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展期(2023-2025年)
这是加速发展期,专业海钓人次规模将达到25000人次。本阶段主要完成重点项目落地和成功运作,集聚各类要素、优化资源配置、产业链培育和整合、建设立体交通、购置交通工具、海钓服务设施配套、形象建设,政企联手培育“大海钓”特色产业,努力使各个功能区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品位更上档次,“三产”比例更加合理,旅游容量与资源容量保持总体平衡,打造海内外知名海钓和海岛旅游目的地。
3、成熟期(2026-2035年)
本阶段主要完成高端形象、品牌影响力、产业特色、设施配套等完善提升,承办顶级国际国内知名海钓赛事,海钓及水上运动等全面展开,举办大型科技论坛和展会,扩大国际海钓品牌影响力。按照“精品化、特色化、智慧化”要求,全面提升综合水平,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环境优美,集海上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水上运动、商务会展于一体的国际性、列岛型花园城市,使国际、国内海钓、游艇胜地城市地位进一步确立。
第七章 海钓延伸产业体系
随着海钓赛事的举办及相关产业基础的落地,嵊泗海钓品牌将大大提升,势必进一步扩大嵊泗旅游休闲知名度,将吸引大量的国际高端游客及外来资本,促进相关延伸产业的发展升级。
7.1休闲渔业
海钓产业作为休闲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极大充实丰富嵊泗休闲渔业产业内容,拓宽休闲渔业发展空间,推动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海钓产业不仅是发展休闲渔业的重要手段,更可以转变传统的靠海吃海的方式,有利于嵊泗本地传统渔民实现转岗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按照产业现状基础、资源禀赋条件、生态承载能力和未来发展需求,规划形成泗礁本岛为主,枸杞—嵊山、花鸟和洋山为副手的“一主、三副”休闲渔业产业空间结构。按照“主体功能突出、布局结构优化、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休闲渔业产业功能区建设,从文化、体验、休养、观光四个方面,重点推动各功能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随着海钓基础配套的完善及相关项目的推进,预计至2022年,嵊泗专业海钓人次规模将达到15000人次,吸引休闲游客量将达到75万人次左右,比2019年增长35%以上,争取实现休闲渔业产值达到1亿元,休闲渔业产值占渔业经济总量的5%以上。至2030年,嵊泗知名海钓和海岛旅游目的地的成功打造,将极大推动嵊泗旅游业的发展,预计专业海钓人次规模25000人次,吸引休闲游客量将达到125万人次左右。
7.2海鲜美食
海鲜餐饮是海钓产业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海钓产业链中最有挖掘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一环。规划依托海钓产业带来的旅游发展红利及嵊泗渔业资源优势,深度融合吃、娱、游、住、购、教等多元功能,形成以鱼鲜餐饮、海鲜排档、水产渔获(海钓、深海网箱)、加工配送、线上线下结合为主体的海鲜美食资源共享服务工程,不断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鼓励海产品加工企业使用“嵊泗海鲜”地理标志商标参加展会,鼓励企业、单位或个人按照规范标准在国内设立综合性海洋食品营销网点或直营中心,加强与周边省市海鲜餐饮企业的合作,开拓市场,加速培育本土海鲜美食品牌。
7.3高端海岛休闲度假
《世界海岛旅游发展报告(2019)》显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70个海岛旅游国家和地区,超过40%的海岛旅游目的地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率超过20%。世界海岛旅游业出口总值达到610亿美元。嵊泗列岛具有远离大陆的海洋度假环境、山海组合的滨海风景线、缓慢舒适的海岛生活氛围、试点近零碳海岛的生态条件等资源环境优势,具备发展高端海岛休闲旅游度假的天然优势。嵊山、枸杞、花鸟、绿华、壁下等岛屿,岛居环境优越,呈现散点化分布态势,具有打造“一岛一品”的岛屿基础。各岛屿山海景观组合度相对良好,具有优美的滨海海岸线,每个岛都分布有优良的海滩和优美的海岸线,海蓝、礁美、滩佳、石奇、崖险,有开发高品质滨海景观带的基础条件。规划从品牌高度着手,串点成线,精准定位主流客群,进行项目整体规划与系统性打造,通盘考虑业态布局,整体进行旅游目的地整体升级与打造,构建新型的海岛旅游目的地。
预计至2025年嵊泗精品民宿及高端度假酒店床位数达到35000多张,比2020年增长40%以上,相关从业人员超过9000人。至2035年可达到60000个床位,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5000人。
7.4钓饵钓具
钓饵钓具是游钓活动的主要耗材之一,相当于游钓总支出的五分之一,是海钓产业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钓具商与饵料商主要承担着为垂钓者提供各类垂钓工具和辅助用具的服务。钓具的种类繁多,主要分为钓鱼竿、鱼钩、鱼线轮、鱼线、鱼饵和渔具配件几大类,而每一大类中又可分为8-10个的小类。国外钓具产业发展相对成熟,钓具商均拥有悠久的历史、技术标准高,高端品牌钓竿价格单支可超过一千美金。国内钓具竞争相对分散,未有形成统治力的品牌。我国的钓具产业是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产业,世界上约80%的钓具都由我国企业生产。但在国内市场,消费者对国产钓具的品牌认知度较低。
嵊泗县具备丰富的钓饵资源,使用贻贝壳二次原料和其他水产品下脚料加工钓饵更符合当地海况与鱼情,既合理延长了产业链,增加地方直接收入,又形成环节上的生态循环,改善了海洋环境。政府要重点扶持一至两家专业机构开发系列地方产品;各专业俱乐部、钓具店、饵料生产商要加强分工协作,重视现有国内海钓市场,细分市场层次,打造有市场影响力的本土高端钓具品牌。力争2025年满足80%的地方自给配套服务能力,2030年满足100%的地方自给配套服务能力。
7.5导钓服务
导钓服务是海钓业直接派生的一种全新的服务门类,它的产生既是一种市场的现实需求,也是渔区“双转”劳动力合理分流的有效渠道。改生产为服务,变捕鱼人为钓鱼人或为钓鱼人服务,以及总量增加所形成的增长趋势,将对当前和今后渔区的社会经济带来深刻影响。海钓者对海上配套服务的需求主要反映在鱼僮服务、寄存服务、保鲜服务等方面,服务配置比例按专业海钓的要求一般在1:2-3人;参与体验性游钓活动的一般控制在1:5-6人。导钓员规模要求2025年达到200名以上,至规划期末将达到500人以上。
7.6赛事节庆
海钓赛事、海钓节、海钓嘉年华等赛事节庆活动是带动嵊泗海钓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依托商业赛事这一产业基础,同步发展专业钓和休闲钓赛事,加大赛事市场化运作和经济效益。积极发挥协会赛事组织主体作用,综合运用市场化经营策略,吸引国内国际客源,扩大城市品牌效应。争取每年分别举办一次国际、国内海钓赛事,打造“东海鱼仓,海钓天堂”的城市品牌形象,使之成为国内海钓赛事类型最全的承办城市。
7.7鱼拓展示
鱼拓的制作源于人们对鱼的喜爱和对鱼的形态的一种特殊表现和记录。近几年,随着休闲钓鱼的兴起和人们对鱼文化的探究而产生的鱼拓制作,成为海钓业的直接衍生物。嵊泗是舟山“东海渔民画”的起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根源,具备创建鱼拓创作基地的基础。鱼拓制作除了需要一定的审美眼光和艺术鉴赏力,更多表现的是制作中的技术处理问题,因此,经过培训有条件形成批量化生产。鱼拓创作基地的建立,既可以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又可以展示地方的文化魅力,在努力把作品变为商品的同时,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