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完善。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生追责”制度,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整合原农委、水务局、国土资源局和发改委等部门职能,重塑生态环境机构。推进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坚持科学高效管控,建立淮北市大气网格化监测监管平台系统和“市、县(区)、镇(街)、村(居)”四级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全市33个镇(街)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创新治理模式,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环保管家”治理服务工作。以“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生态环境局门户网站”和“双微”为主阵地,建立信息公开同步推送机制。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生态文化、绿色消费、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全社会关注环保、参与环保、贡献环保的行动更加自觉。

  (二)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十三五”期间淮北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但对标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切实加以解决。

  1.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绿色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仍然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还不够完善,沿袭传统发展模式和路径的惯性犹存。当前,产业经济仍保持较快发展,资源消耗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土地排放强度仍处于较高水平,通过末端治理的减排潜力已十分有限。传统产业环境污染负荷仍占较大比重,公路和柴油货车为主的运输模式也给区域大气环境带来较大影响。总体看,结构性环境问题亟待破解,绿色发展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行业性污染负荷仍较大,农业、林业生产的生态化步伐也有待加快,产业结构与产业转型之间的差距带来的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日益凸显。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统筹发展和保护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2.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仍存在差距。2020年,淮北市pm10年均浓度为81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属于安徽省不达标地区之一,颗粒物污染形势仍然严峻,且臭氧逐渐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亟需加强。市域河流多为雨源型河流,生态流量不足,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受地质因素影响,部分水质监测因子背景值较高;岩溶水呈超采局面;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需求较大,农业面源污染有效管控难度大,畜禽养殖污染量大面广,农业化肥利用效率不高,有机肥推广难。总体看,环境质量改善幅度与人民群众期盼的美好淮北建设要求及环境质量标准仍有差距。

  3.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文明体制需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未充分有效发挥。生态环境治理更多依靠行政手段,而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技术手段相对滞后。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量不足,生态环保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监管能力、管理手段尚需提升。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能力建设还比较薄弱,现代信息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化建设仍滞后于环境管理工作需要。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仍不健全,生态环境管理的责任体系和协同推进机制尚未健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常态化、集成化创新机制及其合力尚未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公众参与机制尚不够完善。

  (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面临的机遇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建立,高质量绿色发展成为战略导向。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完善,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全新动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为更大力度、更深层次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机遇。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产业布局和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十四五”时期,淮北市经济综合实力将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五群十链”现代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产业布局将更加合理,城乡发展更加统筹协调,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长。将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为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赢得战略空间。

  环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有利于助推环保事业发展。“十四五”时期,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保护环境的法律责任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进一步明晰,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进一步加大,将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更好的法治环境。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生追责”制度进一步完善,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环境经济政策进一步落实,为助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公众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合力逐步形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高质量生态环境和优美人居环境的需求日趋强烈,环境保护在全社会形成了最为广泛的共识。支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公众对环保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将为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深厚的社会基础。

  2.应对的挑战

  产业绿色转型任务艰巨。淮北市将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改革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粗放式发展仍有较大惯性。重化产业的发展转型面临着投入、市场、社会稳定等诸多因素制约,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产业绿色转型压力巨大,亟需深入破题。

  环境问题复杂多样。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好水”比例偏低,国家对温室气体减排、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用绿色生态理念和创新思路解决历史积累的环境问题,实现“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需进一步抓住关键,精准发力。

  环境风险防范形势依然严峻。全市环境风险源行业和区域分布广,化工、医药等产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多、数量大,随着淮北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贮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环境风险源增多,导致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污染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加大,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形势十分严峻。

  提升公众环境满意度任重道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由于环境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消除重污染天气、提高“好水”比例、缓解噪声扰民,实现环境空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面对复杂多样的环境问题,各类环境热点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提升市民生态环境“获得感”,仍然需要全社会付出艰苦的努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协同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防控环境风险,维护生态安全,为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五个淮北”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7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