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2月8日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区长 肖庆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一年来,我们经历了宏观经济下行、多轮突发性规模疫情、持续极端高温天气、财税收支紧平衡等多重考验,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立足“守底线、有变化”,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稳住经济大盘、稳定社会大局取得积极成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106.7亿元、增长1.9%,在中心城区实现进位。规上工业总产值2574亿元、下降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3亿元,实现正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万元、增长4.1%。经济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呈现出“潮涌嘉陵、风动歌乐”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发展韧性持续增强。坚持稳中求进、难中求成,打好稳增长、增预期、促改革“组合拳”,经济总体稳定向好。内需潜力充分释放。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力扩投资、促消费,推动经济稳定恢复。科学城隧道等142个市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25件市区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支持52.5亿元。持续开展房交会、大宗商品促销活动,拉动消费180亿元。签约招商项目203个、金额1002亿元。助企纾困有力有效。出台稳企政策15项,留抵退税11.3亿元,减免国资租金8000万元。建立产业链供需对接、用工“蓄水池”等机制,设立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中心,建成金融港湾36个,帮助企业融资100亿元、新增订单42.3亿元。新增市场主体3.1万户。国资国企盘活增效。深入推进“十项全面清理”,提升资产价值94.1亿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组建沙兴集团公司、沙磁文旅公司,国有企业分业发展、市场化转型加速推进。
(二)大力推进创新驱动示范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务实建好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创新资源加快集聚。赛力斯全球研发总部建成投用,重庆大学智慧创新产业园投运。青凤高科创新孵化中心、中电光谷·西部科技城、联东国际企业港建成,新增创新空间31万平方米。引进先进轻金属研究院等研发机构5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科技型企业230家,研发投入强度达4.4%。获重庆市各类科学技术奖项73项,占全市的46.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保持全市第一,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工业投资增长26.1%,居中心城区第一。赛力斯问界m7智能新能源汽车投产上市,新增产值54亿元。浙江拓普、广东文灿配套项目拿地开工,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100%。与阿斯利康、罗氏诊断两家世界500强生物医药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中电科·吉芯科技研发生产基地、博张机电智能装备项目落地,奥普提研发制造基地加快建设,博宇机器人、普门科技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3个、新建数字化车间4个,制造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软件产业“满天星”行动计划,汽车软件产业园、信创软件适配中心加快建设,引进麒麟科技、金山软件等项目27个,软件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9.3%。打造中国西部未来设计之都,引进林同棪设计集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企业10家,设计产业产值达5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5%,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3%、居中心城区第一。
(三)大力推进开放引领示范区建设,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加快打造国际物流城升级版,重塑开放新优势,内陆开放高地重要门户作用持续彰显。通道基础不断夯实。积极拓展“4 n”通道功能,西部陆海新通道开通中缅印国际班列,新增国际班列线路15条、海外分拨中心4个,国际班列开行6048列、增长32%。枢纽功能不断完善。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主体完工。获批国际铁路邮件进口第一口岸、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内陆首个智慧铁路口岸投运,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自贸区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投用。集装箱吞吐量达70万标箱,货值1070亿元。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德国大众西南首个汽车平行进口项目落地。引进浙江中拓、厦门国贸等现代物流项目10个,新增供应链金融等各类企业630家。进出口贸易额达3488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63亿美元,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
(四)大力推进文化传承示范区建设,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延续历史文脉、保存城市记忆、传承红岩精神,城市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联动创建歌乐山·磁器口国家5a级景区,挖掘“五新”、统筹“四态”,江山公园、两溪花谷建成,磁器口后街二期开业,嘉滨巷、柳湾等景点全新亮相,磁器长歌沉浸式体验馆开馆,成功创建国家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引进首店品牌7个、高端品牌4个,新建精品民宿5家。文创产业加快发展。与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合作升级版。高标准设计1491未来设计创意中心。7101艺术ip创意基地、三合美术馆、洞舰1号文创园建成投用。引进北京水晶石等文创企业5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8%。红岩精神赓续传承。深入开展“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实践活动,《重庆·1949》《红岩红》全新升级,川剧《江姐》荣获国家文华奖,红岩精神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