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激发旅游市场发展活力

  结合本地实际,发力供给侧、激活消费端,培育消费热点,提升自身发展质量,激发消费潜力,全面提振疫后旅游市场消费信心,增强嘉兴旅游市场发展新活力。

  1.激发市域旅游消费潜力

  发挥嘉兴市、嘉善县、桐乡市作为省级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培育一批文旅消费集聚区和示范项目、示范产品,打造一批拥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文旅放心消费品牌。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新型消费,努力提升传统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实施消费扩容提质工程,推动批零贸易、商务会展、住宿餐饮、乡村消费等提档升级。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创新发展首店经济,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直播经济、网红经济等新兴业态。优化商业网络布局,建设高品质步行街,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实施消费品牌提升计划,支持“老字号”品牌传承创新,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开展文旅消费惠民活动,积极融入“浙里来消费”。联合举办“杭州都市圈”新春优惠月、“玩转g60•畅游长三角”等综合性品牌消费活动。深入实施放心消费行动,打造“满意消费在嘉兴”品牌。发挥消费券杠杆效应,推出惠民优惠等促销活动。

  2.强化国内旅游市场营销

  把握新时代旅游需求新风向、长三角旅游市场新特点,以嘉兴本地市场,上海、杭州、宁波、绍兴市场,以及苏州、无锡、常州等环太湖市场为核心依托,争取在短途休闲度假市场上有新突破。远程市场重点开拓京津冀和珠三角市场,逐步拓展华北、中西部市场。对接长三角新生代客群,关注时尚、运动和个性化旅游产品,以及自助游、深度体验游等旅游方式;针对长三角家庭客群需求特征,加强生态休闲、亲子娱乐、科普教育类产品营销;针对长三角商务旅游市场,注重商务会议、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产品的差异化发展。重视挖掘和利用大数据资源,提高旅游营销的精准度,为游客提供最佳旅游景点推荐和旅行规划服务。加强与电信运营商、云服务供应商、在线旅游服务商、旅游应用系统开发商、网络媒体及网络社交平台等高科技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动漫、微电影、app客户端、旅游淘宝店等新技术手段和网络营销平台,为游客和旅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整合旅游景区、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等资源,打造8条精品旅游线路。

  专栏8 旅游市场营销

  “心游嘉兴”品牌营销。切实加大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力度,“十四五”期间,每年安排宣传推广经费不少于1500万元。建立县(市、区)旅游整体营销联动机制,主打“心游嘉兴•诗意江南”品牌新形象,开展城市文旅整体营销宣传。政企联手每年在国内主要客源地城市举办大型文旅推介会,切实增强“心游嘉兴•诗意江南”品牌在国内旅游市场的热度和影响力。重点进行党的梦想起航地、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两大事件宣传,开展江南水乡文化、运河马拉松、田园丰收节、养生文化节等四季常态活动,举办嘉兴红船文化旅游节、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乌镇戏剧节、钱江(海宁)观潮节、西塘汉服文化周、湘家荡旅游节等主题节庆,实现全程预热、全面引爆、全民参与,持续发挥节庆活动促进消费的乘数效应。

  新兴媒体立体营销。深化与携程等主流线上旅游平台的合作,升级携程嘉兴旅游旗舰店功能,推出一批“心游嘉兴•诗意江南”特色线路产品。活用抖音、微信、微博、马蜂窝等流量平台,输出创意新颖的文旅短视频、文案图片等内容,开展网红旅游营销活动,充分挖掘潜在客户群体。推行全民营销,开展“心游嘉兴•诗意江南”全民短视频大赛。开展云直播、云推介等新技术营销,利用具有影响力的网络社交媒体加强宣传。打造海宁全国短视频发展聚集地,有效促进文旅产业与短视频融合发展,孕育“文旅 网红 短视频”产业模式。

  3.拓展入境旅游市场

  借助“一带一路”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等有利契机,加强旅游招商引智,主动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拓展入境客源市场。深化乌镇和西塘两个全球知名的景区品牌建设,加快红色旅游、运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进一步丰富入境旅游产品供应,打造海宁皮影戏、嘉兴灶头画、海盐滚灯、马家浜文物古迹、江南水乡民俗体验等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独特韵味的旅游产品,增强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嘉兴旅游的国际推介力,增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戏剧节、西塘汉服文化周等节会影响力。根据客源市场分布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着力保持日韩、东南亚、港澳台市场,深度挖掘欧美市场,开辟中东、“一带一路”沿线等潜在市场。创新境外客源地市场营销,针对不同类型客源市场开展旅游线路和产品精准营销。

  (六)全面深化旅游改革创新

  抓住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打造重大旅游创新平台,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打造市域旅游改革创新和治理现代化的典范。

  1.促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

  把握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的重要机遇,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使旅游业成为一体化示范区的亮点工程和标志性成果。发挥嘉善旅游业发展优势,推进省级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品牌创建,打造一体化引领下旅游创新发展的“嘉善模式”。推进秀洲区秀水新区建设,加强北部湖荡群湿地保护和开发,建设生态、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的运河文化旅游联动片区。完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旅游发展体制机制,重点推进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体化机制、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联合举办机制、绿色生态联防联治机制等建立,以及江南水乡古镇文化旅游圈、长三角古镇一体化发展联盟等建设。健全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共管的行业协作联盟机制。联手打造长三角区域旅游品牌和旅游线路,推出长三角“一卡通”旅游系列产品,促进区域旅游消费交流互动,全面激活长三角区域内旅游消费潜力,着力推进区域旅游合作。

  专栏9 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

  建立绿色生态共保机制。探索建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绿色生态共保体制机制,推动形成生态环境管控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执法。对江南水乡湖荡密集、阡陌纵横的原生态水网和自然的乡村肌理、“最江南”的水乡古镇与村落布局以及整体生态环境风貌进行持续性、实时性的保护与动态监测、管理及执法监督,强化跨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共同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

  共建江南水乡国际文旅品牌。与青浦、吴江合力建设世界级水乡客厅。加快推进与周庄、同里等共14个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共同打造长三角江南水乡文旅品牌。联合制定一体化示范区江南水乡文旅品牌国际营销方案,整合长三角“两省一市”海外旅游推广资源,策划举办以江南水乡为主题的世界级文化和旅游节展活动,合力打响江南水乡国际知名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4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