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极具挑战、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统筹发展与安全,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效能治理。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2亿元,增长11.5%,税收占比70.1%。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0.93亿元、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127.85亿元、增长12%;进出口总额8.8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8亿元,增长10%;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8%;单位gdp能耗下降8%左右,较好完成了年初目标任务,交出了殊为不易的答卷。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回升的步伐走得很沉稳。大上项目稳投资。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8个,到位资金95.53亿元;向上争资29.39亿元,增长1.7%;争取银行信贷融资13.7亿元,增长2.2%。协调金融机构落实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贷款11亿元,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4次,开工项目47个,总投资292.2亿元;20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323.17亿元,全部开工建设并加速推进,投资增速位居全市前列。挖潜赋能扩消费。新增服务业“限上”企业38家,增长47%,新增产值1.7亿元。成功举办“2023湖北农产品产销对接幕阜山(咸宁)片区行”“荆楚购·2023通山县首届汽车展销会”等大型展销活动,建成电商mcn全产业链直播基地,培育消费新业态。深挖内需潜力,激活文旅消费,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850万人次,综合收入54亿元,分别增长20.6%、21.8%。多措并举活主体。累计减免市场主体税费2.73亿元,免收投标保证金2048.4万元,兑现企业奖励资金3612.1万元,向1.4万户普惠小微企业发放贷款42.89亿元,增长17.9%;新增市场主体7125户,增长12%。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兴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走得很坚实。农业扩产增值。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建成日产100吨规模应急加工生产线和1000吨低温成品粮仓,粮油应急供应网络更加完善。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复耕复种812亩;油菜产量实现“五连增”,水果、中药材、水产养殖等农产品丰年丰产,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农林牧渔总产值52.99亿元,同比增长6.5%。落实农业“六大产业”奖补资金924万元,新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省级家庭农场各1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5家,培育农业规上企业5家,新认证绿色食品7个,九宫山茶、闯王砂梨入选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工业扩量提质。深化工业招商“321”机制,新开工项目21个,新投产项目12个,新增规上企业10家,主动退规36家,“腾笼换鸟”清理低效项目10个。举办农业机械(长三角)专场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产业链企业17家;中车农机产业园即将投产,中广核大畈光伏(二期)、华能南林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新增装机170兆瓦;引进安泰科新能源光伏支架生产基地项目,推动主导产业强链延链。星光玉龙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星火原获评市级智能化制造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工业用电量增长20%左右,居全市前列。服务业扩面增效。新增文化服务业规上企业5家、精品民宿2家,建成冷水坪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龙隐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九宫山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并入选旅游标准化国家试点。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33个,新增江源、车田2个“中国传统村落”。改建乡村旅游客房2572间,做好农家饭2229桌,研发通山特色菜21道,超额完成“万千百”工程任务。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促融合,城乡统筹的步伐走得很豪迈。城市更新全面提速。启动井湾中路等6条市政道路建设,打通城区断头路4条,改造燃气管网5公里,新增用户2000余户;新建改造雨污水管网9.6公里;建成城区应急供水项目,日供水能力从6.5万吨增至8万吨。完成3个老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启动迎宾农贸市场项目建设,新增商品房供给2134套,改造老旧小区21个,新增“口袋公园”3个、城区绿地6.1公顷、停车位1490个、充电桩220个、5g基站186个。乡村振兴持续加力。安排衔接资金支持27个村级特色产业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基本实现“村村有”。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900余人次,培育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6家,发展农家乐1200余家,形成船埠、隐水等12个农家乐集中连片区,带动7万余群众就地就业。新建改造农村雨污水管网41.5公里,完成5个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试点建设,建改农村户厕1365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17%。选定199个村湾进行“共同缔造”扩面推广,实施民生实事项目393个,评选各类先进典型392个。完成“擦亮小城镇”项目12个,建设移民美丽家园10个、和美乡村4个,郭家岭、大竹、大坑3个村获评2023年度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城乡要素加速融合。建设农村公路197公里,新增双通道建制村15个,累计达到117个,燕厦乡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建成县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标准化打造12个乡镇站点和189个村级网点,村级寄递物流覆盖率达100%;城乡公交新增班次37个,177个行政村开通公交,通车率95%。建设城乡教联体试点23个,义务教育学校覆盖率达52.17%。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优生态,环境保护的步伐走得很坚定。生态治理有力推进。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6件,高效完成16个上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巩固“三禁三治”成果,6家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治理,空气质量优良率95.7%。完成城区黑臭水体排查和整治,通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通羊污水处理厂实现一体化运营,城区污水综合处理能力增加66.67%,“四级监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治理污染耕地1361亩,督促30家企业全面规范危废管理,土壤环境质量良好。生态修复有序推进。启动实施流域治理项目12个,完成梅田河生态修复、富水流域系统治理工程(通山段)、厦铺河水生态修复和隐水村等9个村环境综合整治。启动矿山生态修复项目8个,完成修复4座,16座石材矿山生态修复通过省级终验。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造林绿化、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15.0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6.42%。“两山”转化稳步推进。农业“六大产业”提质增效,新增种植面积3.14万亩,新增农特产品加工企业1家、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完成生态加工产值7.33亿元。新增“湖北省森林乡村”4个,大幕山林场森林经营模式全国推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植5000亩,培育油茶嫁接苗250万株、碳汇林5700亩,推动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