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们致力改革创新,激发了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要素创新集聚潜能。高质量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速集聚创新资源,深度推动产创融合。加快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和“小升高”行动,当年获批高企3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3家。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达12.15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6亿元。深度对接知名高校院所、孵化平台,用好人才、平台等资源,新建淮阴师范学院生化楼,打造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主阵地;新引进“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领衔创业团队2个、全职博士8人、高校毕业生1200人,入选市“淮上英才计划”创业人才(团队)2个;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高新区荣获2022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称号,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通过中国科协考核验收。
重点改革释放效能。“放管服”改革持续发力,“一件事”“不见面审批”改革全面推开,“住房公积金贷款一件事”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高效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增强自身支撑力。加大低效闲置资产“排查 盘活”力度,依法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794亩、低效用地1594亩、闲置用地1139亩,出租国有房屋14.1万平方米。深化国家级园区“去行政化”改革,加快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提高招商一线、项目一线机构比重,经济一线岗位员额占比达80.8%,园区发展效能不断提升。
双向循环激发动能。稳住外向型经济基本盘,云端连线境外重点企业,鼓励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13亿美元。支持企业“走出去”,组织参加广交会、进博会、食博会,实现货物贸易总额20亿元,对外直接投资3000万美元、排名全市首位。汇聚金融优势资源,交通银行成功入驻,与南京证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源全面对接,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我们坚持融合发展,塑造了美丽宜居的品质城乡
城市更新步履坚实。投入53亿元,实施中心城市建设项目29个。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调出中心城区永久基本农田5207亩,新增建设用地15915亩,进一步拓展了未来发展空间。投入2.88亿元,高品质完成长江东西路提升改造,实现车道“四变六”、路面“白转黑”,6个新建游园沿线点缀,获评市级精品示范路。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主体完成,拓宽为双向8车道,交通承载力倍增;京沪高速刘老庄出口及连接线工程满足通车条件,302县道改造顺利完成,对外交通更加顺畅。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完成淮师南一期、二附小西等4个地块、630亩土地征收,新开工怡康雅苑、春风南岸等安置房3013套,建成淮州花园、东篱苑等安置房3019套;改造提升黄河花园12-16组团、长江路小区等老旧小区14个,惠及居民2932户。加强生态景观打造,东起自行车公园、西至205国道,全长18公里的古黄河北岸生态休闲健身步道全线贯通,成为市民游赏休憩优选之地;完成二河西堤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堤顶路建成通车,洪泽湖古堤旧貌换新颜。
城市管理规范有序。瞄准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开展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专项整治,长江路、曙光街等12条街景面貌显著改善,洛阳巷小吃街、西坝小吃城等288处便民疏导点“颜值”全面提升。建成市一院智能立体停车库,以市场化办法盘活农工商地块停车场,909个新增泊位全部接入全市智能停车系统,市一院周边高峰期“停车难”问题得以解决;市五院智慧停车场建成投用,有序完成老旧小区停车泊位改造、道路停车泊位划定,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548个,逐步形成“新建配套为主、盘活存量为辅、道路划线为补”的城市停车供给体系。总投资2.3亿元的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扩建项目开工建设,淮安市瑞佰源年处理130万吨建筑垃圾项目竣工投用,实现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为全市“无废城市”创建提供强有力支撑。
镇村面貌整体提升。抓住全市乡村振兴三级先导建设主阵地和核心区契机,整合各类涉农资金6.4亿元,实施基础设施、水利工程、规划治理、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重点项目40个;深入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盘活闲置资源2.66万亩,为先导村集体经济增收1556万元;编制完成先导镇镇村布局规划、先导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名册,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淮阴样板。改造提升户厕9239座,铺设建制镇生活污水管网35公里,镇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新建农路54公里、农桥11座,完成农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29公里;成功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运营模式,让农村群众共享交通发展红利。徐溜镇美丽宜居小城镇建设试点顺利通过验收,获评省级重点特色镇;刘老庄镇丁胡庄等4个村获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三树镇联盟村旺梨园新型社区荣获“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围绕“天更蓝、水更清”目标,投入17.4亿元,实施四方热力30万吨蒸汽供热调配中心、村庄污水综合治理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22个。提前淘汰国三及以下标准柴油车1149辆,超额完成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光大生物质发电深度减排等年度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全部完成,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5.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同比增加4.9%。实施二河西片区水系连通等9项重点水利工程,建成幸福河湖10条,全省首创“河湖长制 河道空间治理”模式,获省政府办公厅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实施洪泽湖退圩还湖工程,恢复洪泽湖水面4.5平方公里,增加库容近700万立方米,供水能力大幅提升、防洪能力显著增强。加快城镇污水达标区建设,排查、清淤城区排水管网100公里,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9.46平方公里;东城污水处理厂二期高标准建成投运,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11.2万吨/日。开展固(危)废专项整治,推进高新区限值限量监测监控能力体系建设,完成废铝灰(渣)无害化处置4300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釜底抽薪”的举措,全面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省帮扶督导交办问题整改,盐河小区周边环境显著改善,盐河两岸城区段污水直排全面消除,赵公河断面水质年均值首次达ⅲ类水标准,16个国省考断面中15个达到或优于ⅲ类水,占比达93.75%、同比提升12.5%,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大幅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