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深入开展农村生产生活节能
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加强全区农业农村领域节能工作。一是加强农作物高产种植措施的集成配套,减少高能耗、低效率的种植环节,促进农作的增产和节能。二是鼓励农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发电,推广应用保温、节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引导农民建设节能型住房。
3.加强工业节能
经信部门负责落实工业企业节能工作措施。一是落实《北京市延庆区一般制造业企业调整退出资金管理办法》,引导一般制造业企业退出;鼓励现有一般制造业企业技改提升或转型升级,为重点发展行业留出能耗空间。二是针对“十四五”时期新上部分数据中心项目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能源消费总量激增的情况,加大能源消费监测及节能潜力挖掘,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
4.加强建筑节能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严格落实新建民用建筑、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以及大型公建节能标准,全面强化建筑运行能耗管理,建立以建筑运行能耗为控制目标的建筑节能管理体系。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改善和优化住户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5.加强服务业节能
旅游主管部门统筹全域旅游能源利用,鼓励宾馆饭店、民宿等开展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太阳能光热、光伏等新能源利用。卫生健康主管部门重点推动医疗机构制定和落实节能管理制度,逐步更换高效照明、保温门窗以及节能开水器等。教育主管部门开展校园节能潜力调查,逐步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分时分区供热、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等工程。商业主管部门开展大型商超能耗限额落实情况监察,从照明、冷链、空调、电梯等主要耗能系统入手,开展能耗监测和技术改造。交通主管部门打造节能交通体系,织密公交网络体系,改善城区内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条件,推动燃油车辆更换为电动汽车、氢能汽车等新能源车。市政管理部门推动供热企业滚动实施老旧管网改造工作,完成老旧热网消隐改造,彻底解决供热管网跑、冒、滴、漏及冬季暖气不热等问题。机关事务中心负责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分批分期统筹实施延庆区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工作。
6.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水平
严格落实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的若干规定”,提高数据中心准入标准,实现数据中心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一是支持数据中心合理发展。支持国家、北京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数据中心项目,支持以数据存储为基础、延伸至数据开发利用业务的数据中心项目。新建数据中心pue不应高于1.2,单机架功率不应低于6千瓦,用于数据存储功能的机柜功率比例不高于机柜总功率的20%。二是优化数据中心能源结构。通过自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设施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数据中心使用面积(含数据中心办公等用途)占所处建筑物面积50%以上的,该建筑应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屋顶及外墙均应安装光伏组件。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年能源消费量的比例每年按10%递增,到2030年实现100%(不含电网既有可再生能源占比)。推动数据中心余热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存量建筑资源再利用。
7.引导居民低碳生活方式
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全方位、多渠道节能宣传培训,加强资源环境区情教育,广泛推行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在组织好节能宣传周等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拓宽市民参与渠道。
(六)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与管理
加强农村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一是保证各项能源工程保质保量顺利进行,加强对安全等配套设施建设的要求和监管,充分保障能源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二是加大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能源基础设施的认识和保护力度。三是建立完善农村能源统计体系,加强对农村能源利用信息的整合和管理。
(七)提高能源运行管理水平
以确保能源运行稳定为核心,大力提升能源运行综合调节水平,完善能源监测和储备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
1.提升能源运行综合调节水平
完善能源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加强能源重大事项协调管理,确保能源运行安全平稳;强化高峰季节、节假日和重要活动期间能源保障,提前研判形势、制定综合保障方案,全力做好资源协调和衔接供应。
2.强化能源储备体系建设
加强燃气、液化石油气等能源品种的应急储备,保障高峰时期供暖发电安全;建立资源储备管理制度,明确储备责任、运营管理和应急调度程序,确保储存安全和及时调用;加强储备动态管理和监督检查,逐步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能源储备体系。
3.提升能源监测调度水平
整合政府部门和企业信息资源,完善并扩大能源监测体系的功能和覆盖范围;推动主要能源品种运行调节信息化发展,建设天然气监控和运行调度系统;加强城市热网监控和调度管理,增强重点地区和薄弱地区供热保障能力。
4.加强地下管网运行管理
开展地下管线基础信息普查,进一步加大地下管网消除隐患整治力度,全面完成现有地下老旧管网改造并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老旧管网改造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5.提高能源应急抗灾能力
建立规模适度的重点能源应急储备,明确储备责任、运营管理和应急调度程序;强化事前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制定电力、燃气、热力等重点行业防灾减灾救灾专项预案,及时高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