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进出口贸易提升发展。提升发展出口贸易,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重点发展与国际贸易、商品物流关联度高的加工贸易、电子商务、先进制造、供应链服务等产业,打造“前港后厂”新模式。推动出口由消费品为主向消费品和资本品并重转变。支持企业建立境外展示中心、分拨中心和零售网点,鼓励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提升进口孵化区,加快建设集转口贸易、数字贸易、新型海关监管、保税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进口市场。加强进口贸易分销体系建设,发展进口商品直销等新型商业模式,建设进口商品分销体系和展示交易中心。推动转口贸易发展,依托义乌综合保税区,加快义乌进口转口板块建设。

  培育文化贸易创新发展。利用自贸区、综保区优势,开展文化艺术品交易、保税拍卖、涉外演艺、游戏演艺设备租赁等服务。探索创新综保区内国际高端艺术展品、文物担保监管模式。设立文化艺术品基金,集合“文化 科技 金融”多种业态,面向全国、全世界开展文化艺术品全产业链服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品牌带动力的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国际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推动中外文化艺术品的交流、交易和繁荣发展。鼓励大中型文化贸易公司入驻义乌,努力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支持;2021年至2023年逐步形成文化艺术品贸易产业链;到2025年,争取实现文化贸易产业集群,打造具有义乌特色的文化贸易基地。

  提升城市商业服务能级。优化核心商圈、商业中心、重点商业街区建设布局,加快形成层级分明、跨界融合、模式创新的现代化城市商业网点体系。提升重点商业街区能级,推进“智慧商业 实体商业”的智慧商圈建设;围绕夜间经济“一核五带多节点”总体布局,大力推进夜间经济业态整合提升,实现文、旅、体、食、购、娱全面协调发展。积极引进、科学布局特色商业综合体项目,支持商户延长经营时间,举办丰富的夜间商业活动,加快推进绿地朝阳门、华润万象天地等在建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支持现有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引入国内外品牌首店,提升夜间购物时尚度和体验度。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模式,构筑“线下孵化 供应链 线上平台”网络流量孵化群,打造北下朱网红直播创新基地、青岩刘网红直播创新基地等6个夜播项目。

  2.以智慧物流为引领,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

  围绕将义乌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中心、智慧物流集聚示范区,努力对接100个全国物流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培育具备全国性、区域性“干支配”整合能力的头部物流平台,建成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华东地区重要航空物流枢纽。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全市货运量达12000万吨,跨境电商快递业务量达到6亿件,快递业务量达到120亿件,物流业信息化、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体系。

  加快智慧物流建设。打造口岸信息平台,包含跨境、保税、铁路口岸板块的信息化服务及业务运营。建立智慧园区管理系统,搭建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及仓配一体化平台,实现物流园区的智能化、标准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管理。搭建义乌市智慧物流服务平台,以城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构建以智慧物流为核心的全市智慧交通体系,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依托义乌市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将闲散的货源、同城运力以及干线物流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加快实现车货动态匹配、智能调度、智能排线、动态集拼等智能化功能以及充值、油卡、保险等衍生金融功能。在已有的城配物流服务网络基础上,集中优质资源建设集“人、车、路、网、电”于一体的新型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打造智能网联道路、智能网联公交、新能源换电站等一批新型基础设施,着力构建“高效、便捷、绿色”的城市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拓宽“物流 ”服务领域。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转型,构建以物流信息共享、物流交易、贸易结算、报关等多功能集成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鼓励物流服务企业与银行、信息、贸易、电商平台等合作,开展物流金融、运输保险与再保险、资金汇兑与结算等“物流 金融”服务。鼓励开展物流规划与咨询、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物流资本运作、物流人才培训等“物流 商务”增值服务。鼓励物流企业入驻电子商务园区、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和保税区,支持物流企业为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商、销售商提供分布式仓储、分装、分拨、配送、代收货款等一体化“物流 商贸”服务。拓展“物流 农业”服务,打造服务农特产品“直通车”。拓展“物流 制造业”服务,支持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深度合作,推广发展“仓储加配送一体化”,引导物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建立供应链协同平台,形成内嵌式、标准化的协同作业模式和流程。

  创新物流服务产品。鼓励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提供研发、设计、采购、生产、物流和分销等一体化服务。以综合保税区为主要载体,发展大型冷库、专业市场、冷链分拨三位一体的产业模式,加快推进冷链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新增专业公共冷库面积20万平方米,完善冷链交易平台、畅通冷链物流通道。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自贸区内外联动的“大型生鲜交易市场 保税冷链物流分拨中心 冷链物流园区”冷链体系布局,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国际冷链物流枢纽。建设中心货仓,发展“全国集货、专线出口、海外分拨”的“仓对仓”模式。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围绕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方向,提升发展港航、铁路、公路运输物流,加快发展航空物流、管道运输物流。做优“义新欧”精品线,建设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动环球义达国际物流平台建设,接入更多船务、铁路、航空物流线路,为外贸企业提供快速、低成本的订舱服务。

  大力发展绿色物流。积极开展义乌绿色物流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出台财政扶持政策。探索绿色仓储、绿色运输、绿色流通加工等协同运行的绿色物流新模式,鼓励绿色环保货架系统、绿色环保叉车、环保材料托盘的应用。鼓励企业发展甩挂运输,合理配置各类运输方式,提高铁路和水路运输比重,促进节能减排。支持企业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和节能型绿色仓储设施。鼓励园区仓储配送基础设施的节能环保设计,加快现有设施节能环保改造,重点推广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仓库屋顶光伏发电、冷库节能集成、智能照明供能等节能环保技术。

  3.以贸易金融服务为重点,做强做优金融业

  紧抓义乌建设“一带一路”前沿开放区和国际贸易试验区的机遇,重点发展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等,推动以数字化贸易为特点的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推进以跨境交易为核心的金融机构和平台集聚,促进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着力增强金融服务贸易的功能,为义乌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到“十四五”期末,培育和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超过30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年均增长12%。

  稳妥发展跨境金融。探索符合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特点的跨境外汇结算模式,支持外贸健康发展。支持跨境电商平台企业与结算银行、支付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积极开展人民币计价、结算。推动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有离岸牌照的商业银行开展跨境银行业务。推动券商、保险机构开展跨境证券、跨境保险、跨境再保险等业务以及离岸期货业务。深化融资租赁资产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境内外融资租赁资产的物权、债券和股权的交易规则,打造融资租赁全产业链。加快推进适应跨境电商进出口模式的国际结算模式创新、商业保理公司外币融资业务创新等,拓展“跨境业务区块链服务”“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场景”等应用场景,积极开展跨国集团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1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