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1月19日在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崔华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经受考验、砥砺奋进的一年。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主战略、主定位,紧盯“扬优势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目标,顶压前行、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核心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9.65亿元,同比增长3.7%,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4.5%、3.9%、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7亿元,增长29.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9%和8.7%,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一年来,我们感悟思想伟力,汇聚黎平奋进力量。全县政府系统党员干部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法宝,扎实开展正反面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推动解决发展所需、基层所盼、群众所急问题109个,固化制度机制23个,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持续增强,安全生产本质水平显著提升,环保整改深入推进,短板漏洞不断补齐。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一年来,我们坚持守正创新,擦亮黎平对外形象。群众期盼已久的世纪大道、红旗大桥、黎靖高速全线贯通,剑黎高速加快推进,g356罗团至界牌、s312剑黎高速平寨至固本公路建成通车,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区域优势更加明显。“黎平·中国侗年”等民族文化活动成功举办,黎平对外知晓度不断提升。农林产品走俏大湾区,5个产品通过“圳品”认证,占据全州半壁江山,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达5个,“黔货出山”销售额达5.5亿元。茶叶出口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黎平茶”区域公用品牌实力“出圈”。比较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一年来,我们全力抗旱保耕,尽显黎平责任担当。面对持续旱情,全县上下勠力同心、共克时艰,投入2610万元,发放供水管24.8万米,实施农村饮水工程46个,建成县城区两期应急供水工程,城乡供水保障有力有效。粮食种植面积达38.3万亩,产量17.5万吨,超额完成省州下达目标任务,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违法占耕比从年初18.9%下降至5.8%,通过“以工代赈”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59个,耕地(旱地)指标入库3002亩、水田指标入库500亩,耕地保护政治责任扛得更稳更牢。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迎难而上抓经济,发展态势更加稳健。把稳经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投资支撑有力。坚持“项目为王”,共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第一批万亿国债项目641个、资金19.7亿元。新招引项目18个,新增产业到位资金10.6亿元。长溪水库、易搬后扶产业园等30个重点亿元项目有序推进。全年新增项目入库28个,总投资18亿元。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2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州前列。“桥头堡”建设成势见效。抢抓国发〔2022〕2号、黔府发〔2022〕7号文件政策红利,围绕“四区一高地”战略定位,谋划储备“桥头堡”项目217个,总投资1313亿元,其中:17个项目纳入州级“十大工程”,完成投资15.3亿元,“桥头堡”核心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消费活力持续释放。挖掘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开展“惠享黎平春暖花开”消费季、“黔货出山”直播带货等活动,助推传统消费转型升级。盘活翘街、古城墙“夜经济”聚集区,增添消费新引擎。建成黎平电商产业孵化园,不断激发电商消费潜力,全年网络零售额达1.97亿元,总量居全州第三。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7亿元,同比增长5.7%,培育限上批零住餐市场主体9家,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二)迎难而上攻“四化”,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工业基础不断夯实。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风力、光伏等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达51万千瓦;新增省级创新型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增量排名全州第二。佛山·黎平东西部协作茶叶精深加工示范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县在库规上工业企业达3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增长至26%,工业投资完成9.8亿元,同比增长23.8%。城镇建设持续加快。大力实施“强县城”行动,深入推进城镇“四改”,完成棚户区改造671套,改造老旧小区2015户、背街小巷8条、地下管网29公里。县城第三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西环线与文采路实现交汇对接,曙光大道等城区主干道实现改造提质,县城常住人口达14.3万人,城镇化率达52.3%。城市活力不断增强。农业产业提速增效。新增“两茶一药”种植面积5.5万亩,新增牛存栏1.5万头,“两茶一药一畜”主导产业产值达34.6亿元。围绕创建“全国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县”目标,建成千亩以上乡级示范基地32个,万亩以上县级示范基地4个,林下经济产值达13.5亿元,同比增长12.6%。肇兴镇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农业产业基础更加稳固。文化旅游全面复苏。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投入7000余万元,实施肇兴旅游智慧停车场等重点旅游项目,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旅游 ”融合发展力度不断加大,“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入选国家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黄岗侗族大歌队唱响国家大剧院,尚重篮球队获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西南大区赛冠军。深化佛黔协作,持续推动文旅产业“入湾”,吸引“大湾区”游客40.6万人次。全年接待游客586万人次,同比增长36%,旅游综合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44%。旅游复苏态势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