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21:实施学困生关注工程

  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帮扶转化救济制度,针对性开展学业辅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增强学习动力和学习信心,不让一个初中学生掉队。

  (十)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推动普通高中分类特色发展,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县域普通高中发展,形成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化办学格局。

  1.强化普通高中市域统筹。强化“一带三区”战略,加大资源统筹整合力度,扩充普通高中优质资源,积极探索管理、教学、教研、师资、评价等共建共享机制。完善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价机制,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推进普通高中“公民同招”,统一招生平台,促进县域普通高中崛起。优化公办、民办普通高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实施分类办学特色发展。落实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探索建立优质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统筹推进普通高中分类办学特色发展,打造科技类、人文类、体艺类、综合类等各类特色高中,加强同类高中联盟建设。强化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积极主动选择多样性高中教育,实现人人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教育。

  3.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主动适应高考招生改革,紧密对接强基计划、三位一体等招生制度,推进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中升学考试改革。加强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健全初高中有效衔接机制,实行初高中“双导师”制度,加大与高校协同培养“强基计划”人才的力度,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质的突破。

  专栏22:普通高中分类办学改革

  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分类办学特色发展,探索区域分类办学机制,培育一批不同办学特色,在全市全省起示范作用的现代化普通高中学校。

  专栏23:“强基计划”人才培养

  市域统筹初高中有效衔接机制,健全基础教育优秀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开发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资源,培养一批擅长初高中衔接与培优的优秀教师,进一步提升优秀人才培养能力。

  (十一)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着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普职融通、产教融合,加快中职“双高”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1.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大职业教育市域统筹力度,建立跨县域财政分担的体制机制,组建丽缙青、松遂、云景、龙庆等跨区域联盟中职校。对接产业动态优化专业布局,重点建设培育现代服务业专业群、机械制造专业群、现代农业专业群、农村电子商务专业群、民间传统工艺专业群,积极拓展中医制药、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专业,创建产业特色学校6所。

  2.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双高”建设,创建高水平中职学校4个、高水平专业19个。创新“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进“1 x”证书制度,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深入实施“百名大师、千名高徒”工程,打造现代学徒制培养“丽水样板”,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丽水技工”。全面实施“校企校”升学直通车项目,采用“2 2.5”学习制,建立丽水电大与各中职学校、企业的联合培养机制。全面实施《丽水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标准》,推进文化统测、专业监测,构建丽水特色的中职学生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中职技能水平,实现省职业能力大赛获奖人数比例达到省中等位次。拓宽升学渠道,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达到85%以上。

  3.推进职业教育高水平产教融合。大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积极对接丽水主导产业,培育30个产教融合型企业。构建高精尖职教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个。鼓励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支持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积极探索引厂进校、引校进厂、前店后校等合作形式,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推进服务社会机制改革,以丽水市职业教育集团为龙头,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职业教育社会培训机制。

  专栏24:中职“双高”建设

  以产教融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一校一特”为目标,打造4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19个高水平专业。

  专栏25:市域统筹职业教育发展

  大力推进招生、专业、实训、师资、就业等五方面的统筹工作,组建丽缙青、松遂、云景、龙庆等4个区域联盟中职校。

  专栏26:深化“百名大师、千名高徒”工程

  以建设“丽水特色、机制灵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导向,以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丽水技工”为目标,形成具有丽水特色的“大师结对带高徒”的培养机制,到2025年,全市每所职业院校有10名左右企业大师深度介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每所职业院校有50名以上优秀学生接受大师的精心培育。

  (十二)加快高等教育优质内涵发展

  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推进在丽高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丽水发展能力,打造高校创新高地。

  1.推动丽水学院建设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全面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立完善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和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新增6个以上专业硕士学位点,力争1-2个特色学科入选省级a类一流学科,新增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20门一流课程,打造1-2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科学技术奖零的突破。妥善完成丽水中专体制改革,高标准建设丽水学院松阳校区二期,构建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主适当部署工科农科医科专业,以高职为主适当发展本科的专业布局。

  2.推进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省高水平高职院校。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实力全面提升,高质量建成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一举创成全国文明校园。围绕丽水五大产业集群,深度对接生态经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和国家公园建设,打造林业技术、会计、建筑工程、智能制造、商贸、旅游健康和文化创意等七大专业群,重点将林业技术和会计专业群建成省级高水平a类专业群。打造现代林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技术推广中心、农村电商与经贸研究中心、美丽乡村建设研究基地等创新服务平台和精品培训项目。

  3.推进丽水电大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大力拓展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与缙云县人民政府共同建设丽水开放技师学院,与莲都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莲都学院,推进教育学院、直播学院、培训学院等二级学院建设。打造浙江省开放大学系统养生养老、网络营销、短视频人才培养、智能制造、农业农村区域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心。

  4.全面打造高校创新高地。推进浙西南科创走廊高校创新高地建设,引进国内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规上企业,积极打造与丽水五大产业和传统产业相匹配的“高水平、高融合、高标准”现代产业学院、研究院,构建高校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成为浙西南科创走廊建设的关键先导技术的研发攻关基地、产业核心产品的孵化推广基地、高新技术人才培育集聚基地,为地方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22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