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工业经济新动能。牢固树立大抓产业、大抓工业的理念,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聚力发展园区经济,切实把园区打造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围绕煤的高效清洁利用,全力推进小龙潭绿色低碳精细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场地平整、给排水、污水处理厂、园区道路、搬迁安置点建设,为项目入园提供基础保障。完成轻工业产业园二期13栋厂房建设,力促新材料能源电子元器件、智能汽车终端设备生产制造等项目落地,力争实现产值50亿元。启动食品加工产业园7号地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开远市农特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开工,积极争取特色休闲食品加工及绿色食品牌火锅料包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落地,力争实现产值30亿元。积极推动绿色纺织科技产业园如佑纺织科技公司项目正式投产,力争实现产值5亿元。牢固树立“资源为王”的理念,巩固壮大资源经济,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技术,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加快南洞沟改移进度,完成矿区道路改移工程,为煤炭产能释放奠定基础,力争煤炭产量达到1500万吨;健全煤炭收储机制,开工建设煤炭交易市场二期,煤炭收储能力提升至50万吨,力争滇南煤炭储备中心在开远挂牌,持续扩大开远在煤炭销售和储备的区域影响力。加快用地报批、灰场扩建工作进度,保障能投红河电厂1×70万千瓦煤电项目顺利推进;加快风力和光伏资源利用,实现仙人洞坡、剑角峰风电项目全面投产,开工建设红河“风光储”一体化基地项目和剑角峰二期、卧龙谷、小龙潭3个风电场项目,开工建设220kv灵泉输变电工程;力争全市电力总装机提升至270万千瓦、发电量85亿千瓦时。

  焕发农业经济新生机。扎实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发展产业作为增加脱贫群众收入的关键,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因地制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力争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达10万元以上。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实施1.5万亩国土综合整治,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提质改造2.7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提高到39%,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2.18万亩以上;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杂交稻旱种及粮烟协同发展项目,推广种植面积1万亩。培育打造品牌农业,积极帮助涉农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持续推进“开远蜜桃”“云恢290大米”等一批发展潜力大、产品质量优的特色农产品,加快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完整、带动作用明显、品牌效应显著、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市场主体,新增认定有机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认证10个,新增培育农业龙头企业9家、农民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10家,全市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值突破45亿元。不断巩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创建成果,与高校、科研机构、种苗领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提升花卉种源研发、种苗繁育能力,研发花卉新品种并获得授权5个、引进新品种100个;加快推进开远市花卉新品种植物工厂建设项目;开工新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孵化基地、开远安思特蓝莓种植基地、柒瑞结蓝莓育种种植基地,力争园区实现产值41亿元。

  构建现代服务业新高地。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旅游业态创新;依托大黑山、凤凰生态公园、南洞—凤凰谷、知花小镇、南正街主题街区等旅游景区,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南正街主题街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南正印象”最美文化空间;推动仁者村、黑泥地社区创建“云南金牌旅游村”;推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远发电厂旧址修缮和开远工业博物馆建设;年内投用文化馆,举办开远市首届文化旅游节,持续丰富开远文化旅游元素。拓展体旅融合空间,大力发展赛事经济,积极策划举办国家、省州体育赛事,继续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活动示范工程”,提升现有赛事水平和体育氛围,推动体育经济、赛事经济蓬勃发展,打造运动开远、活力开远。坚持“输入型”与“输出型”相结合,提升养老知名度,大力支持凤凰谷生命养护中心、朋阳老年公寓等医养机构做大做强,争做康养行业标杆,争创省级康养旅游度假区,积极筹备云南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论坛。

  (三)将改革开放作为动力之源,全力打造“活力开远”

  扩大开放引活源。主动融入“大循环、双循环”,坚持大抓开放,借力红河自由贸易区等“五区联动”[6]平台,发展“飞地经济”[7]。抢抓《中越联合声明》和rcep[8]生效机遇,积极参与沿边开放,加大贸易政策研究,持续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力争引进外资企业4户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

  招大引强注活水。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理念,围绕新型煤化工、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纺织等重点产业,坚持税收导向,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积极承接沿海东部产业转移,争取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全力打造招商引资政策“洼地”,一流营商环境服务“高地”,让开远成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力争全年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新签约3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

  培优主体添活力。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服务理念,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民营经济,鼓励实体经济做大做强。精准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做到应减尽减、应降尽降,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省州取消、下放和调整审批事项的承接,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24小时不打烊”在线政务服务,推动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安排专项资金8000万元,支持工贸企业发展,力争市场主体增长15%以上,新增规上企业10家、限上企业10家以上,培育省级专精特新[9]“成长”中小企业1户,培育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

  (四)将生态保护作为立市之本,全力打造“美丽开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08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