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层次推进创新。加快产才融合发展,一体布局双招双引,制定发布2.0版人才新政,打造“英才里”人才安居品牌,新引进创业人才30人。加强政策引导和全生命周期扶持,构建“中小微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分类培育机制,有效期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分别达100家、35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30%。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新增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3个、市级科创综合体2个,企业研发投入达13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6亿元,着力打造共建共享、共创共赢的“科创服务综合体”。

  更大力度优化环境。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牵引,锻造政务服务“金钥匙”,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扩大“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覆盖面,放大“网办 代办”“一件事”线上办理改革效应,扎实推进“拿地即开工”,持续擦亮“开门接电”品牌,最大限度减环节、压时限、提效率,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统筹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打造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3.0版本,推动减税降费“免申即享”,持续释放助企纾困政策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有效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用能等发展难题,助力更多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好rcep红利,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鼓励企业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积极扩大“淮阴制造”知名度;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展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主动融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认真落实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建设“一站即成”台商台胞服务中心,打造苏北一流商贸物流高地。

  三、坚持精明增长,努力在更高定位上提升城市魅力

  繁荣城市经济。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围绕“一带三轴六组团”城市空间布局,合理规划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加快引建奥特莱斯、家和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成金辉城市广场,联动提升富康城、幸福城、大润发等重点商圈品质,着力引进更多淮安首店和旗舰门店,精心培育和发展夜间经济、体验经济,有效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充分考虑群众“家门口”服务需求,全方位提升前进街、樱花路等商业街区,促进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培育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打造“智慧商店”“智慧商圈”“智慧街区”,积极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加快城市更新。总投入68亿元,实施中心城市项目45个。加快推进长深高速淮阴段改扩建,完成308县道、309县道、北京东西路改造提升,实施淮河西路、香江路、景辉路贯通工程,进一步畅通“大动脉”、优化“微循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启动淮师南二期地块房屋征收工作,完成黄河花园17地块、营东商住楼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围绕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提升改造古黄河北岸生态休闲带沿线、荷花公园等关键节点,新增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努力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推进城市管理。纵深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加快实施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培育创建一批精品路段、精品广场,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精致管理城市。依托大数据赋能城市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增强执法素养,推动城市长效管理“16项”标准落细落实。围绕淮安市物业管理“20条”措施,建立物业管理收费检查制度,健全物管企业信用评定体系和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设立区级物业管理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街道调解站、社区调解室,推进“综合执法进小区”,有序接管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全区物业管理高质量发展。优化公共空间停车管理,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00个,经营性停车场智慧停车系统接入率达100%。加快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扩建项目建设进度,打造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8个,建成垃圾分类宣教中心1座。

  四、坚持统筹融合,努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乡村振兴

  特色化发展现代农业。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责任,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积极构建现代化畜禽“屠宰-加工-流通”体系,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升、生猪等农副产品稳产保供。突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重点围绕“稻 ”、瓜、椒、藕、菇等五大产业,加快建设万亩蔬菜保供基地,建成稻米核心基地1.5万亩,构建“一片一特色、一镇一主导、一村一品牌”产业格局。深入实施中央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建设项目,完成5000亩池塘生态化改造,全力建设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融合化推进镇村建设。统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三级先导区建设,建立动态管理的“三级先导”项目库,开展农房改善、国土空间全域整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融合五大提升行动,打造可观可感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体优化水田路林乡村生态环境,更高标准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加快打造南陈集镇孙庄村、马头镇安澜小区等规划发展村庄提升集聚试点;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新改建农路10公里、农桥3座,实施农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60公里,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多元化推动强村富民。全域推开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用好村集体经济增收“六条路径”,高效盘活资产资源,确保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坚持“输血”“造血”并举,发挥乡贤能人、退役军人“新农人”作用,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5家、农业龙头企业2家,培训高素质农民2000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2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