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十四五”商务发展专项规划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面临形势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全面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第二节 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第三节 深化对外贸易优进优出
第四节 提升双向投资质量效益
第五节 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第六节 推动双向开放合作
第七节 营造一流商务营商环境
第八节 强化商务服务民生能力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保障
第二节 政策保障
第三节 土地保障
第四节 项目保障
第五节 人才保障
附件:1.漳州市“十四五”商务发展重点项目清单
2.漳州市“十四五”商务发展专项工作规划清单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漳州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漳州市“十四五”商务发展专项规划》,对于漳州商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商务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依据《中共漳州市委关于制定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福建省“十四五”商务发展专项规划》编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市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展望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全市商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三五”期间,漳州市商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着力优化商务营商环境,扎实推进商务领域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促改革、谋发展,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商务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四五”时期,漳州市商务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第一节 发展基础
一、内贸流通现代化加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漳州市消费市场繁荣发展。202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7亿元,超过1270亿元的目标任务,是“十二五”末的1.56倍,五年来年均增长9.5%。城市商圈建设初见成效,编制了《漳州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18—2030)》,古城商圈、万达广场商圈、大润发商圈等11个商圈进入省厅百个重点商圈行列,漳州古城商圈获评省级示范商圈,东山铜陵镇、长泰坂里乡、龙海海澄镇获评省级商务特色镇。商贸流通体系逐步完善,漳州新华都、新南丰、片仔癀电商等8家企业列入省厅百家重点内贸企业。新南丰、大世界等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门店总数超过300家,新南丰入围2018年中国便利店百强榜单第81位。漳州古城美食街、天下广场美食街获评省级美食街(城)。老字号工作有新收获,福建古农酿酒有限公司的“古农豪族”字号、福建省长泰县酱油厂的“健将”字号获评福建老字号。绿色流通建设取得新进展,大润发龙文店、新华都百货胜利西路店被评为2018年度福建省“绿色流通先进单位(商场、超市)”;龙海美一城、吉马荣昌购物广场被评为2020年度“绿色商场”。初步建立主城区再生资源回收品类统计制度。家政补短板取得新成效,亿佳乐家政、立诚家政等5家家政企业获评省级家政示范站。大力实施农贸市场提升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投资1.12亿元新建14个农贸市场、改造18个农贸市场,历史性整体提升了市区农贸市场的软硬件环境。
二、外贸稳中有进结构优化
“十三五”期间,漳州市外贸规模稳居全省前列。2020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807.5亿元,增幅居全省第3位,五年来年均增长3.6%。其中,出口538.2亿元,五年来平均增长3%;进口269.2亿元,五年来平均增长4.7%。五年来,共举办16场“漳州味·世界行”“漳州产·全球销”等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会,龙文钟表基地和东山水产品基地2 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通过复评,长泰区、漳州台商投资区获批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县(区),全市共15家外贸企业获得“福建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15家外贸企业入选福建省2019年度百家重点外贸企业。
三、双向投资水平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漳州市对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来累计新设立外资企业550家,实际利用外资182.4亿元,位居全省第四位。创新对外招商体制机制,强化“一把手抓招商”制度,五年来开展“一把手”抓招商活动800多场,签约“三维”合同项目1797项,计划投资额9688亿元。先后引进adm、普洛斯、奇美化工、和桐化工等世界500强和台湾百大企业投资项目,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福欣特殊钢二期冷轧项目等重大外资项目开工建设。对外投资国际化水平有所提升,五年来对外直接投资中方实际投资额累计5.2亿美元。积极鼓励旗滨、科能等企业走出去,打造“漳州”国际名片,创立福建省首个境外农业生产基地—柬埔寨·漳州现代农业园,推动东方科技集团等企业在美国、东欧、中欧等成功设立海外仓。
四、口岸通关建设步伐加快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投入约60亿元用于码头泊位等口岸配套设施建设,新增1个对外开放口岸、港区(作业区),建成5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其中3个泊位对外开放。2020年海港口岸外贸货运量达到916.17万吨。全面推进“三互”大通关建设,推进关检“一站式”查验,国检、海关部门基本实现“单一窗口”申报全覆盖。创新监管方式,实施“先放后税、汇总征税”、进口活鱼船边验放、出口食品“即报即放”模式,推进“关税保证保险担保”、台湾输大陆食品、农产品等“源头管理、口岸验放”等创新便利化举措。五年来口岸通关提速提效成效显著,2019年进出口通关时间提前实现“比2017年压缩一半以上”的目标;单个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实现国务院要求的“2020年底前将全国单个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常规收费压减至400美元以内”的目标。漳州台商投资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成立并启动封关运营;成功设立全国第三个、全国首个植物带土进出口检疫窗口—漳州带土植物引进隔离区,打通对外花卉苗木贸易的直接通道。
五、电子商务跃居先进行列
“十三五”期间,漳州市电子商务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00亿元,连续5年增速维持在20%,较“十二五”末增长2.4倍。大力推进农村电商、产业电商和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阿里巴巴“全国电商百佳城市”排名由2015年的93位提升至第61位。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市现有5个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规模居全省第二;4个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以工业化、产业化思维培育了4个亿元级别和12个千万元级别以上的农产品重点网销项目,花木、蜜柚、地瓜三个农产品网销项目被国家邮政局授予“电商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实施“电商 扶贫”精准滴灌,首创“一户一店一码”模式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福建影响力”案例和国务院扶贫办《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选》;电商扶贫经验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全国电商精准扶贫典型50佳案例”(全国仅四个设区市案例入选)。推进“电商 外贸”,以获评第五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推动全市近300家企业开展线上营销。全省首创“商务复工e网帮”,全力为企业纾难解困,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关做法被中宣部《宣传工作》、商务部《商务参阅》刊发;获省委主要领导肯定,并列为重点推广经验。
六、对台对外合作持续深化
“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台资企业371家,实际利用台资148亿元、台资实际到资额居全省首位。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漳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和《漳州市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五年来全市共设立21个漳台交流基地(其中省级2个)、1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对台交流热度持续居全省前列。对台金融合作取得新突破,全市21家金融机构开通台湾征信查询权限,率先开展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改革。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利用海峡两岸农博会·花博会、中国食品名城(漳州)食品交易会、中国蘑菇节等大型展会,积极邀请“一带一路”沿线企业参展,以展会促交流合作、以合作促共同发展。
七、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
充分发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的功能,按照“自主改、有特色、能落地、可复制”要求,聚焦“四新、六探索”超额完成45项试点任务,其中“商务110商机对接与招商服务模式”“国地税联合办税”和“即报即放出口食品检验检疫方式”等3项目经验做法在全国复制推广;“多评一表”“四检合一”“集中会审”等一批创新举措在全省复制推广。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古雷开发区、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实行“区地合一”管理体制。
第二节 面临形势
一、发展机遇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全球经济正进入深度调整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谈判如期完成,为区域经济合作带来新契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迎来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创新不断涌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商务各领域各环节应用持续深化拓展,商务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并进,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增添新动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将持续加码培育和壮大内需市场,未来内需市场的活力和后劲将持续释放。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消费品质化、特色化、精细化特征日趋明显,消费动能加快转变,消费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显著上升,对外开放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高标准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新平台,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
从我市看,经过“十三五”时期发展,商务发展积极融入全球经济的基础和条件更加坚实,工业强市加速建设,城乡居民消费、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稳步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中菲(福建·漳州)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在即,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为全市商务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二、面临挑战
从国际看,全球化面临的深层矛盾进一步凸显,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上升短期内难以扭转。国际竞争格局日趋复杂,主要经济体贸易摩擦仍将反复,加之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影响,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供给侧和需求端双向冲击,全球经济将保持弱势增长。中美贸易摩擦将呈现长期化、复杂化特征,贸易冲突有进一步反复和升级的可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达国家积极抢占制高点,部分产业由离岸生产转向近岸或在岸生产,部分跨境贸易和投资将可能被取代,发展中国家也正努力提升本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我国产业发展“两面挤压”风险加大。以wto为主导的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面临边缘化危机,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面临重塑,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对外资审查趋严,贸易投资壁垒日益增多,我国对外投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风险增大,货物贸易面临较大压力。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新冠肺炎疫情及衍生风险的防控压力不容忽视,要素供求关系趋紧、成本持续攀升,生态环境资源约束强化,传统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逐步弱化,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优势尚需加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稳定增长面临不小挑战。
从我市看,漳州市商务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商品和服务供给有待加强,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消费需求新增长点有待深入挖掘,外贸转型升级难度加大,服务贸易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利用外资面临的竞争加剧,对外投资合作产业结构和市场布局还不尽合理。两岸关系日趋复杂严峻,深化漳台融合发展不确定性增大。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漳州市商务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面临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要准确把握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深刻变化,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全球产业变革和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先机,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培育消费增长新动能,加快培育商务经济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拓展外贸外资发展新空间,努力开创商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商务发展新篇章。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促进更高水平开放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设区域性特色商务中心,实现商务经济新一轮跨越发展,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不断完善党领导商务发展的机制,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细抓实抓到位,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商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坚持创新驱动。始终把创新摆在商务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开放模式创新作为驱动商务发展的主动力,推动商务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新模式;推动电子商务引领流通变革创新,促进商务数字化应用;提升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建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新平台,形成漳州立足闽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的区域性竞争新优势。
坚持融合发展。围绕“商务强市”策略,落实“大商务”要求,强化商务经济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成果,以商品服务相融合、内贸外贸相融合、线上线下相融合、商旅文体相融合为重点,拓展发展平台、增强服务功能,在中高端消费、对外贸易、生活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坚持绿色低碳。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商务发展各领域,努力打造绿色商务,推进商务领域节能减排,大力发展高效绿色流通,打造绿色商品供应链,倡导绿色消费方式。鼓励和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国际化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引进绿色项目和加强境外项目环保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坚持民生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在商务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充分发挥商务发展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促进作用,鼓励批发、零售、餐饮、家政等行业发展,保障生活必需品安全稳定供应,不断推进生活必需品流通基础设施、配送网络和社区商业的建设,努力为百姓创造便利、实惠、安全的消费环境。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坚持扩大开放。坚持对内开放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统筹促进国内国外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主动谋划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先行探索漳台经贸融合发展新路,深化与台港澳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贸合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联接闽粤、连通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大通道大平台,形成与“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相耦合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三节 发展目标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福建省“十四五”商务发展专项规划》部署,到2035年,区域性特色商务中心地位确立,商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突出,贸易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利用外资质量和对外投资合作水平显著提升,口岸营商环境显著优化,商务竞争优势显著增强,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
“十四五”期间,以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中菲(福建·漳州)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为契机,聚焦消费、贸易、投资等重点领域,巩固提升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成果,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初步建成区域性特色商务中心。预计到2025年,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居民消费持续扩容升级。内贸流通现代化发展加快,流通成本大幅下降,流通效率明显提高,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日趋完善,推动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建设农村电商品牌强市。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新型消费不断壮大,夜间经济繁荣发展,商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突出。到202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5.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6.5%;电子商务交易规模8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8.5%。
对外贸易平稳协调发展。着力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出口产品,有效扩大进口,实现对外贸易平稳协调发展,打造全省最大水产品出口城市。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漳州台商投资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总额稳步提高,市场采购业务运行有序,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中菲(福建·漳州)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取得突破。到2025年,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1132.6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7%。
双向投资显著增量提质。全面落实外资准入后国民待遇,外商投资环境日臻完善,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台湾百大集团,扩大外商对食品加工、石化化工、海洋经济、装备制造、建材家居、冶金新材料、建筑业、文旅康养和特色现代农业等产业的投资规模效益,利用外资质量持续优化,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力显著增强。对外投资规模稳步扩大,综合效益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明显提升。五年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达200亿元人民币;实际对外投资额达3.9亿美元。
商务竞争优势加快形成。推动高水平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通道基本形成。开发区平台载体作用更加凸显,新增国家级开发区1个,力争每个县(区)都有一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传统商业、外贸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平台经济、会展经济提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力的跨境电商新龙头,商务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占比大幅提高,以制度、技术、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商务竞争优势加快形成。
表1 漳州市“十四五”期间商务发展主要预期性指标
分类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年均/累计
国内市场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人民币) 1697.1 2325.2 6.5%
对外贸易 2.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亿元人民币) 807.5 1132.6 7.0%
双向投资 3.实际使用外资额(亿元人民币) 41.1 - [200]
4.实际对外投资额(亿美元) 5.2 - [3.9]
注:(1)[ ]内为5年累计数;
(2)实际使用外资额和实际对外投资额按验资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