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升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能力

  建立健全“精准化源头分类、专业化二次分拣、智能化高效清运、最大化资源利用、集中化统一处置”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治理模式,深化工业垃圾“五全制”管理模式,推动镇街工业垃圾分拣中心规范化运营全覆盖,推动工业垃圾全量收集。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转运试点建设,建立健全危险废物专业化集中收集网络体系,实现超期贮存废物“动态清零”。加强医疗废物联动监管,实现医疗废物”统收统管“收集模式全覆盖。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农业废弃物收集体系,持续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农药废弃包装物、废旧农膜回收制度,进一步健全秸秆收储体系,完善秸秆台账制度。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优化城区生活垃圾“两定四分”,深化落实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四分”,持续推进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示范街道、示范村建设,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推行建筑垃圾“四分四处”“分处同步”模式,合理布局建筑垃圾消纳处置设施,形成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建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

  3.提高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水平

  积极拓展工业垃圾资源利用途径,推进污泥制砖、污泥干化焚烧等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稳定运行,启动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及气冷电多联供项目建设,推进纺织边角料资源再生项目建设,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加快危险废物处置利用,重点推进塔山三期填埋场已填埋垃圾开挖库容置换,满足飞灰填埋要求。遵循高效利用、就近就便原则,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畅通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渠道,拓展秸秆还田等多途径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着力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城乡环卫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推广城乡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利用、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资源化利用方式,积极培育可回收物兜底回收骨干企业,加快再生资源利用中心建设,在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的基础上持续提档升级。积极推动建筑垃圾分质利用,推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等建材制品、筑路材料和回填利用,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建设,提升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水平。

  4.健全固体废物闭环式监管体系

  大力推行固体废物监管信息化,充分运用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智慧城管、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数据共享和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共享、智慧管控。加大全品类固废转运环节的管控力度,严查无危险废物道路运输资质从事危险废物运输的行为,探索应用信息监控、数据扫描、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和电子锁等手段,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切实强化运输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强化资金流管理,落实产废单位与处置单位资金直付模式。运用“互联网 信用”监管手段,将“无废”处置信息纳入企业(个人)信用档案。健全部门监管和网格化巡查发现机制,从严打击违法倾倒行为,有效提升固体废物监管水平。

  (七)统筹保护修复,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重点生态空间保护监管,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筑牢生态安全格局

  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全力构建以义乌江为“一江”,以南江、大陈江、吴溪、城中河、铜溪、香溪、东青溪、前溪、鲇溪为“九水”,以义北山林特色区、义西山林特色区、义南山林特色区和义佛农业田园区为“四区”的“一江九水四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构筑义乌市重要生态屏障体系,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全面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到2025年,完成所有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和勘界定标。科学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强化底线约束。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2.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

  深入推进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建设。全面实行林长制,完成三级林长全覆盖。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深挖造林空间潜力,新增国土绿化1万亩以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5万亩以上,培育大寒尖省级森林公园。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完善公园绿地生态格局,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城郊生态绿地、绿化隔离地等建设,加快推进义乌植物园建设,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和林荫停车场,推进城市生态系统修复。持续推进义乌江美丽城防和义乌江、南江沿岸绿道建设,义乌江美丽城防上下游绿道、骑行线全线贯通,义乌江打造成为人水和谐的生态健康线。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南江省级湿地公园,建设义乌白沙生态公园。深入推进国土生态修复,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每寸土地纳入数字化管理。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和绿化,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以岩口水库、八都水库、巧溪水库上游集水范围为重点,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3.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加强主要生物物种资源监测、调查和保护,继续推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以华溪森林公园、望道森林公园、德胜岩森林公园、南江湿地公园等为重点,加大对区域内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原生地、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自然景观的保护,加大物种生境的保护力度,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强化重要物种资源保护,开展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珍稀濒危物种资源保育、种群恢复与野化放归和重点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构建野生动植物就地、迁地保护体系。深入实施义乌小鲵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计划,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专项保护。提高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力度,强化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建立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资源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完善多部门、跨区域协调联动保护机制。

  4.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一监管

  加强华溪森林公园、望道森林公园、德胜岩森林公园、南江湿地公园等重要生态系统监管,推进自然保护地监测网络建设,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对重要生态空间内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及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进行定期评价。深入实施“绿盾”专项行动,落实问题整改和销号。依法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偷猎捕猎、滥垦滥采、违规贩卖、加工利用及破坏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生境等违法行为,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防控。

  (八)牢守安全底线,全面提升环境风险防控水平

  坚持主动防控和系统管理,加强生态环境风险源头防控,推进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化学物质监管、重金属污染防控、新型污染物防控、核与辐射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体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2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