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1)建设绿色节能建筑

  积极开展高品质绿色建筑规划建设工作,推进设计阶段、深化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协同管理平台的bim全过程应用,促进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城市设计的协调和统一;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打造一批新型建材集成应用工程,同步开展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市场调查、采信应用、质量管控、造价测算,探索最佳经济效益的绿色建材使用比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武进经验;开展既有建筑的节能智慧改造,打造75%节能率、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能效提升等示范项目,营造智能建造、智慧建筑、先进建材及技术线上、线下的展示场景和宣传窗口。到2025年,全区新建绿色建筑总面积超2000万平方米,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达到60%以上。

  (2)丰富绿色出行模式

  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倡导“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行、5公里内公共交通”的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全面提高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水平;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合理设置公交线路和停靠站点,加强无缝衔接,实现零换乘;增加公交运力投放,加快公交车辆更新换代,增加中高档、环保型新能源公交车的投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推广公交系统票价优惠,针对不同的群体实行不同的打折优惠,增强票价优惠对居民乘用的吸引力;进一步扩大慢行交通覆盖范围,引导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有序发展,结合公交站点、住宅、公建、景点等人流产生吸引点布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满足游客和居民出行需求。

  推进“互联网 出行”发展。以“互联网 出行”思维方式,系统整合公共交通、出租汽车、道路交通、公共停车,以及公路客运等各类出行信息,扩大信息服务覆盖面,通过手机终端、电脑端等平台,发布包括交通资讯、实时路况、公交车辆动态信息、停车动态信息、水上客运、航班和铁路动态等信息,提供出行路径规划、出租召车、出行过程中的信息交互等综合化交通信息服务,探索出行及服务的实现,使公众出行更便捷,满足人民对美好出行的向往。到2025年,交通运行实时信息可查询率达到100%。

  (3)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打造绿色消费新引擎。大力推广绿色消费理念,加强绿色消费行为引导,鼓励采取补贴、积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引导抵制和谴责过度消费、奢侈消费、浪费资源能源等行为,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完善绿色产品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推广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快形成安全、便利、诚信的绿色消费环境;鼓励宾馆、饭店、景区推出绿色旅游、绿色消费措施,严格限制一次性用品、餐具使用;提升餐饮外卖、快递包装等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倡低碳餐饮,坚决抵制餐饮浪费行为,积极践行“光盘行动”,遏制食品浪费;鼓励使用符合环保纺织标准或绿色服装标准的纺织品和服装,大力推广高科技环保材料服装产品,推广绿色无公害食品,培养良好的低碳穿衣饮食习惯;开展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统计,定期发布城市和行业绿色消费报告,严厉打击虚标绿色产品行为。

  倡导绿色生活新方式。通过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建立完善绿色生活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到2025年,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广,通过宣传一批成效突出、特点鲜明的绿色生活优秀典型,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4)强化政府绿色采购

  强化绿色产品政府采购。严格落实国家、江苏省关于政府绿色采购的相关部署与要求,优化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科学建立政府采购品目清单并适时调整、未列入品目清单的产品类别,综合考虑节能、节水、环保、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因素,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在采购需求中提出相关绿色采购要求;进一步扩大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范围,逐步将绿色采购制度扩展至国有企业;探索开展“绿色采购”部门绩效考核,突出强化采购人作用,倒逼采购人在采购过程中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加强日常管理,逐步建立完善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和能耗统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建设节约型机关。

  深化办公室节能降耗。开展以节电、节水、节油、节约办公用品为重点的节能降耗活动,将节能指标分解落实,实行节奖超罚;重点做好办公楼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率先采用绿色照明,抓好办公设备节能;推行绿色办公,使用循环再生办公用品,推进无纸化办公。

  (六)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加速文旅中轴崛起

  1. 完善生态文化载体建设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阵地建设,重点优化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各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标,实现区馆、镇站、村室定期流动、有效互动;按照“改造提升一批、整合利用一批、规划新建一批”的思路,加快推进武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扩充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群众活动空间,完善功能布局,提升服务环境;提档升级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扎实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积极推进武进第三图书馆建设,推动学校图书馆纳入公共图书馆体系;鼓励具备实力的社会组织、企业、团队通过委托或招投标方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高度重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抓好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节点,提高对新形势的适应能力;进一步优化周末文艺汇演、送戏送综艺节目下乡、图书流动服务、农村电影“2131”工程等传统惠民活动模式、流程和内容,使更多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免费文化大餐;继续做好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恽南田美术馆、晓园艺术馆等窗口单位免费开放工作,组织开展有特色、高水平的展览、培训、讲座、社教等活动,在现有服务项目和模式上全面提升,加强一阵地一品牌建设。探索建立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69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