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用足用好协同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四大板块”崛起,打造稳中求进的新增长极。

  推动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打好规划落地和政策标准统一攻坚战,聚焦与通州区创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严格落实《协同发展规划》和“四统一”要求,科学制定“5 12”规划实施意见,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持续深化与通州区沟通对接,推进5方面21项政策和4方面30项标准尽快统一。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战,聚焦在京央企、科研院所等6类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和方向,制定出台承接疏解工作方案,健全完善产业链招商目标企业清单,全年至少举行10场对接招商推介活动,签约合作项目100个、总投资8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特别是加快推进已签约的82个与北京合作项目进度,力促前期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早日投产。打好平台提升攻坚战,不断做强燕郊高新区、三河经开区、大厂高新区、香河经开区等承接平台,加快燕郊科学城起步区和特色小镇建设,持续增强承载力;同步实施存量产业正负面清单动态管理,把宝贵的空间资源精准“滴灌”到一体化高端项目的支撑保障上。打好交通互联攻坚战,加快4条跨界公路、1条高速公路和2条轨道交通建设进度,全力推进内部对接道路前期和建设工作,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路网;实现北运河京冀段全线旅游通航,加快打造北运河文化旅游带。打好环境建设攻坚战,持续强化生态联防联控联治,高质量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提升“后半篇文章”,加快促进“京标服务”向北三县延伸覆盖,努力实现与通州区同质同标。

  推动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聚焦10年再造一个新廊坊,加力推动临空经济区向更高维度、更高质量、更高能级迈进,力争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以上,实施市政及公服设施投资200亿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以上,实现产值及营业收入400亿元以上,实施产业项目投资500亿元以上。全力完善承载功能,按照产城融合标准,加快推进城市路网、医院学校、园林绿化等市政及公服设施建设,全面拉开启动区基础框架,增强对超大型项目的吸附和承载力;高标准建设临空智能运行管理中心,加快提升招商精准化、服务数据化、城市智能化水平,启动区城市景观、智慧管理、配套功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全力增强产业支撑,制定不少于20项国内或区域领先的产业支持政策,重点打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航空物流四大产业平台,建设标准厂房和实验载体不少于50万平方米,引入行业定标性龙头企业10家,引进或培育规上企业20家,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000家。全力打造优质环境,健全完善临空产业综合服务中心职能,再推出一批营商服务标准,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效,临空办事服务进入“小时”时代。

  推动中心城市扩容提质见到新变化。聚焦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推进主城区“西扩南拓”,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布局。主城区加快城中村改造工程进度,扎实推进龙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文化公园地下人防工程等市政项目,完成新型智慧城市基础建设。安次区推动龙河区域再造升级,建设廊坊城市新中心;广阳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等城市经济业态,做强万庄城市组团;廊坊开发区加快补齐商业等配套功能,大力发展文旅和康养产业。永清县、固安县强化县城建设、做强优势产业、推进交通互联,加快实现与主城区、临空经济区规划一体、建设同标、产业协同。

  推动南三县与雄安新区联动发展迈出新步伐。扎实做好京雄机场快线(r1线)地方保障工作,年底前完成征迁任务;加快两条跨界公路前期和建设工作,实现互联互通新突破;持续抓好生态联防联控联治,深入开展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全力保障雄安新区空气质量和水环境安全;积极承接雄安新区配套产业项目,构建雄廊产业互补、错位联动、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三)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健全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做强稳中求进的实体支撑。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1 5”主导产业和大文旅、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新兴产业,坚持细分门类、健全产业链、加快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每个主导产业引进龙头项目10个以上。加快壮大“7 6”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推动重点项目、公共服务、研发机构、工业设计全覆盖,筛选35个以上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项目重点培育,力争营业收入超50亿元产业集群达到10个。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依托华为等重大项目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加快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百信产线、中科聚信等项目建设,综合施策推动数字应用、数字赋能,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和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工程,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

  优化提升产业链条。开展延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落实重点产业“链长”责任制,围绕打造新型显示、汽车制造、都市食品、时尚服装、油气管道、生命健康等12条产业链,力争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推动优势产业链式聚集发展。实施“龙头带动”工程,培育引进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头部企业,健全政策激励和梯度培育体系,制定产业链培育清单,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的产业配套项目,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以上。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开展民营经济二次创业“转型攻坚年”活动,围绕家具板材、食品制造、绝热节能材料等优势传统产业,继续实施以设备补贴为主的资金奖补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滚动实施技改项目350个以上,争列省“千项计划”80个以上。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行动计划,全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80家、“单项冠军”企业10家。发挥工业设计对转型升级的引领撬动作用,助推工业企业开展“设计 品牌”“设计 产品”,市级以上工业企业设计中心达到60家。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需求,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315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