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办好均衡型义务教育,争取金华一流。打造“双联工程”开放共建格局。对外开放共建,进一步加强与外联优质学校的战略合作,开展深度交流学习,汲取优秀办学经验。对内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落实城乡集团化办学全覆盖,通过“五位一体化”管理,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优质化进程。继续开展“大语文观”活动,打造“立体阅读”,进一步提升学生“读得进、说得好、写得出”的阅读实践素养,打造浦江大阅读品牌。

  (4)办好高质型学前教育,争取全国领先。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2025年前学前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争取达到全县教育经费的8%。实施学前教育第四轮行动计划,2025年前。加快推进幼儿园等级创建工作,提高省一级园占比,提高普及普惠化水平。完善学前教育三级管理机制,推进城乡、民办幼儿园均衡、优质发展,充分发挥幼共体(幼教联盟)的引领带动作用。

  (5)提升特殊教育,确保一个不落。建成一所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和融合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2024年前争取通过省级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验收。加强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卫星班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力争23个资源教室100%通过金华市合格资源教室评估认定,50%通过金华市示范性资源教室评估认定,每个资源教室配备专兼职资源教师,专职资源教师纳入特殊教育教师管理。落实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强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配备,优化教师结构,特殊教育、康复、医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比例不低于50%。

  (6)完善成人教育,倡导终身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服务体系,积极营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终身在学”的社会氛围。争取再创建2所省现代化成技校、1个以上省级成教品牌;重视老年教育,挂牌成立浙江老年开放大学浦江学院并开展各类老年教育培训,创办一所教学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老年大学;大力开展各类培训,省学分银行培训成果达到常住人口的20%以上。

  (7)规范民办教育,做到合理补充。按照“办学规范、硬件提升、师资提升”的思路,对民办学校进行调整布局,优化民办学校办学格局。2022年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数规模控制在5%之内,并持续收缩。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靠向10%。压减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规模,严格禁止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进行校外学科培训,线下培训须在晚上8:30前结束。到2025年,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形成公办学校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

  5.坚持卓越发展,提高队伍素养

  (1)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进一步落实教育、管理、考核、监督于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六个一”活动,落实师德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度,建立教师荣休制度,着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大力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配备与管理,创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热情。

  (2)以队伍素质提升为重点。全面推进优师重教激励行动。继续实施领航教师“五维”培养工程。到2025年,培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5人以上,省教坛新秀3人,市名师名校长5人,市教坛新秀25人,特级教师后备人选15人,县名师30人,县教坛新秀90人,县教坛新苗105人。全力实施高学历教师“倍增计划”,努力将全县高中、初中教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分别提高到20%、10%以上,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提高到90%以上,学前教育本科及以上学历显著提高。继续深化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参加交流的校长、教师人数达到符合交流条件校长、教师人数的10%以上,骨干教师交流人数达到总交流人数的20%以上,通过交流,促进师资均衡,保持教师队伍活力。

  (3)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深入推进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党政班子建设与机构设置,明确学校党组织职责以及党政一把手责权,完善学校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十四五”末,力争学校行政班子成员中党员比例不低于90%。探索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开展职级认定与晋升,探索与校长职级制改革相配套的校长收入分配办法,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加快学前教育干部队伍培养。以六大幼共体建设为依托,加快幼儿园园长培养,加快幼儿园干部选拔,选拔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幼儿园园长后备干部,通过名园挂职锻炼、组织后备干部培训等途径,提升后备干部管理水平。

  (4)以整体师资培训为基础。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教师参加90学时培训,尽量缓解工学矛盾。研训一体,分层次、分领域,有针对性开展各学段、各学科培训;开展教育管理类岗位能力提升培训。积极探索主题性强的培训形式,着力提高培训实效:短期培训,开展“问题解决式”研修;中长期培训,开展“主题研讨式”研修。坚持“培训管理下放、培训重心下移、服务指导下沉”的原则,加强校本研修的管理指导,规范、优化校本研修活动,提高学校校本研修项目开发能力,提高校本研修实效,助力学校发展。

  6.坚持改革发展,夯实发展动能

  (1)推进评价制度改革。以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一年监测,两年改进”为依托,构建“四个关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与投入成本、关注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综合评价监测体系,推动单一的学业成绩评价向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发展;推动统考统测向基于科学抽样的多样化的质量调查发展;从重甄别与选拔的评价转向以达标为核心的标准评价,发挥评价的学习导向功能。不断完善“乐考”、非书面考试和实践考试等模式,各学校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2)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开展义务教育课程建设研究,做好义务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研究制定各学科教学规范,大力破解影响各学科提升的关键问题。研究农村“新浦江人”较多学校的教育、教学问题,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方式。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高质量开展教研活动,建设教师自主互助式学习型组织。聚焦作业设计改进专题调研,推广基于作业功能研究改进作业的研究方法,组织作业改进案例征集活动。

  (3)创新数字管理改革。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推进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新型教育治理模式,奋力把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打造成为“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着力深化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实现行政机关办公业务在线化,加快学校与政府部门间“一件事”改革。延伸推动中小学校校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梳理事项、简化程序、减少环节、制定标准,切实规范小微权力,着力减轻教师负担。

  (4)探索开放办学途径。通过“千校结好”提升工程等品牌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推动中小学与国外姐妹学校开展形式丰富的交流活动。适当组织国际“研学游”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教育专业水平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稳步推进各交流项目,到2022年,10%以上高中段专任教师、3%以上义务教育段专任教师拥有国外学习培训经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3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