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对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谋划和部署。安徽省委作出了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和时代特征的创新型文化强省的部署。旅游是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建设为促进休宁县文化资源保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以上述战略目标为指引,加大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力度,同时立足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用更加多样化的手段开发具有传统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如研学旅游、非遗体验等,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助力休宁文化旅游强县建设。

  (二)建成体育强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达到新高度。各地要围绕人民群众需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育强国建设有力推动休宁县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山水文化资源优势,立足运动休闲产业发展,深入实施“体育 旅游”、“体育 文化”战略,形成文旅体加速融合、业态类型丰富、综合效益明显的文旅体产业发展体系,为休宁县体育强县建设注入新动能。

  第三章 “十四五”新优势解读及关键问题解析

  “十四五”时期,休宁县文旅体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实践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在新形势下解读休宁文旅体发展新优势,凝练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休宁县“十四五”文旅体产业发展的关键。

  第一节 新优势解读

  (一)邻接区位,左邻右舍

  皖浙赣三省交汇,紧邻世界遗产。休宁县居皖连浙通赣,为皖浙赣三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处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节点,是黄山市融杭发展的排头兵,同时紧邻黄山和西递、宏村这两大世界遗产,这使得了休宁县文旅体产业先天具有了开放的格局,奠定了休宁县文旅体产业发展外部循环的基础。区位优势和国家战略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休宁县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这是休宁县文旅体产业发展的重大优势。

  邻接周边区县,靠近交通节点。休宁东邻屯溪区、歙县,东北与黄山区、徽州区相连,西北与祁门县、黟县毗邻,东南与浙江淳安、开化县交界;西南与江西省婺源县、浮梁县接壤,是黄山市唯一一个与其他6个区县都接壤的县。随着黄山市交通条件的改善,休宁县也具备了非常优越的交通区位,为承接客源,发展县域文旅体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紧密相邻的空间关系加深了心理上的认同,为休屯同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二)两高并行,四通八达

  机场邻近,门户通畅。作为黄山市唯一的空中门户,屯溪国际机场距离休宁县一刻钟车程,且拥有便捷、快速的交通线,有利于休宁承接航空客源。此外,休宁县正在积极推动屯溪国际机场迁建,积极谋划迁建的新机场落地休宁。一旦新机场落地休宁,将具有深远意义,会深刻改变休宁县文旅体产业发展格局,一举提升休宁县战略地位。

  铁路纵横,通达四方。京福、黄杭等多条高铁穿境而过,迅速拉近与国内各大城市的时空距离,增加了旅游客流量。黄山北站、歙县北站以及在建的黟县东站等距休宁都较近,在休宁县与徽州区交界处也正在兴建高铁新区,休宁交通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休宁县距皖赣铁路黄山站仅19公里,每日均有长途汽车往返,为游客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公路交错,交通便捷。休宁已形成以国道、省道、县道为骨干的公路网架,公路交通运输便捷。徽杭、合铜黄、黄塔桃、黄祁景等5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境内总里程位居全市第一。屯黄公路、205国道和慈张公路等打通了休宁与周边区县的连通通道。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休宁公路交通整体上达到了“内联外畅”的便捷交通网络体系。

  (三)河源生态,康源产业

  休宁县的文旅体资源呈现“多山多水源生态,食全食美康产业”的格局,契合旅游的“幸福产业”属性。

  江河源头,生态绝佳。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3.05%,空气负氧离子常年保持在10000个/cm³以上,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26座、大小河流237条。齐云山被乾隆皇帝赞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六股尖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源头。横江、率水、夹溪河纵横交汇,大源河、小源河为新安江源头,月潭水库流域面积908平方公里,奠定了休宁县水系基本格局。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完美诠释,为休宁县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特色产业,健康养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休宁县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健康产业体系。山泉水养鱼是休宁县最具特色的健康产业。休宁茶产业也是健康之源,素有“中国有机茶之乡”之称,新安源有机茶和松萝有机茶在全国颇负盛名。境内菊花产地众多,是国家级有机黄山菊花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五城茶干也远近闻名,此外还有蓝田花猪、土鸡养殖、竹荪种植等均是健康产业的代表。

  (四)福源文化,湉源乡村

  状元故里,福养之源。自东汉建安十三年建县迄今,休宁县共走出19位文武状元,被称为“中国第一状元县”,并且拥有全国第一个状元文化博物馆。状元文化和理念在休宁深入人心,这在世俗生活中是极致的“福”气。另外,齐云山也被称为“福寿山”。

  恬静乡村,人间福地。休宁县目前共有中国传统村落33个,数量位居黄山市第三位。万安古镇、万安老街、海阳老街久负盛名,红色圣地“石屋坑”、梦里乡村“祖源”等传统村落星罗棋布,绘就了一幅幅山水人文交相辉映的精彩画卷,被誉为“中国乡村旅游福地”。2005年,休宁县开始乡村福地示范村建设,在全国最早提出了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福地”的口号。此外,休宁县大批的古桥、古道、古树、古塔等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遗迹,也是休宁县文旅体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文化亲民,氛围和谐。休宁县的罗经文化、状元文化等福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具有天然的亲和优势。同时,休宁县没有大山、大水、大文化,却有着中山、中水、中文化,呈现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便于打造和形成平民化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形象。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这将为休宁县文旅体产业发展带来重要的战略机遇。

  (五)盆地核心,河谷纵横

  盆地核心,休屯一体。休宁县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与全市其他区县相比,拥有较多的平坦土地。休屯同城化的推进,正是得益于休宁县这种独特的地形特点,特别是休屯盆地的用地条件更是非常优越。从地理环境角度看,休宁县地势相对平坦,可用地面积较为广阔,且靠近屯溪中心城区,便于布局大型娱乐型旅游项目,从而具有其他区县所不具备的旅游项目布局优势。

  地貌多元,谷地发达。休宁县国土面积约占黄山市国土面积的21.8%,是黄山市国土面积第二大的区县。广阔的国土面积构成了休宁县文化、旅游和体育资源及产业的载体基础,为休宁的文旅体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现实可能性。同时,休宁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主要地貌类型有中山、低山、高丘陵、低丘陵、沿河平原等,这决定了休宁县文旅体产业的空间布局和走向。

  第二节 关键问题解析

  (一)推动构建全域旅游的发展新格局

  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整合休宁县的文旅体资源,优化文旅体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休宁县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1.塑造全域旅游主品牌。着力推进齐云山景区建设,重新整合齐云山的自然生态和康养资源,转变思路,重点推进,全力塑造休宁县文旅体产业的核心品牌;提升状元城、古城岩等景区品质,积极谋划创建更高等级的旅游品牌,构建休宁县全域旅游的四梁八柱。

  2.构造全域旅游新板块。按照休宁县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打造不同主题的产业集聚区,培育文旅体产业新板块,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的增长极。建设月潭湖休闲度假旅游板块,着力建设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打造新安源生态旅游板块,打造高品质生态旅游目的地;构建源芳、白际山地运动集聚区,建设高山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形成五城、山斗康养旅游集聚区,培育伴山度假旅游新板块。

  3.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以全域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体战略,以景乡统筹城旅融合一体化示范模式为样板,加快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进程;着力培育一批特色小镇,以点带面,形成休宁县全域旅游城镇空间格局和体系。

  (二)推动构建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新格局

  推动休宁县文化、旅游、体育相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转变发展思路,以需求侧改革为导向,来引领供给侧改革。

  1.优化文旅体产品体系。提升休宁县文旅体产品体系,树立整体旅游形象,构建核心旅游产品体系,打造文化、旅游和体育相关产业引领性产品。开发乡村旅游、商务会议、红色旅游、运动康体等旅游产品作为重要的补充;形成娱乐休闲、节庆活动等配套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完整文化、旅游、体育相关产业链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48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