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强化标准引领。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健全现代质量监管体系,推动7项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创建和推广。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制修订市级地方标准20项以上。开展优质品牌创建活动,培育更多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商标,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实施知识产权创造和提升工程,以高质量保护激励高质量创造。

  (四)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育强稳中求进的动力引擎。

  做强创新平台。积极融入石保廊创新发展引领带,全力培育高水平研发平台,加速从“孵化企业”向“孵化产业”升级,新增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8家,与京津共建科技研发平台达到100家。加快三河科达野战后勤保障装备技术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

  壮大创新主体。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力度,从注重企业数量向培育质量型、实力型、领军型科技企业转变,深入开展“微成长”“小升高”“领头雁”计划,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80家以上,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380家以上。

  优化创新环境。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制定配套支持政策,组织实施一批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带动性的科技项目,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深入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燕赵青年科学家计划,推进院士工作站、院士合作重点单位、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产学研深度合作,力争认定院士合作重点单位5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10名。

  (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稳中求进的动力活力。

  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办事审批流程,实现更多事项“一次办”;推行“模拟审批”,做到拿地即开工;拓展“互联网 政务服务”,打造全流程网办升级版。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健全预算管理机制,抓好税收征管改革;实施上市“蝶变计划”,支持更多企业上市融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国有资产体系化、专业化、法治化监管水平。

  深化营商环境建设,对照全省最新评价标准,深入检视各项指标,强项抓巩固、弱项抓提升,整体优化市场、政务、法治、金融和信用环境;深入落实助企纾困、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扶持力度;完善营商环境常态化监督机制,深化“一把手”走流程等措施;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严厉查处和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

  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推进自贸区制度创新,推出3项以上省级乃至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完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保区管理机制,深化与大兴区共商共建共享,打造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支持廊坊综保区引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外贸进出口企业,年度绩效考评水平退c进b。举办重要会展活动35场以上,高标准办好“5·18”经洽会,办会水平和招商实效再上新台阶;精心高水平筹备“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国际性、民间性、艺术性、专业性实现新提升。

  进一步提升开发区能级。提速开发区“双倍增”行动,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税收收入增长20%以上、“四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0%以上。强化开发区工作专班牵头作用,落实加快开发区创新发展提升能级的若干措施,推进开发区扩区调区、体制机制改革、“腾笼换鸟”等重点工作,构筑高能级发展平台。

  (六)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提升城市环境水平,升级稳中求进的容量空间。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极开展“城市体检”,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本质安全水平,全市改造老旧小区205个,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0391套、建成6140套,新建口袋公园47个,提升重要节点亮化33处,新增停车位1.3万个。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市县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落地落实。

  推动县城提质升级。深入开展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宜居环境打造等7大专项行动,确保完成年度任务;持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全面实施4个专项行动22项重点工程,不断优化城乡面貌;支持各县(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坚持减污降碳修复协同发力,做优做美生态环境。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开展企业污染治理、扬尘污染管控、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工作,深化8条国省控重点河流流域综合整治,实施引江水消纳、地下水压采、“四引水系连通”、生态补水等系列工程,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确保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环境保持稳定。科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深化工业、农业、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推行清洁生产,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严控“两高”项目落地,促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扎实做好国土绿化,全年营造林10万亩以上,不断提升碳汇能力,擦亮蓝绿底色。

  (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深挖稳中求进的“三农”潜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315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