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准确识别问题症结,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力争在问题矛盾突出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实现突破,带动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多元共治,落实责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和公众协同推进机制,增强价值认同,凝聚整体合力。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地方人民政府规划实施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对问题、目标、措施等实施清单管理,确保水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
第三节 规划期限
基准年为2019年,规划实施限期2021~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规划范围为太仓市行政区全域,包括港区、高新区、科教新城、城厢镇、沙溪镇、长江口旅游度假区(浏河镇)、浮桥镇、璜泾镇、双凤镇、娄东街道和陆渡街道。
第四节 主要目标
一、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到二〇三五年,全市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太仓建设的水生态环境目标基本实现。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河湖生态流量(水位)得到保障。水源涵养功能有效保护,河湖生态缓冲带得到维持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明显提升。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95%以上的水体水质达到优良,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水清岸绿河湖美”的水生态环境格局总体实现,基本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二、“十四五”目标
围绕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以河湖为统领,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充分研判“问题、症结、对策、落实”四个在哪里,结合太仓市“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确定“十四五”期间太仓市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到2025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省考及以上断面所在12条重点河流水质全部优良,重要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持续恢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步增强。具体为:
水环境方面:到2025年,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省考以上断面达到100%,河流省考以上断面全部达到iii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于ⅲ比例达到100%。26个重点关联断面水质达到工作目标要求。城市、乡镇建成区90%以上面积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
水资源方面:生态流量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全市河湖基本满足生态水量(水位)需求。
水生态方面:全市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全面铺开。建设人工湿地建设面积36.9公顷。长江力争逐步恢复纹缟鰕虎、子陵吻鰕虎、铜鱼、水葱、水车前、野慈姑等水生动植物。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70%。
具体指标体系见表2-1。
表2-1 太仓市“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常规指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绿色优先,持续深化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一、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落后低效产业淘汰和提标改造。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工作,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淘汰能耗不达标、环保不达标、质量不过关、安全没保障、技术低端落后的企业和项目。推进印染行业环保提标专项整治,提升一批印染企业的污染防治水平,淘汰关停一批治理无望、落后的印染生产企业,鼓励、引导关停退出印染企业12家。深入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淘汰低端低效化工生产企业10家,化工企业入园进区率达76%,加强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以长江干流为重点,积极推进涉水企业清理和综合整治,依法整治园区内不符合产业政策、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项目,严禁在长江干支流1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业 旅游”“农业 节会”“农业 文化”“农业 电商”产业发展的新业态,促进生态农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做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坚持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集群化的发展思路,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推动纺织化纤、电力石化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工业设计和产品创新为先导,推动服务化转型,培育一批自主品牌。积极应用绿色技术,推动化工、电力、造纸等产业绿色化改造,建设国内领先的绿色产业标杆。
严格生态环境准入。加快“三线一单”落地应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明确区域生态环境准入条件,建立“三线一单”动态更新和调整机制。开展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建立空间布局、项目准入的约束机制,调整和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因地制宜完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规模,严格执行化工、印染、造纸等项目准入政策,加快工业企业实现“一园一档”、“一企一管”,对国、省级工业园区(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太仓港综合保税区、江苏省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点企业分行业(化工、印染、电镀等)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测量监管评价。实施工业园区生态环境限值限量管理,引导园区和企业主动治污减排。
二、优化空间布局
统筹国土空间布局。以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前提,统筹安排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涵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合理确定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规模,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推动主城区城市更新,优化环天镜湖、金仓湖片区功能形态。依法推进水污染严重地区、敏感区域、城市建成区内现有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印染、原料药制造、化工等污染较重的企业退城入园、异地搬迁。加快推进6平方公里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城镇人口密集区现有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化工园区或关闭退出,企业安全和环境风险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