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物价值推广。促进文物价值传播,推进文博研学营地建设,建立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遗址等学习的长效机制,将江都历史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和干部培训体系。积极组织江都博物馆等馆藏文物“走出去”“活起来”,开展馆藏精品文物图片展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

  2. 创新非遗传承模式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设为重点,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抓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管理体系,持续开展非遗数字化、整体性保护,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实施江都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戏剧振兴计划,不断提升江都区非遗传承实践活力。

  提升传承发展能力。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补助,建立代表性传承人培养管理和考评制度,完善评价制度。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强非遗理论研究,推动理论成果向实践转化。

  创新传承发展实践。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展演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形成非遗文化品牌,争创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加强江都非遗文化传承保护,通过“师带徒”形式培养金银细工、扬州毛笔、江都漆画等传统工艺后辈人才。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教育,鼓励学校编撰非遗类教材、开设非遗文化课程,鼓励社会组织与学校联合开展“小小传承人”活动等。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以端午节、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七夕等传统节日为载体,推进邵伯龙舟赛、江都舞龙舞狮大赛、正月十三上高灯、过年祈福等传统赛事、民俗活动,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制定非遗保护机制。健全非遗普查制度,做好普查资料的建档和数字化保存工作,加大非遗资源的挖掘、研究和整理力度。制定详尽的考核办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提升传统工艺产品设计与制作水平,培育具有江都特色的传统工艺知名品牌,促进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3. 探索文化利用路径

  推动遗产保护与旅游协调发展,开展文化遗产资源挖掘工作,抓好文物和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发展相结合,走出一条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路子。

  实施文化遗产旅游化工程。深化落实文旅融合战略,紧密围绕文化产业与旅游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原则,对各类文化遗产进行筛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进与旅游的协调发展。加强邵伯运河码头、郭村战斗指挥部旧址等文化遗产的展示、展陈和活化工作,打造一批文化旅游景区。推进江都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支持邵伯古镇、仙女古镇等景区建设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非遗旅游点、传承体验中心(所、点)。推出运河风情游、红色研学游、非遗体验游、博物馆研学游等一批文化旅游线路。

  实施文化产品产业化工程。借助旅游载体,将非遗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大力促进江都漆器髹饰工艺、江都浅刻、竹柳草编、打丝线等工艺融入旅游商品创作,鼓励邵伯古镇、仙女古镇、大桥古镇等设立非遗创作工坊、非遗传承研习基地等,做好传统工艺培训,帮助提升传统工艺产品,形成一批具有江都特色的伴手礼,推动非遗产品纳入旅游纪念品销售行列,鼓励非遗展演活动进景区,实现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

  (四) 落实文化惠民工程

  1. 推进文化惠民活动

  继续深入推进“文艺轻骑兵 欢乐公益行”“扬剧月月演”“常春藤”“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文化遗产日”等文化旅游活动,以及邵伯龙虾节、宜陵螺蛳节等特色节庆,推进扬剧、电影等文化惠民活动城乡全覆盖,加强城乡文化互动。鼓励各级文化馆(站)开设广场舞培训班、古琴公益课堂、书法公益课、扬剧研习班等文化活动,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质,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2. 打响城乡文化品牌

  挖掘江都本土题材,组织优秀节目参加省“五星工程奖”评比,积极响应江苏省文旅厅的公共服务“双千计划”,实施“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计划”,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创作和活动“带头人”,打造“一镇一品”镇级品牌。全面提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效能,形成“一村一品”等村级文化特色。

  五、 提升文旅产业综合实力

  (一) 优化文旅空间格局

  以大运河为廊带,推动江河湖联通、城镇村联动,全域化发展,全面构建“两带三心多组团”文旅空间结构。

  1. 两带

  (1) 大运河-长江文体旅融合风光带

  以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挖掘运河文化、靓化运河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运河田园风光段、运河世遗风情段、江都城河共融段、大桥水乡风情段,形成集水上观光、文化体验、体育休闲、体育赛事等一体的旅游风光带。

  运河田园风光段:邵伯古镇北侧里运河一带,依托沿线乡村田园景观,完善沿线绿道、驿站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运河美丽田园、美丽乡村提升工程,凸显江都田园风情。

  运河世遗文化段:依托邵伯古镇区域运河遗址、古镇风情,彰显运河世遗文化、传承邵伯古镇记忆,强化文旅融合发展,创新运河文旅发展模式,打造运河文化示范段。

  江都城河共融段:以江都城区运河段为载体,加强区域运河沿线景观整治,结合市民休闲、亲子游乐、文化展示、康体健身等功能需求,以城市改造及微更新为策略,盘活沿线资源,打造运河游园、健身公园、仙女历史文化街区、江都水利枢纽风景区等项目建设,打造江都韵味的风情区。

  大桥水乡风情段:以大桥古镇为核心,依托运河、长江交汇的区位优势,挖掘整合大桥民俗文化、名人文化、水运文化等,落实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文旅赋能,加强滨水沿线景观整治、遗址资源保护利用,打造水韵江都示范段,带动大桥镇文旅产业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