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1月8日在九原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刘小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是我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四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本届政府目标任务,“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就。

  ——地区综合实力稳步增强。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增长。四年来,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2.6亿元,年均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6亿元,年均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4亿元,年均增长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018元、27201元,年均分别增长5.7%、8.6%。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23个,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7.8亿元。区域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获评国家级荣誉37项、自治区级荣誉79项、市级奖项106项,2020年自治区103个县域经济综合排位第19名。

  ——产业发展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4.6:52.5:42.9优化为3.1:46.2:50.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7.8个百分点。工业稳步发展。工业园区获批自治区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核心区,四年累计投入3.9亿元,实施基础配套工程45项,清理转型“僵尸企业”15家,引进落地浦景聚乙醇酸、光威碳纤维、稀土金属基地等重点项目37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95亿元,连续两年承办自治区及包头市重点项目观摩会,成功打造自治区一类园区。服务业提档升级。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包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累计完成出口业务9.5亿元,为自治区4个b保之首;多式联运中心引进企业42家,率先在全市推行“甩箱 智慧公路物流”运输模式,连续四年实现货运量翻倍增长,成为全市对外开放合作重要承载平台。新都市区集聚效应凸显,万科翡翠都会、中海河山郡等品质地产先后落地,万达广场、铂尔曼酒店等商业配套建成运营,天福广场、金创大厦等楼宇经济日渐繁荣,蒙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总部成功入驻,朝聚眼科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农牧业提质增效。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3万亩、智能化温室13.3万平米,粮食年生产能力稳定在2亿斤以上。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43家,认证“三品一标”106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扶持规模化养殖场148个,畜牧业规模化水平达到75%。成功获批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食品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入驻企业11家,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重点攻坚任务取得实效。脱贫成果不断巩固。建立区、镇、村、社会“四位一体”扶贫格局,采取产业扶持、分类救助、政策兜底等21项措施,累计落实各类扶贫资金2579万元,帮扶临时困难群众810户、1867人,“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切实打牢乡村振兴基础,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污染防治精准有效。整改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54个,实施环境治理项目29个,完成清洁能源替代3.6万户,清理“散乱污”企业286家,整治河道“四乱”问题106个,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扎实推进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砂坑533万立方米。风险防控坚决有力。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化解隐性债务28.4亿元,推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分歧账款应清尽清,依法处置9起非法集资涉访维稳案件,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中心城区品质提升。完成新都市区城市设计和“城市双修”试点,深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累计投资71亿元,改造棚户区22.4万平米,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20个,建成城区道路63万平米,修建管网管廊49.5公里,综合改造老旧小区23个,整治背街小巷13条,拆除各类违建11万平米。完成二道沙河、四道沙河水生态提升综合利用工程,新改扩建公园广场4个,提升城区绿地管养面积238万平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3.7平米。5g网络实现中心城区和重点城区全覆盖。农村牧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累计实施集中污水处理站8处,建成垃圾转运站13座,配备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2433套,改造卫生户厕9008个,生活污水处理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62%、87%。建成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3个,为62个养殖场安装粪污处理设备,粪污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成功创建自治区“十县百乡千村”示范区,人居环境整治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持续推进生态建设。累计投资5.4亿元,实施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绿化、大青山南坡修复等生态工程,新增绿化造林面积7487亩,完成未成林地、重点区域绿化补植3.2万亩,打造经济林基地3375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4%,成功获评自治区绿化美化“示范县”。

  ——改革创新活力不断激发。累计完成政府系统改革任务312个,形成制度成果176项。完成党政机构、事业单位、行政执法、苏木镇(街道)综合改革,服务管理效能全面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政务大厅整合优化,31个单位684项事项进驻大厅,97个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网办率达到98.6%。持续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打造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税务征管体制,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免税费9.6亿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搭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平台。推动农村牧区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加快集体产权制度及房地一体改革。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实施基层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行“两队一室”“一村一辅警”警务新模式。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补充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414人。落实“科技兴蒙”行动,申报实施科技项目151个,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20家,引进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26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338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