务教育学校。对部分农村小规模学校实施撤并调整,提升农村学校办学品质。加大小越、道墟、东关、崧厦高铁新城等城郊结合部学校的整体改造和新建投入。统筹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因撤并、调整、新建学校后带来的教育配套问题,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确保师资科学流动和地产校具的合理处理。实施校园精致提升计划。进一步激发高中学校办学活力,推动高中学校特色多样化发展。
举措3:深化产教融合,调整职校布局。推动职业院校调整专业布局,切实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对接上虞城市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逐步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开设或调整取消部分专业,增强职业院校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举措4:锚定均衡发展,促进资源共享。以教育资源合理布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城市化进程,调整教育资源以适应城市扩张速度。均衡教师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继续推进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校长、教师交流的新办法新举措。利用“互联网 教育”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普及同步课堂,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使社会发展成果为城乡学生所共享,推进教育公平。
专栏二:布局优化,打造高品质上虞教育
改革目标:
在系统论证、科学规划的前提下,通过人、才、物的优化布局,促进上虞教育的高品质发展。调整中小学网点布局,超前谋划,通过新增、改扩建促进优质学校建设,逐步撤并低小散学校(幼儿园),整体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改革举措:
1.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幼儿园供给,合并调整中小学网点布局,完善业余训练基地网络布局,从整体上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资源、体育资源的需求,激活已有的教育资源潜力,提升教育资源的整体效能。
2.适应产业结构变革,促进职业学校的布局调整。职业教育要以契合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精尖及紧缺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动态调整,增强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推进普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